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日”能成为 国家法定节日就好了
□东方今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姜东/文 记者 李书宝/图
■ 对话动机
面对“酒民”的不断增加,2008年,印度原卫生部长安布马尼·拉姆多斯曾提出将10月2日定为“世界无酒日”。无独有偶,作为洛阳市民的姬利峰,在去年发起“5·9无酒日”倡议基础上,今年5月9日,他再次出资,联合洛阳市交警支队、市妇联、大学生社团等开展大型“5·9全面倡导‘无酒日’交通安全”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引发市民关注。
他发起“无酒日”的初衷是什么?把“无酒日”上升为法定节日的愿望能否实现?昨日,东方今报记者与姬利峰面对面。
■ 人物背景
姬利峰,河南省偃师市李村镇东石罢村人,周公第86代孙。洛阳千年帝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洛阳帝都至尊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谈初衷】
发扬周公“德将无醉”
劝酒文化
记者:我了解到,去年5月9日,你就以个人名义发起了“5·9无酒日”倡议活动,那时做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姬利峰:去年将近五一时,我们公司想策划一个文化活动,我查到一份资料上说,我的祖先周公3000多年前就在洛阳,向全国发起了一个相当于现在国务院令的《酒诰》,告诫臣民“无彝酒”(就是不可经常饮酒),“饮惟祀”(只有祭祀等大型活动和为亲人祝福祝寿时,才可以喝些酒)。但其中最吸引我的一句话就是:“德将无醉”,意思是要用道德约束饮酒,不可经常喝醉,我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刚好把日历翻到了5月9日,5959,谐音不就是“无酒”么?既然有了“无烟日”,在中国文化中,烟酒不分家,怎么不可以有无酒日呢?所以很快发起这个活动。
记者:你是周公后代?
姬利峰:是的,这个有确凿依据,我的家谱保存得最完整,从周公姬旦开始到我这一代,每代人的姓名以及几个孩子都清清楚楚。我们东石罢村现在几千人,都姓姬。按家谱记载,我是他86代孙。
记者:那就是说要借助这个活动发扬元圣周公的“劝酒”文化?
姬利峰:我本身是周公后代,爱好周文化,洛阳号称“千年帝都”,其可依托的载体是什么?我认为除了牡丹花城、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外,还得加上一条,就是周公的“礼仪之城”。一个城市文明的素质高低,其最直接表现就是市民的素质。我们城市先发起“无酒日”活动,外地游客来洛阳,没有看到酒后驾车现象,肯定能提升洛阳城市形象,加深对洛阳文化的认同感。
【谈愿望】希望“5·9无酒日”能上升为国家法定节日
记者:今年的活动在去年基础上得到了更多的回应?
姬利峰:去年形式比较简单,策划的是大学生身穿亮丽汉服,手举“元圣周公《酒诰》三千年的嘱托——德将无醉”横幅,倡议将每年5月9日设为“无酒日”。当时不少人签字,包括抱着孩子的。今年,我想把这个活动做大,像园林局等单位给我提供很多支持,还有演出团体很下工夫排练与酒驾有关的节目,师院学生身穿汉服做活动的粉丝团,得到很多帮助,很感动。
记者:一般来说节日的命名以个人发起比较少吧?
姬利峰:个人名义可能认可度不很高,所以今年就以公司名义发起第二次活动。我想这个活动要持续搞下去,如果能逐步影响全国乃至华人社区,影响全球更好,争取能把它上升为国家或者世界性法定节日更好。
记者:明年有啥打算?
姬利峰:我们想得很远,首先让“5·9无酒日”能成为洛阳本地的城市节日,然后逐步在全省、全国宣传,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希望最后能成为世界性法定节日。
记者:可能性大不?
姬利峰:我觉得一定能成功。只要合理、合法,对社会有益,没有什么不可能。
【谈企业】一种是做生意,一种是看重责任
记者:我了解到,你的身份还是一家酒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是做酒的,又发起“无酒日”,二者是不是有些矛盾?
姬利峰:我是2013年春节后才开始做酒,和这个公益活动并不矛盾。周公的限酒令不是说不让喝酒,而是说少喝酒,有喜事的时候喝,但是喝多了、酒后驾车就不好了。我们的“无酒日”是提倡拒绝酒驾,不要酒后驾车。
记者:你就不怕引起自我宣传的嫌疑么?
姬利峰:我们的活动现场没有任何酒企公司标志,两个大酒缸上也写着“戒酒”二字,没有想到要宣传自己。但是话又反过来说,酒是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任何一家有责任的酒企,都应该有责任宣传“无酒日”活动,倡导不要酒驾。
记者:你如何看待陈光标?
姬利峰:陈光标我很欣赏,他很高调,有人认为他在炒作,但他是拿真金白银炒作,是在回报社会。我觉得我无可厚非。
记者:怎么理解企业责任?
