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puscraft吧 关注:2,141贴子:44,165

【新手-半直播向】1.7.2原版生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观众们,大家好。也许你们不认识我,那是因为我是一个新手。有多新呢?我刚接触到minecraft这个游戏的时候,minecraft吧(百度贴吧)已经拥有50万会员了——从那时到现在,也没过多久,minecraft吧一直维持着“小学生源源不断地涌来”的状态。曾经,我也因为问基岩被删过帖;不久前,我连什么是minecraftforum什么是reddit什么是zipkrowd都不知道;而到现在为止,我还一直不敢接触极限模式。这样看来,也许吧,我也只不过是茫茫小学生海中渺小的一员而已。
 没错,就是像我这样的一个渣新,无耻地开始了这个像是直播又不能算作典型的直播的帖子。在本帖中,我试图将我所了解的生存技术(众:你了解的?你了解多少东西?你了解个P!××星战况如何?)加以整理,形成一个有一定规律、线索、结构的套路,然后以生存直播的形式展现出来。说好听一点,我作为后来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说难听一点,我就是东抄抄西抄抄,完全没有自己的新东西(其实,minecraft发展了这么久,该发现的东西也都发现了。作为新手,我们要发现什么东西,也就是煋,都是别人曾经发现过的)。按照minecraft吧的吧规,就是跟风帖,就是copycat,该删!
 当然,我一定是有所不足的。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对或者不好的地方,也请各位观众指出哦!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2-02 16:49回复
    【请不要回复此楼】
    本楼留作目录。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2-02 16:52
    收起回复

      图1.1.21 随地种树。注意,普通的1×1树木在种植的时候并不对树苗那一层方块(一层方块指的是底部具有同一个y值的方块,“第n层方块”定义为n<y<n+1的方块)作要求,但是,2×2丛林树和2×2云杉树在种植的时候,西北角的树苗周围3×1×3的范围内只能有树苗、树叶、原木、空气方块。因此,为了种植2×2丛林树和2×2云杉树,必须清理西北角树苗旁边的积雪。

      图1.1.22 丛林树长成。

      图1.1.23 但是我不急着砍,先种一点可可豆。

      图1.1.24 随地种2×2云杉树。仍然需要清理积雪。

      图1.1.25 舀一桶水,为采矿做准备。

      图1.1.26 云杉树已经长成。
       总体而言,开局过程还是比较乱,没什么条理的。不过大家不用慌张,接下来的内容就会相对的比较有章节性、条理性一些了……


      IP属地:北京6楼2015-02-02 17:26
      收起回复
        我注意到你一段时间了


        IP属地:北京7楼2015-02-03 02:54
        收起回复
          wt....
          为啥你在meow吧发了一次又在oc吧发了一次...
             --来自萌萌哒lyhin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2-03 11:25
          收起回复
            ==============================
                 第二章 采矿
            ==============================
             生存前期所需要的许多资源是地上很难找到的,例如钻石,所以我们需要到地下深处来寻找。图1.2.1说明了各种地下典型的矿物的含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可以发现,除了青金石以外,其它所有矿物(钻石、红石、金、铁、煤、绿宝石)在第5~12层都具有最大的分布。但是,矿物的储量还是相对较少的,如果我们挖空整个5~12层共8层方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工具耐久和饱食度,得不偿失。

