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色的祈愿吧 关注:26贴子:6,051
  • 9回复贴,共1

【0 v 0】最近看的几本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换了爪机之后,就常会看一些爱读掌阅里推荐的小说,加上最近寒假了,推理社也推荐了一些,再加上自己家里的库存 - - 总之……最近我又开始看小说了
开个帖子也算留纪念吧 w 主要写一些感想,剧透什么的……我尽量避免……


1楼2015-02-04 12:16回复
    2、波洛探案集 [阿加莎·克里斯蒂]
    喜欢程度:★★☆☆☆
    这本书是由11个短篇组成的
    其实我本来挺喜欢看短篇小说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对这本书里的几乎都没什么感觉
    一个个故事看下来也没有留下太深印象的,反而有点像柯南TV的感觉……
    可能翻译的关系也有一点吧,有几篇甚至看到结尾我都凌乱了,倒回去再看了一遍,才勉强看懂了发展
    其中感觉比较有趣的是《首相绑架案》,嗯,那个看完到现在还是印象不差
    别的……还真就觉得有点普通了。
    不过里面对波洛和小黑的日常性格描写还都挺有意思 w


    3楼2015-02-04 12:32
    回复
      5、放学后[东野圭吾]
      喜欢程度:★★★★☆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一本,情节的进展很紧凑也很吸引人,个人觉得在阅读感受上不及《嫌疑人X的献身》,但也在《白夜行》之上了。
      不过读完整本之后的震撼度就显得有些弱了……
      书里的描写很真实,我也不否认这样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但是……还是有种“就为这事杀了两个人啊?”的感觉
      高中生确实是一个介于大人与孩子之间的阶段,他们还不是大人,所以有着孩子一般的执着,对很多事异常敏感,但他们也不是孩子了,所以要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但有时就会显得冲动、偏激。
      书中对密室的推理也挺有意思。手法并不是太复杂,但故意设置的迷惑和误导确实很精彩,看到最后与凶手摊牌的地方才恍然大悟。
      不得不说,当大人般的智慧与计谋和孩子般的冲动与无畏结合到了一起,高中生真是个危险的群体……
      其实就整本书来看,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在于他很真实刻画了一个高中校园。
      高中女生各自迥异的性格和情感,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关系,《放学后》呈现出来的东西,比起一个让你去推理的谜题,更像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不仅仅是一个凶手+被害者+诡计+动机的结合,而是包含了更多言语能表达的和不能表达的情怀……


      6楼2015-02-17 15:47
      回复
        8、再见,妖精[米泽穗信]
        喜欢程度:★★★☆☆
        推理社寒假推荐的小说之一,记得还是什么时候销量的第一位,然后就去看了
        米泽穗信的作品我看得很少,基本也就冰菓系列,而且看的是动画(虽然买了小说但一直因为知道情节了就没什么动力去看← ← ),但说实话,在看冰菓的时候我就很喜欢他的风格了。
        没有杀人流血,但看了也让人不觉幼稚,反倒有些小清新的感慨的推理轻小说。这样的形容不知道合不合适?
        《再见,妖精》也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其实在看的过程中我脑补的就是动画画面……
        里面的独白和对话挺多都很让人深思,玛亚也让我对南斯拉夫以及日本本土的文化有了一些了解。
        可能就和推荐我看的人说的一样,这本书读的就是一个情怀。
        它没有什么推理情节,甚至连冰菓里那种日常推理都很少,似乎它只是在讲述一段时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与思考。
        小说里文字的画面感很强,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也都塑造的很棒,只是可惜并没有我太喜欢的角色
        前期的剧情我看了挺久才看完,中间断断续续,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内容不够紧凑,反正很多地方读着读着就放下了,不过每读完一段又总会有种听完一段悠长、曼妙的乐曲一般的感觉,心里有很多想法,但又无法说出口,只想静静地回味
        结尾处看得我很伤,却又无法流下眼泪,只能叹息时间与空间的可怕力量,叹息小小的“我们”的无力之感
        故事后期的高潮和结尾部分意境渲染得超级棒,但前半段剧情的“缓慢”则是这本书在我看来的致命伤……


        10楼2015-03-10 22:10
        回复
          10、心理罪系列[雷米]
          喜欢程度:★★★★★
          《心理罪之第七个读者》、《心理罪之画像》、《心理罪之教化场》、《心理罪之暗河》、《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以及一些番外
          把这个系列排到最喜欢的等级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人所写,所以很多内容读起来特别顺,也感觉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特别有亲近感。
          第一次接触心理罪是从iReader上的推荐,《心理罪之教化场》
          当时对这个系列一无所知,所以还纠结了一会断句该是《心理 罪之教化场》还是《心理罪 之 教化场》
          开始看的时候是某一天的睡前,看完的时候是后一天的傍晚。
          后来也有在书城翻到过这本书,可能手机上看没什么感觉,但实体书真还挺厚的
          于是……我居然就在24小时内看完了?
          后来得知这只是整个系列中的一本,于是便从第一本开始补齐了。
          不得不说内容真的挺吸引人,它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一个人的成长
          作者并没有想和读者玩推理游戏的意思,甚至有几本毫不吝啬地在很开始就将凶手、手法等公之于众
          但不可思议地就是能吸引我一直看下去
          可能因为作者本身就是刑事警察学院犯罪心理学教师的关系,书中对案件、对侦查、对心理学各种知识的描写都很专业
          更重要的一点是,书中的人物都刻画得很真实
          没有过多的外貌描写,没有上帝视角的性格表述,也没有刻意凸显性格的人物行为,但就从描写的细枝末节中一个个角色就像是站到了我的面前,他们的恐惧他们的愤怒他们之间的层层因果,都真实地呈现在那里
          我甚至会去期待,也许哪天走在路上,那个迎面过来的人,就叫方木。
          书里会有一些血腥的内容,但却丝毫没有做作的恐怖,倒不如说在看完整个系列后,长舒一口气,感觉心底是暖的
          纵使有很多的悲伤,很多的不甘,很多的悔恨,但人心中的力量终究会凝聚成光,照亮漫漫夜路。


          13楼2015-08-08 14: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