这回是真的没有了······祝大家吃汤圆元宵吃得开心<( ̄) ̄)>【以及,看文愉快
——————————————
第十二章 京华一夜起烟云
“陛下,来人已经登上第四层!”
“什么?”孙策愕然抬头,他刚才不过是随口一说,想不到这次勾陈阁内,真的试出一位治国之才,“备马!仲谋,你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
旁边的孙权听了差点把刚喝下的茶水喷出来。
备马?!我的哥哥哟,您还当您是当年的孙讨逆吗?还“备马”?真是一着急就口不择言啊……孙权憋着笑点了点头,果然看到宫人一脸为难地出去“备马”了。
其实在此之前,孙权已经在这里已经百无聊赖地呆了好久。孙策今天傍晚的时候一反常态地召他进宫叙话。说是叙话,其实就是聊天。他估计着是跟有人闯入勾陈阁的事情有关,大哥还是放不下啊……勾陈阁的意义,恐怕已经成为大哥心中公瑾哥的一部分了吧。
不过大哥在临走的时候竟然让他留在这里,真是烦人,害得自己不能去看公瑾哥重现人前的第一面,也不能看到大哥见到公瑾哥时那精彩的表情了,真是可惜可惜……
孙策在听到来报说有人闯入勾陈阁的时候,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一颗心不受控制地“砰砰”直跳,止也止不住,就像在冥冥中有什么感觉一样,一丝一缕,逐渐缠绕上他的心,逐渐缠绕成了茧,紧紧缚住到窒息。
像是有什么人要来了,什么重要的人。
他再也坐不住。于是派人把孙权召进了宫,尽管看出了孙权神情里的小小郁闷,但还是不断地用和他聊天的方式排解着心中怪异的感觉。直到心中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忽然宫人来报,说那人已经进入了第四层。
他豁然站起,突然明白了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是宿命的感觉。
他并不是口不择言,只是似乎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在牵引他,他没有乘辇,而是选择了策马狂奔,仿佛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他稍稍感到安稳。在脸侧呼啸而过的风声中,他忽然寻觅到了一种归属感,心脏仿佛找到了正确的节奏一般,每一下,都正好敲击在他的心上,每一下,都那样温暖而熟悉。
那是谁,是哪里,为什么?
似乎有人这样呼唤着。
他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在初定天下的第二个月,周瑜就在朝堂上主动提出修建一个招贤馆的提议。孙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但紧接着周瑜就向他抛出了一个难题。
“请陛下为招贤馆赐名。”他还记得那天朝臣分两班而席之,周瑜身着赤色直裾绕襟深衣,领口整理得一丝不苟,七旒冕冠垂下来遮住了眼睛。孙策眯起了眼睛,今天周瑜穿得异常正式啊,搞得别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不过红色的颜色还真是格外衬周瑜的肤色啊,微微露出的一点侧颈在清晨的阳光里显得莹白如雪,吹弹可破,想让人咬上一口……
“请陛下赐名。”周瑜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
“啊……”他有一点恼火,明知道自己不善于这个,怎么今天周瑜这个家伙就揪着这个不放非要让自己亲自赐名啊。我起的名字万一俗了,肯定让人嘲笑,万一用错了典,那更少不了嘲笑。今天是怎么回事?他不耐烦地扯了扯领口,原本一丝不苟的衣服瞬间就凌乱了起来。察觉到周瑜的目光落在被他扯开的领口上时细微的皱眉,他的心情忽然就好了起来。
他想了想,说:“汉有麒麟阁铭功臣之名,以此馆擢英,勾陈乃麒麟之象,便叫‘勾陈阁’吧。”
“陛下!”周瑜一惊,然后眉皱得更深,“不可……”
“臣以为不错。”吕蒙突然从朝列中跨步迈出,奏道。
“子明,难道连你也不懂?”周瑜不悦地望向吕蒙。
“好了好了,就叫‘勾陈阁’吧,不要再改了。”他的话既然已经出口,怎么能收回来。更何况刚才周瑜对吕蒙说的话,让他感到莫名的不愉快,于是不想再在这个事情上多做争论。
周瑜目光沉沉地望着他,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他还记得,周瑜亲自为勾陈阁主持出题。当修建好勾陈阁内所有机关题目后的那一天傍晚,周瑜缓步从勾陈阁内走出,漆黑的发丝被晚风微微撩起,贴在面颊上,那丰神如玉的周公瑾,竟然让人感觉出一丝疲惫。
他望着自己,郑重道:
“破麒麟阁上天机卷者,其才必过我远甚。”
“陛下当以国士之礼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