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日瓦戈医生》——(苏)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著

第五十本书。非常凑巧,我的贴子第一本书以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为始,
第五十本仍是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著作《日瓦戈医生》。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我
总会不由自主回忆起“顿河”中的一些内容,两本书在某种方面而言颇有相似。阅读时间
从2017年2月9日至2017年5月31日,将近四个月。
一开始我想先摘抄一段本书背面封皮上作者的一段话,之所以摘抄这段话,因为它多少
反映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以及书中的某种思想内核。“当我写作《日瓦戈医生》时,
我感到对同时代人欠着一笔巨债。写这部小说正是我为了还债所作的努力。我想把过去
记录下来,通过这部小说,赞颂那时的俄罗斯美好和敏感的东西。那些岁月已一去不复
返,我们的父辈和祖先也已长眠地下。但在百花盛开的未来,我可以预见,他们的价值
观念一定会复苏。”
初看这段话时,我不明所以,阅读完全书,我虽仍未透彻理解作者的意思,但也些微明
白了作者的苦心。本书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从1903年直到1943年。以主人公日瓦戈
为线索,通过他以及在他周围相亲相近的人的命运、生活变迁,构筑了一幅20世纪上半
页整个俄罗斯命运沉浮的宏大图景。日瓦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完全书,我确实没能
勾勒出一个他的完整轮廓!相比其他性格鲜明的主人公,日瓦戈的个性让我难以捉摸。
他幼时的家庭并不幸福,母亲早逝,父亲自杀。不过他很早就被格罗梅科家收养了,他
的养父母把日瓦戈当做亲儿子对待。从这点而言,日瓦戈也是幸运的。不过这幸运是有
时间限制的。在俄国革命前夕,他的生活按部就班,在医学校学医,参加舞会,同朋友
高谈阔论,与格罗梅科家的女儿冬妮娅结婚,在医院工作。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
的生活,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乃至全俄罗斯人的生活都往歪斜的、不受控制的方向去
了。在战场上,在处于革命漩涡中心的莫斯科,在遥远的瓦雷金诺,在游击队里……他
原有的观念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果说我没能摸清医生的个性,那么有一点我是知
道的,医生骨子里有艺术家的气质。在各种动荡的日子里,他脑子所想的,除了他心爱
的女人拉里莎·安季波娃,就是写作了。诗歌,笔记,论文,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宗
教,政治……反正这些东西看的我是很头疼!俄国人书里大段大段的论理内容真是很枯
燥,也让人难以理解,因为我并没有那样的文化、宗教背景,对于他们的政治变迁也所
知甚少。但是至少有一点,处在社会变化中的俄罗斯人自己,或许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
要什么,该走怎样的路,他们很迷茫。
日瓦戈和格里高利·麦列霍夫不同,他从没有涉足过政治军事,只是在一战期间在军队当
军医,典型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而且读罢全书,我只感觉他对写作有着莫大的兴趣,
他的思想也许和当时的主流意识并不一致。不过不同于《静静的顿河》里非常剧烈的人
物、阶层、政治立场的对立和冲突,日瓦戈只同他的亲朋好友谈论他的见解。然而在当
时的社会,他的知识分子身份以及他家庭的“成分”就是他最大的软肋。我发现他并没有
受到多少直接的迫害,大部分都是因为对前景的不可预见和不确定,他犹如惊弓之鸟东
奔西跑,颠沛流离。
多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