            图1.2.1 矿物含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横坐标是层数(“第n层方块”定义为n<y<n+1的方块),纵坐标是以对数坐标表示的各种矿物方块的相对数量。[1]
            一、一维矿道
             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当我们挖掉一个方块的时候,我们得知这个方块的信息,也会得知这个方块相邻6个方块的信息(尽管一定会有1~2个刚挖开的空气方块)。每挖开一个方块能够增加得知的方块信息当然是越多越省力,所以最好是水平地挖1×1矿道(每挖开一个方块我们可以增加得知5个方块的信息)。但是1×1矿道我们不能通行,所以最多只能挖5格深(手长限制),这就是所谓的“探孔”。为了让我们能够通过,我们需要1×2矿道,这样每挖开一个方块我们可以增加得知4个方块的信息。因此,一个高效的简单的挖掘方式就是用1×2矿道直直地挖。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5-02-03 16:30
            收起回复
              二、树形矿道
               但是,这种采矿方式有以下问题。采矿并不是一次性的事情,你可能需要多次下矿,每次的时间不长,可能只是一个晚上的10分钟。如果你前几次挖了很长的距离(如1000格),到下一次,矿道的前1000格将不会有矿物,你浪费了行走的时间和饱食度。矿道越长,这一缺点越明显。所以我们需要开多个矿道。除了这一点,当某一个矿道遇到很大的天然洞穴或者大峡谷的时候,你就可以换一个矿道而不用继续艰难地在原矿道中前进。
               至于矿道间距,我引用这里[1]的数据,矿道间距以6为适宜,即每7格开一个矿道。虽然浪费了很多矿物,但是开采效率(开采的矿物数除以挖开的方块个数)很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树形矿道。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5-02-03 16:32
              收起回复
                三、羽状矿道
                 现在,将探孔的思想运用进来,我们就可以得到第三种矿道——羽状矿道。每隔一定的间隔(间隔多少我还没有找到任何资料)开一个1×2矿道,在矿道内每隔一定的间隔(这个间隔是多少我也没有找到任何资料)向左右各打5格深的探孔。看上去它的开采效率比树形矿道高,但是操作复杂,你需要不断地调整方向。
                 这里我插入一个小知识(众:这也叫知识?你煋了!):任何生物的自然刷出需要生成格和生成格上方的方块都是透明方块,且生成格下方的方块是不透明方块。在探孔里面,空气的上下都是石头(或者沙砾、泥土,反正都是不透明方块),所以探孔里面不会刷怪。你只需要像树形矿道那样每13格在地上放一个火把就可以防刷怪了。如果你仍然见到怪物(而且一定是洞穴蜘蛛),这说明附近有废弃矿井。
                 至于矿道所在的海拔高度,第5~12层都差不多,当然你可以选择双层矿道。如果你比较怕岩浆,可将矿道开在第12、13层,但那里的钻石和红石的含量略低。(怕岩浆你还挖矿?)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5-02-03 16:35
                回复
                   为了能够方便而又高效地开采并“弃去区块”,我们得一个区块一个区块地探索、开采。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一个区块的第5~12层都挖空了,那样开采效率实在太低。我们需要下面这个非常神经的开采方式。(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提出)
                   如图1.2.2所示,在一级矿道上每32格开一个二级矿道,且一级矿道和二级矿道都沿着区块的边界。然后如图1.2.3所示,在二级矿道的左右两侧分布着深14格的三级矿道,且每个区块为一组,左、右属于不同组——也就是说,二级矿道每推进16格(这里我称作一“节”)就有2组,要探索2个区块。每个区块内的三级矿道的横截面如图1.2.4所示;至于如何从y=11的位置下降到这三层,则以图1.2.5说明。

                  图1.2.2 区块钻石法的一、二级矿道分布。此图为俯视图。绿色和橙色的底色表示区块,A表示一级矿道(主矿道),B表示二级矿道。当然,你也可以不用主矿道而是直接从二级矿道开始,但是这样你的探索范围就只有2个区块宽。

                  图1.2.3 区块钻石法的二级矿道以下的矿道分布。此图为俯视图。绿色和橙色的底色表示区块,A表示一级矿道,B表示二级矿道,C和c表示三级矿道。注意三级矿道深度为14格。关于照明:在三级矿道的第8格的地上放火把就可以照明第2~14格的矿道。

                  图1.2.4 区块钻石法的一节矿道中三级矿道的横截面图。左边的数字表示层数,L表示从二级矿道向左开出的三级矿道,R表示从二级矿道向右开出的三级矿道。如果你要考虑到第13~15层比较少的钻石,你可以选择将矿道开在第5、6、8、9、12、13层,或者第5、6、9、10、13、14层(其实,第15层的钻石矿已经十分稀少,只有不到第12层的十分之一)。第0~4层因为有基岩挡路,不易开掘矿道。

