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星水族会馆吧 关注:25贴子:123
  • 0回复贴,共1

溶鳍的原因和治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关于溶鳍的询问帖子屡见不鲜,在此发帖说明一下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溶鳍是很常见的初级毛病,一般的鱼类几乎都会自愈,只有三湖类表现比较突出,尤其是坦湖的卷被类和珍珠虎类。往往最后是死鱼告终。
8年前,初入三湖,看见卷被就爱不释手了,不加思索就进了几条回来,因为没有准备就放入一个没有过滤的很小的30鱼缸里了,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有溶鳍现象,
开始并不在意,以为很快会好,到后来溶到尾柄以至于全身感染,才知道下药,因为不得法,全体阵亡。
后来的珍珠虎也发生过,于是培养病鱼的水体,显微镜下观察是一种类似嗜水气单胞菌的阴性杆菌,(因为不认识这种细菌,嗜水气单胞菌只是推论,因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症状应该是肠炎,但是可以确定是阴性细菌),因为是阴性菌,所以试验了几种药物,发现链霉素对这种细菌非常敏感,用药一次就可以治愈,而且链霉素下水后,几小时就可以自动分解,对过滤系统伤害非常的小,后来也治疗了不少鱼友的溶鳍,每次都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链霉素针剂,每十升水1万单位,关闭水泵,2-3小时后再启动过滤,或者换水一半在启动过滤,治疗就完成了,不过呢,溶鳍的卷被或者珍珠虎缺失的鱼鳍不会生长完整。
再说说得病的原因,原因实际很简单,就是生态过滤系统还没健全,说白了水还没养好就下鱼了,如果有一个健全的硝化系统,这种毛病就绝对不会发生,有些鱼友会说,我也下了硝化细菌,鱼缸也运转了多久多久,实际上做的还不够,下一篇给初级鱼友讲解一下什么是硝化细菌,如何正确运用,灵活运用硝化系统。


1楼2015-02-04 19: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