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愿石吧 关注:332贴子:11,710

回复:最近忽然开始对科幻感兴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话说为了自身的文明存续,是否该毁灭别的文明,就跟为了自己的生命,是否杀死他人一样,是个哲学上争论未决的怪圈,就和道德本身的怪圈一样。
我个人认为,毁灭不毁灭都谈不上对与错,剩下的只是是否需要做到那个程度,对一个文明最大的敬意,就是赶尽杀绝,到这个程度,根本没有道德存在的空间,只看这个种族本身是否有良知(基本上形成社会群体的智慧生命必然是有的,否则社会无法成立),然后映射出来看问题。


IP属地:上海20楼2015-02-10 17:09
回复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当初在满的书评区,为了魔族是否有资格残害艾斯嘉也有类似的讨论(资格本来就是人类发明出来的东西),比较多的是持赞成意见,就如人类对待牛羊一样,可是因为魔族本身也是碳基生命,评价起来可以沿用人类的道德标准,就比较暧昧,但是换成两个智慧种族,其实我觉得更加壁垒分明一些。


    IP属地:上海21楼2015-02-10 17:1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也觉得我没有从三体的角度来思考你的感受,毕竟我三体没看完,我在看到你的设想时,都是想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试图从各种合理角度推敲,还真无聊啊……
      比如你说虫子,我在看大宇宙时代也看到里面的外星文明有类似的说法,和那句很有名的“毁灭你,和你何干”。姑且不说从自我审视角度,我觉得这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衍生,单说虫子,如果是个有宇宙文明的种族,他们特意来侵略毁灭又有什么意思呢?就像烧蚂蚁窝很有趣,但是你会千里迢迢,花很贵的飞机票和精力到非洲去烧个蚂蚁窝吗?我能获得什么?除了变态心理什么也没有,如果这个高级文明是这样的动机,除非文明太高闲的蛋疼,要么本来就是变态种族,也要凑巧那么巧在宇宙碰到一群变态,那些变态还有那个技术和兴致跨越光年来踩虫子,从几率角度,这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扔块二向箔,事情就容易多了。
      嗯……记得最开始美国科幻片的外星人都是友好的,后来才渐渐向邪恶方向发展,个人觉得好坏都是人类标准,但某些因素,比如科学(只要),比如种族和文明的成立条件,都是由脉络可循的,从这些遥想似乎更靠谱一些,但宇宙永远是最离奇的(笑),谁知道其他生命和文明怎么样呢。


      IP属地:上海24楼2015-02-10 18:38
      回复
        智慧生命体,我觉得还有个关于态度的重要因素是种族特性,就像人类,看到不认识的事物,会激发出深层次的恐惧,有将对方消灭的欲望。为了保全自己,也往往会对有威胁性的事物抱有敌意,如果其他智慧生命也有这个性情,那乐子就大了,情况也会比较单一。
        嗯,不说了,这方面感想满杂乱的。反正黑暗森林法则,我觉得是不错的解释,也很合理,只是认为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对于外星生命未知的原因我还是比较倾向于距离,当然这个和黑暗森林法则是不冲突的。
        话说现实中研究这个也没意义,地球的第一份广播早在20世纪就发出去了,要是有外星文明接到还有兴趣过来也在半路上,那时人类文明说不定早完了,宇宙是很无常的~


        IP属地:上海25楼2015-02-10 18:45
        回复
          话说那时一个读者说的很对: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先不论他道德水平如何,至少他行事是有逻辑的。在如此大费周张的发现另一个文明世界,难道就只是为了与他为敌吗?在与一个智慧生命交往时就只能想到解剖他吗?特别是在对方比自己高级如此多而对自己是怀着善意的时候?这实在是太费力而不讨好了。
          所以在黑暗森林法则之中,除非三体种族这种关系到自身生存的情况,否则大部分外星种族一定要灭绝其他文明的条件,如果没有好处,在黑暗的宇宙瞪大眼睛寻找其他种族侵略毁灭干什么呢?人类的初衷还比较自然,就是在宇宙中,太寂寞了,对于无限未知的好奇。那样的初衷下,也不会有完全赤果果的恶意和毁灭欲。
          唉,仔细想想,没看完三体,说再多也只是自说自话。作为科幻入门,三体绝对是高门槛的优质读物,当初我初中时看了流浪地球,就不是一般的震撼,以至于后来一些水平比较低的都看不下去……