                  图1.2.5 区块钻石法中三级矿道的开掘方式。绿色和橙色的底色表示区块,左边的数字表示层数,B表示二级矿道(二级矿道的走向是从左到右的,也就是说一级矿道在左边)。首先在第11、12层开掘,然后沿d下挖三格(如果发现岩浆需要倒水或者用沙砾填埋,也可以直接跳过),然后在第8、9层开掘,然后再沿d下挖三格,然后在第5、6层开掘,最后沿d作“柱子跳”返回第11、12层。o表示通往三级矿道的通道。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5-02-03 17:04
                  回复
                    ==============================
                        第三章 农作物的种植
                    ==============================
                    一、在本章开始之前,我得先说一下minecraft里面的一些基础知识。
                    1、minecraft的空间。
                     整个游戏的空间大小是60000000×256×60000000(单位为米,或者方块个数,下同)。这个空间过于庞大,所以在真正的游戏进程中处理单位是区块(chunk),它的大小是16×256×16。每个区块又进一步上下地分成16个渲染区块(section),每个渲染区块的大小是16×16×16。不过,与直觉不同,minecraft的空间几乎是连续的,例如你在F3界面下可以观察到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的位置坐标信息。minecraft中,坐标有xyz顺序,x表示东西方向,z表示南北方向,y则表示上下方向。一个x值(或者一个y值、一个z值)是一个没有厚度的几何平面,如果要表示一个平面的方块,则需要像n<x<n+1这样表示。通常我们所说的“第n层方块”则指的是n<y<n+1的方块。
                    2、minecraft的时间。
                     minecraft中的时间不是连续的,而是一格一格的,这每一格就称作一个游戏刻,或简称。游戏刻是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通常为0.05秒。还有另一个时间单位,称作红石刻,也是长度固定的,1红石刻=2游戏刻。第三种时间,称作方块刻,是一种特殊的时间概念。每个游戏刻,每个渲染区块都会随机选取3个方块进入方块刻。这意味着,每游戏刻,每个方块进入方块刻的概率是3/4096。方块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长度是非常随机的
                    3、方块。
                     方块是放在地图上的东西。方块有3种数据值——方块ID损害值实体附加值。所有方块都有方块ID,这是区分方块的数据基础。仅凭方块ID还不能描述部分方块,它们需要损害值来进一步区分(一般是很相似的方块作为一组),例如树苗的方块ID是6,而6号方块的损害值就表示树苗的种类(橡树树苗、云杉树苗等)。[1]而有的方块带有储存信息的性质,这些信息就作为实体附加值,例如箱子等容器、告示牌、被活塞移动的方块、音符盒等。[2]损害值和实体附加值不同的是,具有不同损害值的方块已经不是同一个方块了,而具有不同实体附加值的方块还可以是同一个方块。
                    4、方块的透明度。
                     方块的透明度有两大类不同的效应,这里我主张将其分为物理透明度光学透明度。物理不透明的方块体现在上方能刷怪、能窒息生物、能切断红石线的爬坡、可被充能、阻碍箱子打开这几个方面。而光学不透明的方块则体现在亮度不能通过、阻挡信标光束、判定有效门这几个方面;水、冰、树叶等方块会使亮度通过的时候降低得更多,是光学半透明的方块。注意,光学不透明的方块亮度一定为0(南瓜灯、萤石、激活的红石灯为15),尽管它旁边的方块的亮度可能很大,但是到了这个方块就会变成0(而不是通过这个方块以后才变成0)。物理不透明而光学透明的方块只有刷怪笼,物理透明而光学不透明的方块则有台阶、楼梯、TNT、萤石。
                     (基础知识到此结束)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5-02-04 13:48
                    收起回复
                      二、农作物的生长机制
                       农作物需要种植在耕地上。农作物都是有“损害值”的方块,表示的是生长的阶段。刚刚种下的农作物都具有损害值0。农作物的生长,从数据的角度看,就是损害值的增加。
                       当农作物这个方块进入方块刻的时候,它将检查它上方的方块的亮度,如果高于9(包括9),就进行下面的计算,否则跳过。
                       如果这个农作物下方是干的耕地,那么将“点数”设为2,如果是湿润的耕地则将“点数”设为4。然后,这个农作物下方的耕地水平相邻的(包括对角线)8个方块中,每个干的耕地可将“点数”加0.25,每个湿润的耕地可将“点数”加0.75。然后,如果这个农作物的对角线相邻位置有同种农作物,或者x相邻位置和y相邻位置同时有同种农作物,那么“点数”减半。最后,这个农作物有1/(1+floor(25/点数))的概率将损害值加1。[1]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片3×3的湿润的耕地中央种一个农作物能让这个农作物到达最大生长速率——每游戏刻有1/4096的几率生长一个阶段(即损害值加1)。一片3格宽的长条形的湿润的耕地,中间一列种上农作物,同样能达到最大速率——以这种方式相邻种植可以避免“点数”减半。实际上,即使一个农作物下方的湿润耕地周围只有6个湿润耕地,还可以保持这个生长速率。但是,如果一个农作物下方的湿润耕地周围只有4~5个湿润耕地,那么这个农作物每游戏刻有3/16384的几率生长一个阶段,生长速率降低了;如果一个农作物下方的湿润耕地周围只有3个湿润耕地,那么这个农作物每游戏刻有3/20480的几率生长一个阶段,生长速率进一步降低。如果农作物的排布使得“点数”减半,即使每个农作物下方的湿润耕地周围有6~8个湿润耕地,这个农作物每游戏刻也只有1/8192的几率生长一个阶段。对于生长条件,农作物上方的方块必须是光学透明或半透明的方块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5-02-04 13:53
                      收起回复
                         当单方块农作物的损害值到达7的时候,农作物即成熟。此后农作物就不会再生长了。但是,瓜类农作物的损害值到达7以后还可以生长。当一个瓜类农作物的损害值到达7而且即将进行一次生长(即损害值即将到达8,尽管农作物并不存在8的损害值)的时候,进行下面的判断。
                         如果与瓜类农作物水平相邻的4个方块中存在这种瓜,那么没有什么变化。否则,从这4个方块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待瓜方块。如果待瓜方块是空气方块,而且待瓜方块下面的方块是草方块、泥土或者耕地,那么待瓜方块将变成相应的瓜,否则没有什么变化。不管情况如何,最终瓜类农作物方块的损害值仍维持在7。

