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从13年开始钻研ITX小钢炮,当时深深地迷恋性感诱人的ITX小钢炮系统,因为ITX平台可以最大的体现出家居理念,因为它很小,所以能够非常轻松的融入家居之中,换句话说就是一件精巧的摆设,那时候刚刚从“北漂青年”变成回老家结婚的返乡码农,所以对家居一体化的ITX中毒颇深。在当时脑补中,它要有超越笔记本的散热能力,超越笔记本的存储接口能力,超越高10k价位笔记本的显卡性能。还要有不大的体积——理想的体积应该能装进20寸登机箱,至少一只手能轻松抱着走动。
罗列归纳出来,起码要满足这样的要求:
紧凑 因为成家买房方知平方贵,投影巨大的全塔机箱占地也折合房价也值个几千块了。另外北漂长达7年的笔记本使用经历,脑子里也认为自己的台机必须跟笔记本类似满满当当。看了太多的全塔机箱空荡荡的一点都没有满足感,浪费空间严重。

从图上对比一下,楼主最喜欢的体积实际上是最左边的那台——2L体积大小。但是事实上无法实现“性能级”要求,所以放宽到第二台,12L体积大小。
静音 楼主的静音要求概念,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平时使用没有散热系统风噪,没有风扇振动噪音,最好连机械硬盘的电机声都没有——这个我用笔记本的时候就掌握住了诀窍:解决办法是256G以上容量SSD做系统盘和工作文档盘,2T的3.5寸硬盘外置当USB 3.0移动硬盘扩展存储容量,看片拷片才通电使用,移动硬盘平时接在电视上(楼主喜欢直接用电视解码移动硬盘播放看1080p的蓝光remux,国产电视就是解码强^_^),机箱内用5400的1T笔记本盘做仓库盘,会有很轻微的电机声,但是很多时候会C1休眠停转。游戏中允许有显卡风噪,但是游戏会有伴音,所以问题不大。这要求散热系统所有风扇都能够随着CPU和GPU测温温控调速。
性能 楼主是一个轻微的强迫症患者,喜欢一些小巧紧致的机器,但是又要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有突然性能全开爆发最强咆哮的能力(好吧,我承认我中二病犯了,奔四的人了还是很爱看机身爆甲机师爆种太阳炉量子模式全开机身400%同步暴走这种日漫的狗血上帝模式剧情),所以EIST是楼主的最爱,桌面待机缩到800MHz Haswell 那简直就是满足我的YY而准备的。另外就是常年低帧数的WOW游戏体验追求,让我对核显的感觉敬而远之,事实证明HD 4600依然让尝试再次登录WOW的楼主体验生活不能自理的感觉。所以一定要来一块性能够给力的主流以上独立显卡。也就是说至少要具备上图中26L体积机箱的显卡性能(最长可以安装295X2或者Titan Z)
美观大方,阳极氧化拉丝喷砂全铝白富美,拒绝烤漆钢板冲孔的Low style。要可以不动声色的跟书桌和电视柜摆设融为一体。
当然就如同围城一样,围在城里的想出去,城墙外面的想进来。楼主折腾了一圈"甜点级"的小钢炮之后,有点泄气。当时深感ITX小钢炮的弱势:机箱,电源,主板成本偏高,但是这对于成功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精致高能PC而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来说,适当成本的付出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从Z77,B85到Z87的ITX主板都有一个问题:非华硕的CPU不居中散热器装不开心,CPU位居中中心的只有选择华硕!但是华硕P8Z77-Pro到M6I的土豪售价和二启毛病,集成的声卡开机爆音,最可怕的是那Haswell过于堆料无用的垂直供电模块,塔式散热打架,跟下压散热打架。搞得最佳的CPU位却没有任何兼容性领先优势。
这里借用CHH某壕的华硕Z87I-Pro测试图,可以看出华硕垂直供电糟糕的兼容性




那时候华擎Z87E-ITX让楼主看到一丝丝希望,但是事实证明是个小小坑,主板背面元件跟变C 1150钢背板稍微打架。偏向侧壁的CPU位会导致135mm宽度的散热跟机箱侧壁或者电源外壳冲突。

