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荟萃吧 关注:2贴子:66
  • 10回复贴,共1

(资源)唐诗三百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2-07 17:38回复
    004.王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译文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7楼2015-02-07 17:54
    回复
      005. 王维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8楼2015-02-07 17:55
      回复
        006. 王维——《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译文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赏析
        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9楼2015-02-07 17:56
        回复
          009.白居易———《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赏析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12楼2015-02-07 18:02
          回复
            010. 西鄙人——《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注解
            1、窥:窃伺。
            2、临洮:今甘肃泯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译文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
            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能远望;
            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赏析
            这是西域边境人民歌颂哥舒翰战功的诗。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全诗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五言诗的典雅逸秀。所以,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之,难道就失其俊美感人吗?


            13楼2015-02-07 18:03
            回复
              011. 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
              1、举:抬。
              译文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14楼2015-02-07 18:04
              回复
                012. 李白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释
                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
                颦蛾眉:皱眉。
                译文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赏析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15楼2015-02-07 18:06
                回复
                  013.李商隐——《 登乐游》
                  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解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16楼2015-02-07 18:07
                  回复
                    014.李端——《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1、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
                    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
                    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赏析
                    “听筝”应是听奏筝有感。但从题意看似乎应作“鸣筝”来得有味,来得生动。诗描摹了一位弹筝美女,为博取青睐而故出差错的情态。透视心理状态,洞察入微,描写细腻婉曲,十分传神。


                    17楼2015-02-07 18:08
                    回复
                      015.李频——《 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译文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
                      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
                      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18楼2015-02-07 1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