          IP属地:上海26楼2015-02-10 19:11
          回复
            哎呀,爪机打字太不给力,明明想到很多东西,手速跟不上,一下子就想不起来了。。我就慢慢写吧,想起一点写一点,感觉我们讨论的问题挺杂的。
            先说宇宙文明未知的问题。其实我也是倾向于宇宙里绝对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体的,而且说不定有些文明的发展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现在的人类。但是之所以现在仍然未知,我觉得一个原因是人类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你没发现不意味着就没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你说的,宇宙空间太广大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可以和现阶段的人类刚好对接的几率实在太小太小了,就像你说的,人类文明也不过短短五千年,也就是这一百年才进入信息时代,具备了和外星文明互通信息的能力。或许就在人类文明成型之前,才刚刚有一个发展程度很高的文明毁灭了呢,何况又离得那么远——时间和空间的双层距离更加降低了这种几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5-02-10 21:11
            回复
              我也觉得我刚入门就看三体门槛是有点高,但是我进入科幻界差不多也是大刘的作品带进来的,《带上她的眼睛》是小时候看过的,然后就是去年看的《流浪地球》,适应了他的文风,就想先看看他的代表作。初中的时候看过一些凡尔纳的书,和外星文明没有关系,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本《机器岛》,现在想想,那本书对人性的刻画还是很深入的,讽刺也很辛辣,可惜那时候年纪小,只记得那个人造岛简直像是伊甸园一样美好,还在惋惜为什么那些富人都那么有钱了还不珍惜。。
              还有啊,我觉得包括我在内,应该很多人都对宇宙,星系,黑洞,外星文明之类的感兴趣吧。另外还有像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东西也很吸引人,金字塔,幽灵船,百慕大三角之类的。。对科幻小说感兴趣,某种程度上应该也是这些情结的一种投影。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5-02-10 21:58
              回复
                凡尔纳的都看过,小时候非常喜欢,不过那时印象最深的是鲁滨逊漂流记,哈哈,当然不是科幻了,不过现在还常常梦想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个世外桃源,过着悠闲自足的日子,每次玩游戏看到小木屋都很垂涎啊。
                凡尔纳大概算早期科幻吧,里面的知识都过时了,但是技术方面非常严谨,里面貌似总有个很厉害的人充当大家的指导者,最喜欢的是地心游记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流浪地球算是我的入门科幻读物,虽然早就开始看科幻世界杂志了,但是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篇,哦,银英更早,但是科幻情结可能是流浪地球打下的,那种孤独荒凉又壮阔的感觉,大概因此我比较喜欢大刘的短篇吧……也是短篇科幻看得比较多。
                还有些怪谈什么的,把动物弄成人的科学家之类……具体都忘了,唉,最近感觉自己记忆力不行,以前一些非常喜欢的书里,我连台词都记得。
                这两天重温《龙族》(不是江南那本,是李荣道的),感触很深,里面有句话:“人类,竟然连神的权能都拿来当作武器使用”,指出的是人的本性,当然我们平时也知道,即使意识的不那么清楚,可是放在那种情境中真是特别震撼,所以就理解了你对黑暗森林法则的感慨,大刘的故事情节给予了简单的事物特别的印象,让人重新思考和感受那些事情,也难怪你认同三体了,毕竟我没看完,没有那样的感触。
                话说地球的生命史断层很高,谜也很多(达尔文的进化论也颇受质疑),所以可能真的有其他文明存在过,而人的历史更是短暂如沧海一粟,不知道我们有生之年看不看得到外星人。而就算看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会有幸运的结果。
                这些,只有天知道,哈哈哈。


                IP属地:上海30楼2015-02-11 14: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说到吃鱼吃虾,人类中也有心怀慈悲的人,如果以人类自身为参照,不知道这种“将心比心”的心态,是不是属于智慧种族的范畴,那么哪个智慧种族,都可能拥有懂得反省和包容的成员,至少我没看到哪个动物会对抗自己的本能,感性锤炼出理性,理性又来源于感性,那似乎只是属于智慧生命特有的东西。
                  当然我们知道,比如佛教倡导的吃素,其实也只不过是种自我欺骗,因为植物也有生命,难道吃素不吃荤就比较良善吗?我不这么认为,人类对于感受的延伸是有限制的,动物会惨叫会流血,人类比较能感同身受,而植物的生态和人类差别太大,人类就很难有相近生命的认知,至少感性上就难以归为一类,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但心态上,我不否定那些佛教徒的善意,哪怕哲学上可以称之为伪善,但是和动物保护学家的努力一样,我肯定这种教化,个人认为感恩和类比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没有了这个人也没什么价值了。
                  之前看了一些古生物、动物学方面的书籍发现另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常认为人性是人特有的东西,有的抨击有的赞扬,多数是认为野兽不会像人类那样卑劣,其实所有动物性在人身上都可以找到:好的坏的,爱到嫉妒,为种群献身到为了一点食物争得头破血流;各种欲望,各种生理要求。只不过人有理性,提倡和控制这些动物性,,所以我一直在想,生物,和宇宙的客观真理一样,有着某些共同之处,也许这对我们幻想外星生命有了个参考,但也只是参考而已。
                  另外,人之所以区别动物,是因为他能认识宇宙,一种超自然的,让人产生无限美和敬畏的存在,无论神、天堂地狱,祝福惩戒,传说文字,都源自那种情感,良知诞生于此,最纯正也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诞生于此,人才能超拔与动物,成为人。所以如果真的有高等智慧生命的话,我很难想象他们的素质还很低劣,不然,谈何文明呢?仰望过星空的人,真的不懂得敬畏和包容吗?


