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王(在位时间:197年-227年)高句丽第10任君王,名延优,延优史书中又称为伊夷模(一说故国川王名伊夷模),伊夷模、延优是同音异读。 三国志记载其为太祖王的曾孙且与其曾祖同名宫,三国史记认为其为高句丽新大王的第三个儿子,故国川王的弟弟。由于故国川王无子,而继承王位并娶兄长故国川王的妻子于氏为王后。
山上王继位后遭到他的一个兄长的反对,约公元197年,辽东太守公孙康利用高句丽 山上王伊夷模与其兄不和,攻损高句丽都城国内城,使山上王改建尉那岩城为新都城丸都城。209年,丸都扩建完毕后山上王将都城迁移。
209年,山上王迁都到新都城丸都城(今中国吉林省 集安市附近)。217年,山上王收留近千名辽东难民。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山上王为太祖王的曾孙。‘其曾祖名宫,生能开目视,其国人恶之,及长大,果凶虐,数寇钞,国见残破。今王生堕地,亦能开目视人。句丽呼相似为位,似其祖,故名之为位宫。位宫有力勇,便鞍马,善猎射。景初二年,太尉司马宣王(司马懿)率众讨公孙渊,宫遣主簿大加将数千人助军。正始三年,宫寇西安平,其五年,为幽州刺吏毋丘俭所破。语在俭传。’
208年,山上王在打猎途中遇到一女子并一见钟情。于氏曾计划暗杀该女子但没成功。后来该女子成为山上王第二个王后,并为山上王生得一子即后来的东川王。
227年,山上王去世后,东川王继位。
山上王继位后遭到他的一个兄长的反对,约公元197年,辽东太守公孙康利用高句丽 山上王伊夷模与其兄不和,攻损高句丽都城国内城,使山上王改建尉那岩城为新都城丸都城。209年,丸都扩建完毕后山上王将都城迁移。
209年,山上王迁都到新都城丸都城(今中国吉林省 集安市附近)。217年,山上王收留近千名辽东难民。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山上王为太祖王的曾孙。‘其曾祖名宫,生能开目视,其国人恶之,及长大,果凶虐,数寇钞,国见残破。今王生堕地,亦能开目视人。句丽呼相似为位,似其祖,故名之为位宫。位宫有力勇,便鞍马,善猎射。景初二年,太尉司马宣王(司马懿)率众讨公孙渊,宫遣主簿大加将数千人助军。正始三年,宫寇西安平,其五年,为幽州刺吏毋丘俭所破。语在俭传。’
208年,山上王在打猎途中遇到一女子并一见钟情。于氏曾计划暗杀该女子但没成功。后来该女子成为山上王第二个王后,并为山上王生得一子即后来的东川王。
227年,山上王去世后,东川王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