去年四五月还入手一块微星B85I-WIFI,因为是想作为办公淘宝核显机使用,所以没有介意很靠近独立显卡的CPU位置,但是作为独显小钢炮来说,那是不可接受的CPU位置设计。
经过几次尝试无奈只好清出了原来基于联力Q11的ITX小钢炮系统,也就是俗称的灭门,分尸的时候楼主心里一直在滴血啊。机缘巧合之下,楼主转向了M-ATX和ATX规格的主板和机箱。使用了大半年多的微星Z97 GAMING 7和微星Z87M GAMING,两款非常喜欢的主板,成为的微星GAMING主板的粉丝。但是内心之中,完美打造那台ITX那高能小钢炮的熊熊烈火依然在燃烧,至今不灭。
但是楼主也没有完全闲着不动作,也不再是一年前初装ITX的时候要啥没啥的吴下阿蒙。从最适合ITX平台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到兼容性最好的单塔风冷散热,地球最强的Fanless散热,多款从150~850瓦的金牌效率(90+%)全模组ATX/SFX/SFX-L/直插电源,各种PC DIY配件都已经跟集邮一样搜集到囊中,就等着这样一块完美的主板了。
微星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于是它被打造了出来——微星Z97I GAMING ACK。
CPU位置居中,无论是塔式散热,下压散热,一体化水冷散热,想装就装。
杀手以太网卡+杀手无线网卡,配合动态数据链路分流/聚合黑科技,这样WIFI才不会丢包和减少lag延迟。
强化板载音频,这样带着楼主那京东史上低价一冲动入手的有源监听音箱才不会有严重的低噪杂音。
8层玻璃纤维强化菌龟PCB板可以支撑最重的风冷散热——利民HR-22,U120E纯铜版,猫头鹰D14,D15,不容易压弯而产生故障。
8pin供电输入,PWM供电电路带散热模块,避免跟4pin供电和不带供电散热的主板一样满载温度80+烧到天际。
Z97晶片组可以任意超频CPU倍频和内存,超到炉心融解,超到百度降频!
可以说所有的设计Higtlight都充满了微星板卡设计师满满的爱,都是楼主之前组装ITX小钢炮痛苦得欲罢不能的缺陷的改动。几乎是媒体评测出来的那一刻,我就觉得心中的ITX之魂立刻魔(feng)龙(huang)涅盘重生一般复活了。PCEVA一传出新春团购优惠的消息,就第一时间下单购买微星Z97I GAMING ACK和心仪已久的ITX机箱,重新重装(最贴切的描述这个动作应该是计算机术语:重载——Reloaded)打造心中那台完美的高能小钢炮!

经过春运期间5天漫长的运输,终于微星Z97I GAMING ACK送到我手中。立刻开始,开箱~装机~评测~超个痛快~~


罗列归纳出来,起码要满足这样的要求:
紧凑 因为成家买房方知平方贵,投影巨大的全塔机箱占地也折合房价也值个几千块了。另外北漂长达7年的笔记本使用经历,脑子里也认为自己的台机必须跟笔记本类似满满当当。看了太多的全塔机箱空荡荡的一点都没有满足感,浪费空间严重。

从图上对比一下,楼主最喜欢的体积实际上是最左边的那台——2L体积大小。但是事实上无法实现“性能级”要求,所以放宽到第二台,12L体积大小。
静音 楼主的静音要求概念,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平时使用没有散热系统风噪,没有风扇振动噪音,最好连机械硬盘的电机声都没有——这个我用笔记本的时候就掌握住了诀窍:解决办法是256G以上容量SSD做系统盘和工作文档盘,2T的3.5寸硬盘外置当USB 3.0移动硬盘扩展存储容量,看片拷片才通电使用,移动硬盘平时接在电视上(楼主喜欢直接用电视解码移动硬盘播放看1080p的蓝光remux,国产电视就是解码强^_^),机箱内用5400的1T笔记本盘做仓库盘,会有很轻微的电机声,但是很多时候会C1休眠停转。游戏中允许有显卡风噪,但是游戏会有伴音,所以问题不大。这要求散热系统所有风扇都能够随着CPU和GPU测温温控调速。
性能 楼主是一个轻微的强迫症患者,喜欢一些小巧紧致的机器,但是又要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有突然性能全开爆发最强咆哮的能力(好吧,我承认我中二病犯了,奔四的人了还是很爱看机身爆甲机师爆种太阳炉量子模式全开机身400%同步暴走这种日漫的狗血上帝模式剧情),所以EIST是楼主的最爱,桌面待机缩到800MHz Haswell 那简直就是满足我的YY而准备的。另外就是常年低帧数的WOW游戏体验追求,让我对核显的感觉敬而远之,事实证明HD 4600依然让尝试再次登录WOW的楼主体验生活不能自理的感觉。所以一定要来一块性能够给力的主流以上独立显卡。也就是说至少要具备上图中26L体积机箱的显卡性能(最长可以安装295X2或者Titan Z)
美观大方,阳极氧化拉丝喷砂全铝白富美,拒绝烤漆钢板冲孔的Low style。要可以不动声色的跟书桌和电视柜摆设融为一体。
当然就如同围城一样,围在城里的想出去,城墙外面的想进来。楼主折腾了一圈"甜点级"的小钢炮之后,有点泄气。当时深感ITX小钢炮的弱势:机箱,电源,主板成本偏高,但是这对于成功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精致高能PC而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来说,适当成本的付出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从Z77,B85到Z87的ITX主板都有一个问题:非华硕的CPU不居中散热器装不开心,CPU位居中中心的只有选择华硕!但是华硕P8Z77-Pro到M6I的土豪售价和二启毛病,集成的声卡开机爆音,最可怕的是那Haswell过于堆料无用的垂直供电模块,塔式散热打架,跟下压散热打架。搞得最佳的CPU位却没有任何兼容性领先优势。
这里借用CHH某壕的华硕Z87I-Pro测试图,可以看出华硕垂直供电糟糕的兼容性




