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古y怪e古吧 关注:1贴子:446
  • 4回复贴,共1

备忘 资料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url]http://百年红楼 http://hlm.literature.org.cn/[/url]


1楼2015-01-29 20:30回复
    中国商人,,,鉴史问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2-13 00:30
    回复
      2025-05-10 02:06:48
      广告
      谈谈语文——高一新生第一课
        广州市铁一中学2007学年高一备课组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建立对语文的全新认识。
        2.留心生活,学会积累,有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3.了解高中语文教材,明确学习要求、学习评价。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有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我任教的两个班都是理科重点班,学生整体素质高,但对语文缺乏兴趣,只停留在应付作业和考试的层面上,加上理科学习压力大,对语文学习更是重视不足,因此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当务之急,要消除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恐惧和厌倦,渗透“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
        一、 语文是什么?
        1.语文是一场游戏
        游戏:加一“点”
        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有“点”的汉字,每一个汉字必须比前一个多一点,如:玉、米、江、熬、满、浮、淡,比比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的汉字多。
        总结:汉字就是由点、横、竖、撇、捺、折、钩组成,就是一场组合的游戏。
        2.语文是一点情趣
        老师们的“内蒙山西行”打油诗:
        题达里湖之一 (英子)
        达里湖畔好风景,风能车儿转不停。牛羊满坡花满地,自由海鸟载我情。
        题达里湖之二 (玉粉)
        来到达里找宾馆,温馨床上与虫眠。吓得美人哇哇叫,我却依旧睡得甜。
        题达里湖之三 (禾禾)
        湖水连天似海平,波光潋滟伴人行。 花海丛中闻笑语,蒙古包里话友情!
        题达里湖之四 (小可爱)
        一路野花一路颠,湖畔鸟儿舞翩跹。可惜无缘会落日,幸尝鱼儿味道鲜。
        总结:平常平淡的生活因语文而变得可爱可叹!
        3.语文是一种智慧
        故事之一: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要出了一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先付了三钱银子作为定钱,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先生先念一遍: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非常高兴,余下的七钱银子就不想给了。第二天,秀才把对联加上了标点,就成了:“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故事之二: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即是清乾隆手书之“虫二”。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这两个字取自繁体字“风月”二字的中间部分,把外框去掉,变成“虫二”。
        总结:文字游戏是小智慧,能折射世界、反映人生、教人道


      8楼2015-05-31 21:01
      回复
        一口气颤颤巍巍患难悠长,叹不尽的愁肠呐,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真是人生失意无南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5-31 22:58
        回复
          “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辛稼轩词序》)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刘辰翁《辛稼轩词序》)
          “眼光有稜,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之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陈亮《辛稼轩画像赞》)
          “光奉宸纶,起持宪节。昔愚民犯法,既申震詟之威;今圣上选贤,更作安全之计。先声攸暨,庆玉交兴。伏惟某官,卓荦奇才,疏通远识。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轺车每出,必著能名;制阃一临,便收显绩。兹久真庭之逸,爰深正宁之思。当季康患盗之时,岂张敞处闲之日?果致眷渥,特畀重权。歌皇华之诗,既喻示君臣之好;称直指之使,想潜消郡国之奸。第恐赐环,不容暖席。熹苟安祠禄,获讬部封。属闻斧绣之来,尝致鼎裀之问。尚烦缛礼,过委骈缄。虽双南金,恐未酬于郑重;况一本薤,亦奚助于高明?但晤对之有期,为感欣而无已。”(朱熹《答辛幼安》)
          “畴庸北固,易镇南昌。棠舍阴浓,顿改江山之旧;松阶望峻,载观戟纛之新。先声鼎来,阖郡欲舞。顾趋承于秉属,尤感发于私衷。盖谓自三光五岳之气分,叹英豪其有几;更四圣百年之治足,慨功业之良难。早聆季子之来归,众喜夷吾之复见。使表饵得行其策,则规恢岂俟于今?方期父老之椎牛,开关持劳;岂谓儿童之竹马,夹道俟迎。抑九重深轸于此方,乃三锡重勤于老手。恭惟某官,蓄雄刚之至德,负卓越之奇才。九卿高惟月之班,四国遍子蓄之绩。维是胸中之湖海,飘然与造物者游。笔下之波澜,殆非食烟火人语。脱略轩裳之表,逍遥岩壑之姿。然而当世望其有为,吾君引以自近。旋由次对,荐畀辅藩。居中则可寝谋于淮南,捍外则尚何忧于江左?虽咽喉之内地,实襟带于上流。眷顾周行,见大夫无可使者;仪图宿望,一敌国岂不隐然?不妨玉节之重临,伫听金瓯之有命。某低徊一第,遭蹇半生。素亡逾人,矧未更事。猥玷公朝之荐口,重惭计幕之素餐。会逢十乘之启行,欣讬二天之覆露。岂若秦之视越瘠,当不动心;倘如晋之用楚材,或堪为役。”(林镒《通待制辛帅启》)


          10楼2016-05-18 2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