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人不太冷》
——杀手
敦煌,高群书的《西风烈》;上海,吴宇森的《剑雨江湖》;张掖,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
一时杀手如云。
最钟爱,最期待的杀手形象:残霞,一女子,一袭红衣,一匹红马,瘦削背影,决绝而独立,残忍而美丽,噢,最好还是个孤儿,游走天涯,为江湖而生。
杀手,一定要提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使得娜塔丽·波特曼声名大噪,她蓝色眼眸中的一潭冷漠,以及那棵极具象征意义的绿色植物,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古时我们称之为刺客,战国四大著名刺客,专诸、聂政、要离、荆轲, 而史上最失败的刺客——刘裕派出刺杀司马楚之的沐谦,更是性情中人。
可见,对于他们来说,情,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却也是吸引我们的致命伤。
如今穿梭在胶片上的是杀手,影视折射出的一直是黑色的诱惑,一个个神秘,冷血,说一不二,喜怒不形于色。
印象中真正的杀手都像孤独的狼,永远裹挟着如冰霜的冷漠,可实际绝非死水,人冷心太热。
杀手,大都没有好结果。
我们创造了他们,然后杀死他们。
因为是悲剧,所以常常打动我,无言。
想起了《重庆森林》里那个带假发的女杀手,一转身,爱情散场了。
想起了里昂的那句,不杀孩子,不动女人,以及他最后的吻别。
不成功便成仁。
不论是刺客还是杀手,
我震撼的是生死间他们的信仰所爆发的力量,而不是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