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一中历史学社吧 关注:35贴子:323

寒假特别栏目~~《每天一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欢迎来到“洗护合一新升级”正宗历史学社活动专贴,我是楼主,官号君
旧的学年已经过去,新的学年即将到来。面对以往的成绩,你是因开心而再接再厉还是失落而知耻后勇呢?
利用这个寒假近一个月的时间,历史学社策划“充实寒假”特辑——每天一题,与大家一齐分享「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考卷」的经典历史试题,易混易错题。目的不仅在帮助大家提高历史水平,更在于提高大家的审题、答题能力,了解以往高考卷的基本题型,从而提高各科成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2-09 19:40回复
    (2月9日)某中学历史课题小组就“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这一课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判别正确的一项是( )。
    甲同学: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乙同学: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实质上讲体现的是宗法制
    丙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早期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丁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乙对,甲丙丁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2-09 19:44
    回复
      2025-05-30 06:38:46
      广告
      下面是2月9日题目的解释。
      本题考查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理解。
      甲同学说法错误,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国有较大的自主权,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乙同学说法正确,儒家创始人孔子崇尚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的政治制度,儒家修齐治平的历练体现了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的观念;
      丙、丁同学说法错误,中国早期政治体制是西周时期建立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综上所述,乙对,甲丙丁全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C。错误集中在乙。考生可能没有深刻理解“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大宗小宗的关联。
      欢迎发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2-09 22:10
      收起回复
        2月10日历史学社高中部每天一题
        (2015广州市越秀区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12题)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面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这是因为宗法制度( )。
        ①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特权政治
        ②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
        ③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
        ④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2-10 09:30
        收起回复
          解释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本质。宗法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家国同构”,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的制度形式,对后世中国人家族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题干中学者在认可宗法制积极作用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宗法制的本质。
          ①、③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保证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故①、③项正确。
          ②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强调妻妾尊卑有别、子女嫡庶长幼有序,因此所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故②项正确。
          ④项,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地位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巩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本质上是西周奴隶主贵族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故④项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2-10 13:2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2-10 18:25
            回复
              这两天“每天一题”题目的考点虽然都是必修一的中国古代的制度,但题目综合性强,不易做。
              其实,我的目的就是想提高同学们的审题能力和做题技巧,提高历史的综合性能力。一个历史事件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去分析。
              在学社的QQ群上有一些同学想做一些基础题。而我认为基础题应该是自己回归课本。但为了让同学们提起信心(本人一直认为信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决定未来两天的题目会是一些基础题,但也是经典,平时的练习、月考、统考常见的题目。当然,高考肯定不会考。通过基础题,提高一下大家信心,就这两天,两题。
              而从多方面考虑,考必修一的话,意义不大。会等同问你1+1。加上高中部主义以高一级为主,所以决定出必修二的题目。也可以让同学们预习一下新学期将要学习的必修二。考点就是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课题没有记错吧?)。大家留意一下。
              这样的题目很考概念性,考到根本原因,这绝对是必修二的经典。而这些题又可以转成大题的小问,答案绝对经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2-10 23:58
              回复
                (2月11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
                A.铁犁牛耕
                B.小农经济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精耕细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2-11 09:33
                收起回复
                  2025-05-30 06:32:46
                  广告
                  考点:必修二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解释: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
                  A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铁犁牛耕只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并不是农业生产的模式。故A项错误。
                  B项,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民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故B项正确。
                  C项,封建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而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故C项错误。
                  D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2-11 11:57
                  回复
                    (2月12日)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井田制的瓦解
                    B. 铁犁牛耕的普及
                    C. 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2-12 10:05
                    回复
                      考点:必修二第一课
                      易错选项是C
                      解释: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形成了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这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发展到个体农耕,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生产关系的变化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本题正确答案为B。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2-12 11:56
                      回复
                        考点:必修一12课鸦片战争
                        易错选项C
                        解释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衙门中的官僚吸食鸦片最多,幕友、官亲、差役中十之八九都吸食鸦片,除此之外官吏还包庇贩卖鸦片的人。由此可见材料的重心在“官吏”的腐败,可见整顿吏治的必要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2-15 15:00
                        回复
                          (2月16日)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
                          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战略反攻
                          C. 战略决战
                          D. 渡江战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2-16 07:09
                          回复
                            考点:必修一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易错选项D
                            解释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1948年秋,解放军的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150多万人,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2-16 16:08
                            回复
                              2025-05-30 06:26:46
                              广告
                              (2月18日除夕) 1958年8月23日傍晚,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9月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明:如果中共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门、马祖。10月1日蒋介石明确表示没有义务遵守杜勒斯的声明,反对从金、马撤军。蒋介石此举客观上( )。
                              A. 表明两党的分歧基本消失
                              B. 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
                              C. 意欲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D. 说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5-02-18 0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