姬利峰:我认为企业分两种,一种是做生意,另一种就是做企业。做生意就是只能赚点钱,永远做不好,做企业会回报社会,做到一定程度时,你的财富就是社会财富了。你看地震的时候,企业捐助力度多大。无论从深层次还是浅层次看,“无酒日”这样的公益活动都值得社会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支持它。
□东方今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姜东/文 记者 李书宝/图
■ 对话动机
面对“酒民”的不断增加,2008年,印度原卫生部长安布马尼·拉姆多斯曾提出将10月2日定为“世界无酒日”。无独有偶,作为洛阳市民的姬利峰,在去年发起“5·9无酒日”倡议基础上,今年5月9日,他再次出资,联合洛阳市交警支队、市妇联、大学生社团等开展大型“5·9全面倡导‘无酒日’交通安全”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引发市民关注。
他发起“无酒日”的初衷是什么?把“无酒日”上升为法定节日的愿望能否实现?昨日,东方今报记者与姬利峰面对面。
■ 人物背景
姬利峰,河南省偃师市李村镇东石罢村人,周公第86代孙。洛阳千年帝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洛阳帝都至尊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谈初衷】
发扬周公“德将无醉”
劝酒文化
记者:我了解到,去年5月9日,你就以个人名义发起了“5·9无酒日”倡议活动,那时做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姬利峰:去年将近五一时,我们公司想策划一个文化活动,我查到一份资料上说,我的祖先周公3000多年前就在洛阳,向全国发起了一个相当于现在国务院令的《酒诰》,告诫臣民“无彝酒”(就是不可经常饮酒),“饮惟祀”(只有祭祀等大型活动和为亲人祝福祝寿时,才可以喝些酒)。但其中最吸引我的一句话就是:“德将无醉”,意思是要用道德约束饮酒,不可经常喝醉,我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刚好把日历翻到了5月9日,5959,谐音不就是“无酒”么?既然有了“无烟日”,在中国文化中,烟酒不分家,怎么不可以有无酒日呢?所以很快发起这个活动。
记者:你是周公后代?
姬利峰:是的,这个有确凿依据,我的家谱保存得最完整,从周公姬旦开始到我这一代,每代人的姓名以及几个孩子都清清楚楚。我们东石罢村现在几千人,都姓姬。按家谱记载,我是他86代孙。
记者:那就是说要借助这个活动发扬元圣周公的“劝酒”文化?
姬利峰:我本身是周公后代,爱好周文化,洛阳号称“千年帝都”,其可依托的载体是什么?我认为除了牡丹花城、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外,还得加上一条,就是周公的“礼仪之城”。一个城市文明的素质高低,其最直接表现就是市民的素质。我们城市先发起“无酒日”活动,外地游客来洛阳,没有看到酒后驾车现象,肯定能提升洛阳城市形象,加深对洛阳文化的认同感。
【谈愿望】希望“5·9无酒日”能上升为国家法定节日
记者:今年的活动在去年基础上得到了更多的回应?
姬利峰:去年形式比较简单,策划的是大学生身穿亮丽汉服,手举“元圣周公《酒诰》三千年的嘱托——德将无醉”横幅,倡议将每年5月9日设为“无酒日”。当时不少人签字,包括抱着孩子的。今年,我想把这个活动做大,像园林局等单位给我提供很多支持,还有演出团体很下工夫排练与酒驾有关的节目,师院学生身穿汉服做活动的粉丝团,得到很多帮助,很感动。
记者:一般来说节日的命名以个人发起比较少吧?
姬利峰:个人名义可能认可度不很高,所以今年就以公司名义发起第二次活动。我想这个活动要持续搞下去,如果能逐步影响全国乃至华人社区,影响全球更好,争取能把它上升为国家或者世界性法定节日更好。
记者:明年有啥打算?
姬利峰:我们想得很远,首先让“5·9无酒日”能成为洛阳本地的城市节日,然后逐步在全省、全国宣传,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希望最后能成为世界性法定节日。
记者:可能性大不?
姬利峰:我觉得一定能成功。只要合理、合法,对社会有益,没有什么不可能。
【谈企业】一种是做生意,一种是看重责任
记者:我了解到,你的身份还是一家酒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是做酒的,又发起“无酒日”,二者是不是有些矛盾?
姬利峰:我是2013年春节后才开始做酒,和这个公益活动并不矛盾。周公的限酒令不是说不让喝酒,而是说少喝酒,有喜事的时候喝,但是喝多了、酒后驾车就不好了。我们的“无酒日”是提倡拒绝酒驾,不要酒后驾车。
记者:你就不怕引起自我宣传的嫌疑么?
姬利峰:我们的活动现场没有任何酒企公司标志,两个大酒缸上也写着“戒酒”二字,没有想到要宣传自己。但是话又反过来说,酒是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任何一家有责任的酒企,都应该有责任宣传“无酒日”活动,倡导不要酒驾。
记者:你如何看待陈光标?
姬利峰:陈光标我很欣赏,他很高调,有人认为他在炒作,但他是拿真金白银炒作,是在回报社会。我觉得我无可厚非。
记者:怎么理解企业责任?
姬利峰:我认为企业分两种,一种是做生意,另一种就是做企业。做生意就是只能赚点钱,永远做不好,做企业会回报社会,做到一定程度时,你的财富就是社会财富了。你看地震的时候,企业捐助力度多大。无论从深层次还是浅层次看,“无酒日”这样的公益活动都值得社会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支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