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几张照片,阳光下辽阔的棉田里棉花尽情开放,心里却有种特别特别的激动,好久好久没有再亲睹棉花这种作物了,以致于把曾经家乡也属产棉区的这段历史给抹去了。触景生情,记忆就像决堤的洪水,毫不客气地又把我带入往日时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58a636351fbb2fb342b581a7f4a2043/1b34c212b31bb051047dd816327adab44aede07c.jpg)
好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十几岁小姑娘的时候,家乡的土地上不仅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还种植着其它众多农副产品,比如人们抽的“旱烟叶”、纳鞋底用的“麻”......尤其是棉花作物。不知是喜欢强烈阳光的原因,还是耐旱、或者在沙土地中更容易生长的缘故,印象中棉田都是在山谷两边,并且阳光充足的小块梯田中种植,而村边干河滩的沙土地中几乎全部都是棉田。棉花和小麦、玉米一样都属国家统购物质,并且每年还有必须向国家缴购的定额任务。所以生产队每年收获的棉花,除了完成征购任务之后,剩下的才能按人头给村民们分下去。那时候我们村不仅有电磨、粉坊、榨油坊,最主要的还有弹棉作坊。人们分下的棉花不出村,便可直接送入棉坊弹成棉絮好备用,非常方便。
记忆最深的却是秋天棉花收获的季节。当球形的果实裂成几瓣露出洁白如雪的棉花时,棉花便成熟了。棉花成熟时,整个棉田好像被雾笼罩着一般,又像是天上的云娃娃都落进了棉田里。那景观真是美极了!每年的这个季节也正是学校放秋假的时候,所以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便和生产队的婶子大娘一同到棉田开始摘棉花。摘棉花时,大人们胸前大都戴着一个劳动布大围腰,把围腰底边的两个角分别扎在腰间,这便是存放棉花的大布袋了。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都自带一个布包,并把一根书包带挂在脖子上,好把摘下的棉花放在里边。
摘棉花这种活儿,必须小心、细心、加耐心。因为这个季节,棉秆上的叶子大部分都干枯了,稍不注意棉花上就会粘上碎叶子,所以尽量小心别让它们与其接触,如果真的粘上渣滓,必须耐心地一点一点拣干净才可放入包中。因此,这种活儿,大都让女人们来完成。尽管我们这些小女孩年龄不大,但是摘棉花的速度却并不慢。不过就是棉杆上的棉花摘得并不是很干净,往往都是孩子们在前边摘,大人们还得扫尾,并不时的喊:“慢点!摘干净!别光图快......”
棉花全身都是宝。大家都知道,棉絮——可做棉衣,棉被褥;棉籽——可榨油;棉杆——是乡下人烧火做饭的最好燃料。就连榨油后剩下的棉籽渣,不仅是庄稼的最好肥料,还是营养极高的饲料呢!尤其是现在人们穿的秋衣、秋裤等各种纯棉制品,可都是棉花的功劳啊!自从联产责任制后,人们却大都不种棉花了,听母亲说,这种作物不仅要经常锄草,并且,大热天还不时地捂个大口罩喷洒农药......非常累人。
好久没亲眼目睹到棉花了,似乎对这种作物的样子变得有些模糊,可它那绿色或深紫色的茎秆、绿中带红的棉桃、漂亮的黄色和白色花朵、还有家乡曾经的棉花地,却如零散旧时发黄的老照片,时常在我的记忆中荡漾。本文作者是童心永驻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58a636351fbb2fb342b581a7f4a2043/1b34c212b31bb051047dd816327adab44aede07c.jpg)
好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十几岁小姑娘的时候,家乡的土地上不仅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还种植着其它众多农副产品,比如人们抽的“旱烟叶”、纳鞋底用的“麻”......尤其是棉花作物。不知是喜欢强烈阳光的原因,还是耐旱、或者在沙土地中更容易生长的缘故,印象中棉田都是在山谷两边,并且阳光充足的小块梯田中种植,而村边干河滩的沙土地中几乎全部都是棉田。棉花和小麦、玉米一样都属国家统购物质,并且每年还有必须向国家缴购的定额任务。所以生产队每年收获的棉花,除了完成征购任务之后,剩下的才能按人头给村民们分下去。那时候我们村不仅有电磨、粉坊、榨油坊,最主要的还有弹棉作坊。人们分下的棉花不出村,便可直接送入棉坊弹成棉絮好备用,非常方便。
记忆最深的却是秋天棉花收获的季节。当球形的果实裂成几瓣露出洁白如雪的棉花时,棉花便成熟了。棉花成熟时,整个棉田好像被雾笼罩着一般,又像是天上的云娃娃都落进了棉田里。那景观真是美极了!每年的这个季节也正是学校放秋假的时候,所以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便和生产队的婶子大娘一同到棉田开始摘棉花。摘棉花时,大人们胸前大都戴着一个劳动布大围腰,把围腰底边的两个角分别扎在腰间,这便是存放棉花的大布袋了。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都自带一个布包,并把一根书包带挂在脖子上,好把摘下的棉花放在里边。
摘棉花这种活儿,必须小心、细心、加耐心。因为这个季节,棉秆上的叶子大部分都干枯了,稍不注意棉花上就会粘上碎叶子,所以尽量小心别让它们与其接触,如果真的粘上渣滓,必须耐心地一点一点拣干净才可放入包中。因此,这种活儿,大都让女人们来完成。尽管我们这些小女孩年龄不大,但是摘棉花的速度却并不慢。不过就是棉杆上的棉花摘得并不是很干净,往往都是孩子们在前边摘,大人们还得扫尾,并不时的喊:“慢点!摘干净!别光图快......”
棉花全身都是宝。大家都知道,棉絮——可做棉衣,棉被褥;棉籽——可榨油;棉杆——是乡下人烧火做饭的最好燃料。就连榨油后剩下的棉籽渣,不仅是庄稼的最好肥料,还是营养极高的饲料呢!尤其是现在人们穿的秋衣、秋裤等各种纯棉制品,可都是棉花的功劳啊!自从联产责任制后,人们却大都不种棉花了,听母亲说,这种作物不仅要经常锄草,并且,大热天还不时地捂个大口罩喷洒农药......非常累人。
好久没亲眼目睹到棉花了,似乎对这种作物的样子变得有些模糊,可它那绿色或深紫色的茎秆、绿中带红的棉桃、漂亮的黄色和白色花朵、还有家乡曾经的棉花地,却如零散旧时发黄的老照片,时常在我的记忆中荡漾。本文作者是童心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