那时候华擎Z87E-ITX让楼主看到一丝丝希望,但是事实证明是个小小坑,主板背面元件跟变C 1150钢背板稍微打架。偏向侧壁的CPU位会导致135mm宽度的散热跟机箱侧壁或者电源外壳冲突。

去年四五月还入手一块微星B85I-WIFI,因为是想作为办公淘宝核显机使用,所以没有介意很靠近独立显卡的CPU位置,但是作为独显小钢炮来说,那是不可接受的CPU位置设计。
经过几次尝试无奈只好清出了原来基于联力Q11的ITX小钢炮系统,也就是俗称的灭门,分尸的时候楼主心里一直在滴血啊。机缘巧合之下,楼主转向了M-ATX和ATX规格的主板和机箱。使用了大半年多的微星Z97 GAMING 7和微星Z87M GAMING,两款非常喜欢的主板,成为的微星GAMING主板的粉丝。但是内心之中,完美打造那台ITX那高能小钢炮的熊熊烈火依然在燃烧,至今不灭。
但是楼主也没有完全闲着不动作,也不再是一年前初装ITX的时候要啥没啥的吴下阿蒙。从最适合ITX平台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到兼容性最好的单塔风冷散热,地球最强的Fanless散热,多款从150~850瓦的金牌效率(90+%)全模组ATX/SFX/SFX-L/直插电源,各种PC DIY配件都已经跟集邮一样搜集到囊中,就等着这样一块完美的主板了。
微星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于是它被打造了出来——微星Z97I GAMING ACK。
CPU位置居中,无论是塔式散热,下压散热,一体化水冷散热,想装就装。
杀手以太网卡+杀手无线网卡,配合动态数据链路分流/聚合黑科技,这样WIFI才不会丢包和减少lag延迟。
强化板载音频,这样带着楼主那京东史上低价一冲动入手的有源监听音箱才不会有严重的低噪杂音。
8层玻璃纤维强化菌龟PCB板可以支撑最重的风冷散热——利民HR-22,U120E纯铜版,猫头鹰D14,D15,不容易压弯而产生故障。
8pin供电输入,PWM供电电路带散热模块,避免跟4pin供电和不带供电散热的主板一样满载温度80+烧到天际。
Z97晶片组可以任意超频CPU倍频和内存,超到炉心融解,超到百度降频!
可以说所有的设计Higtlight都充满了微星板卡设计师满满的爱,都是楼主之前组装ITX小钢炮痛苦得欲罢不能的缺陷的改动。几乎是媒体评测出来的那一刻,我就觉得心中的ITX之魂立刻魔(feng)龙(huang)涅盘重生一般复活了。PCEVA一传出新春团购优惠的消息,就第一时间下单购买微星Z97I GAMING ACK和心仪已久的ITX机箱,重新重装(最贴切的描述这个动作应该是计算机术语:重载——Reloaded)打造心中那台完美的高能小钢炮!

经过春运期间5天漫长的运输,终于微星Z97I GAMING ACK送到我手中。立刻开始,开箱~装机~评测~超个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