                  IP属地:上海31楼2015-02-11 14:49
                  回复
                    寒武纪大爆发很迷人,不过最近生物学研究,许多化石并不是人们原先想的是在短时间里进化完成的,除了生命曾好几次因各种原因断层,目前寒武纪还属于一个争论未决的谜团。
                    另外,生命断层的原因有很多,地热,冰期(尤其是这个,哺乳动物的起源和这个有很大关系),大陆板块移动,陨石坠落等等,不过你提出的那个也挺有趣的,话说天文界一个比较得到认同的是银河系中心是个黑洞~
                    白驹过隙这个太文绉绉了,感觉没有形容宇宙的气势,文字感上很不贴切。文学上应该有距离上引申时间感的用法吧,以前看语文报好像有看过,话说我堆砌辞藻的坏习惯主要就是当初被语文报恶心的,很多文章太咬文嚼字缤纷华丽,显得很空洞,后来我就更喜欢有实质内容的故事,当然有过关的文笔支撑就更好了。
                    程心,哦,我知道,大刘写的女性我基本都不喜欢,怀疑他是不是不太了解女人,不是浪漫的不切实际就是冷漠的要命,也不知道是不是高智商的女人就那样?反正他不太擅长塑造异性角色,不过照大刘的说法,科幻没有人物塑造的必要,人物最多是个载体或线索,他的男性角色在我看来也是符号,每一个记得起来,主要都是故事好。


                    IP属地:上海33楼2015-02-12 22:47
                    回复
                      话说让这种女人毁了自己家也是那帮男人蠢吧,而且许多抉择,当时是看不出后果的,而且后果也有相当的偶然因素,一个意外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笑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关键还是上帝(大刘)跟她作对吧,换个玛丽苏文程心绝对是赢家,所有人都要感激她。


                      IP属地:上海34楼2015-02-12 22:48
                      回复
                        我们看到的星星都是很久以前的东西,哈哈,在自己的文里也用过这句话,很喜欢这样带着遗憾又美丽的感觉。


                        IP属地:上海35楼2015-02-12 22:49
                        回复
                          关于你说的,“没看到哪个动物会对抗自己的本能”,我刚刚一直在想,到底什么叫“对抗自己的本能”。比如一只雄狐狸咬死了一只鸡,明明自己已经很饿了,但是想到雌狐狸在家怀着宝宝,还是把猎物带回去给老婆吃——这个,算不算“对抗自己的本能”呢?这种行为,算不算是一定程度的“理性”呢?
                          我认为作为人,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哪怕我们这样渺小,生命如此短暂而脆弱,在茫茫宇宙中简直不值一提,但幸好,我们是会思想的苇草,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IP属地:北京36楼2015-02-12 22:59
                          回复
                            喂养子嗣和繁殖期的伴侣也是动物本能,已知的本能最基础的无非是吃、睡、繁衍,可以推测如果是不同生态的生命会有不同的本能,比如植物就是光合作用,还有某些应激性。真正的理性就来自思想,但是你不能说思想就区分了我们和低等动物,因为你不知道鸡和羊就一定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如何和它们沟通罢了。我想起一个很有趣的短篇科幻,有个养殖场的鸡群,其中有一位鸡的智者从日常现象推测出一个“真理”,它说,每天X点X分,会有饲料从天而降,它说的没错,但是有一天,养殖场主人觉得鸡养肥了,没有给饲料而是把它们全抓起来杀了——真理就这样破灭了。人类目前所知的“真理”,其实也就是这样的东西,因为任何东西局限于自己的生理、眼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就像细菌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完全不知道。
                            所以我觉得比较靠谱的还是良知,至少目前没有观察到其他动物有人类这种莫名其妙的伤感,更没有良知因此延伸出来的礼仪规范等等。


                            IP属地:上海37楼2015-02-12 23: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笑,要知道,对于细菌来说,我们的大小和星系也没什么区别,它们的认知范围(如果有的话),也是非常广大的,我小时候一度幻象宇宙只有大小的不同,小小的原子上面也有微小得人类看不到的生命体,就像地球上面的人类一样(地面生物相对地球的大小不过占了薄薄一层罢了),当然后来知道,微观世界远比我想象的更奇诡,有量子跃迁,原子核外围的电子等等也不是像月球一样围着我们转。
                              思想这东西,是很伟大,也非常美丽,但是,真正感动我的往往不是那种宏大的哲学或思辨,就像我喜欢康德远远超过尼采,原因不在于他们思想的差距,而是人格的差异。所以我非常喜欢龙族里卡尔所说的一句话,“我相信只要有善良的心,对他人的理解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狭隘的人再聪明也看不到野心以外的东西,缺少包容的人再理性也铸造不起伟业,没有善感的心灵,是感受不到那些超越智慧的东西的。


                              IP属地:上海39楼2015-02-12 2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