                        图1.3.1 这是一种空间效率很高的瓜类农作物种植方法,西瓜和南瓜排成相邻的两排。但是,注意到每一个瓜苗只有1个位置可供生长,因此每次瓜苗将要生长到损害值8的时候只有1/4的概率长出瓜来,相当于每游戏刻每个瓜苗有1/16384的几率长出瓜。对于只有少量瓜苗的种植前期,这样的速率还是太慢了。从面积效率看,平均每㎡的效率是每刻2.98e-5(科学计数法,等于0.0000298)个瓜。[1]

                        图1.3.2 此法每个瓜苗周围有4个可以长出瓜的位置,而且各个瓜苗互不干扰。因此,每次瓜苗将要生长到损害值8的时候都一定会长出瓜来,相当于每游戏刻每个瓜苗有1/4096的几率长出瓜。这样我们可以相对快速地进行西瓜、南瓜的前期增殖。从面积效率看,平均每㎡的效率是每刻4.96e-5个瓜。看似稀疏的瓜苗分布,却拥有如此惊人的生长速率![1]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5-02-04 15:50
                        收起回复
                          三、农田的边缘效应
                           农田的边缘效应是一种负面效应。在我们设计农田的结构的时候,通常会以一个非常大的面积来考虑。但是,实际的农田往往面积很小,处在农田边缘的农作物会受到下列负面影响:
                          1、农作物周围的耕地个数减少。处在农田边上的农作物下方的耕地周围最多有5个耕地而不是8个,处在农田角上的农作物下方的耕地周围最多只有3个耕地。“点数”的减少使得农作物的生长速率减小。
                          2、如果瓜田周围不适合瓜的生长,如被非空气的方块占用,或者瓜田耕地周围的方块不是草或泥土,那么处在瓜田边缘的瓜苗将会失去一个瓜的生长位置,使得瓜的生长效率减小。
                           在种植前期,为了减小边缘效应的影响,一般要把农作物种在农田的中央位置而不是边缘。


                          IP属地:北京21楼2015-02-04 15:53
                          回复
                             然而,我实际上的种植过程是非常愚蠢的。

                            图1.3.3 开一块18×9的农田,用圆石墙围起来。在使用锄之前需要把积雪清理干净,这也是下雪的生物群系的一个劣势。注意农田里面的3个火把的摆放,真是愚蠢的照明方式!

                            图1.3.4 种上小麦和西瓜。图中小麦和西瓜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生长。这个排布方式真是愚蠢,说好的从农田中央开始种呢?


                            IP属地:北京22楼2015-02-04 15:56
                            回复
                               下列图片与本章内容无关,但按照时间顺序,我还是放这里了。

                              图1.3.5 继续挖矿,发现了钻石矿。(几秒钟后,获得成就“钻石”)

                              图1.3.6 某次下矿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如果是极限模式就到此为止了。死因是下矿的时候摔死。怎么可能!说好的只要沾水就能免摔伤呢?

                              图1.3.7 现在我已经拥有这么多西瓜了!可可豆也增殖到了100多个。线、箭和弓是杀怪所得。(这张图来之不易,经过了特殊截图方法及处理)


                              IP属地:北京23楼2015-02-04 15: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