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昌秦吧 关注:76贴子:1,360
  • 4回复贴,共1

方晓玲发表的作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鲜花盛开的地方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    方晓玲   

       鲜花盛开在这个地方。她们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舒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出,伸出嫩叶吸收氧气,在风雨中吟唱,然后鲜丽骄傲地绽放。阳光、生机、活力洋溢着这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一场场暴风雨一次又一次光顾这绽放着花儿的地方。乌云密布,灰黑的天空闪烁着雷鸣的闪电,狂风吹舞周边的落叶……而这时迎着这场暴风骤雨的正是这个地方的花儿。她们毫无畏惧,却更顽强坚定,即使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也结结实实地抓紧泥土,在风呼雷啸下昂头挺立,迸发出一股勇于挑战、不怕阻拦、抗御到底的英气。大珠大珠的雨粒倾盆而下,冲洗着万物。雨不断地下,风不停地刮,使这个地方天地一色,形成一幅迷蒙的画卷。
    云雨渐渐散去,阳光愈加灿烂,照耀在这个鲜花盛开的地方。蓝湛的天空下,在这个地方,沐浴狂风骤雨的洗礼后,满园的花儿显得更加清娇艳丽,绽放出自信的笑容,似乎宣示:“来吧!风啊,雨啊,你们尽管冲我而来!你们愈加狂烈,我就愈加坚强,更加娇媚!”
    阳光、彩虹总在风雨后。盛开的花儿经过种种考验绽放得更加灿烂无比。我们的青春不正如这鲜花盛开的地方那样斑斓妍丽吗?我们努力着,挥洒着花季的汗水,在繁花绽放的地方争鲜斗艳,努力散发出属于自己的芬芳,引来蜂蝶喧闹飘翔,小鸟欣赏歌唱。我们为此感到欣喜、欢悦。可是,当人们来到这个地方,用各种优美的语言来赞美这群芳斗艳的美丽景色时,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是洒尽多少辛勤汗水、历经多少风吹雨打而换来的?
     想要获得花般的青春,就必须经受风雨,方能用自己的芳香去渲染这个地方,青春无悔地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让这个鲜花盛开的地方生机勃勃。
    鲜花盛开在这个美丽地方,是因为经历过无情的暴风雨,炼就出坚强的勇气和自信,才为自己绚丽的生命历程画上无悔的一笔,把阳光留存这个地方,让这鲜花盛开的地方蕴存无尽芳香。
    
    点 评:文章巧用象征、拟人和比喻等手法,赋予花儿理性的思维。作者借咏沐浴风雨洗礼的鲜花的娇媚、顽强、芳香与生机勃勃,抒发了挥洒花季的汗水、努力散发出属于自己的芬芳的情愫。文章不止于对花的描写,作者巧妙联想,由花及人,由自然到社会,“阳光、彩虹总在风雨后。盛开的花儿经过种种考验绽放得更加灿烂无比”,“想要获得花般的青春,就必须经受风雨”,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青春的感悟和理性思考。 (蔡昌秦  指导 点评)
  
   <<语文学习报>>(人教版 高一)(2007—2008下学期第 31 期)
   


IP属地:广东1楼2008-04-13 13:11回复
    方晓玲发表在<<语文学习报>>上的作文原样


    IP属地:广东3楼2008-04-13 17:01
    回复
      2025-05-24 12:04:22
      广告
      • 59.39.181.*
      努力吧.你会有更大的收获.加油啦.......


      4楼2008-04-21 15:07
      回复
        第七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 中学组银奖

         痛苦造就成功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 方晓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古至今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无不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取得。痛苦并不害怕,因为痛苦造就成功。
         
         痛苦是前进的动力,人们在苦难中走向成功。古代司马迁在《报仼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孤愤》《说难》,《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可见痛苦并不是一种可怕的东西,人们往往在逆境的苦难中激发出无限的动力去战胜痛苦,创造出硕果。许多的成功背后必然意味着一场感天动地的痛苦磨砺。

         人变得坚强是因为经过痛苦的洗礼,然后靠着自身的勇气、毅力、智慧,创造一片天地。记得那时我跟父亲刨木板,在一个木节处被卡住,再使劲也刨不动它。于是,我问父亲,父亲说,那是因为它受过伤。原来这些木节,都曾是树干受过伤的部位,这些伤结疤后往往就变得最硬。其实,人也不是一样吗?只有受过伤,经历过痛苦后,才会变得更加坚强起来。如果是好钢,越锤打越坚硬,如果是金子,烈火焚烧后也会闪光,人生的伤痛,犹如树木受伤后的结疤,会使人们变得更加坚强。

         正确对待痛苦,才能造就非凡的人生道路。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失聪,但她还是以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向世人展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奥斯特洛夫斯基23岁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然而他凭自己坚强的毅力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初稿,不料初稿在寄给出版社过程中被邮局遗失了,这个打击是多么沉重啊!但奥斯特洛夫斯基没被这痛苦击倒,又从头干起,终于完成并出版了这一部用生命写成的世界名著。生活的痛苦考验是不可回避的,更多的时候也是残酷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道路到此为止,相反,它可能是生命转折的契机。因此,我们要积极向上,以不畏困难的态度对待那些痛苦,造就一条属于自己成功的道路。

         痛苦固然很难受,但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就让我们大胆地迎接痛苦,我们的人生会因痛苦而变得愈加不凡、愈加精彩。 
         指导老师:蔡昌秦


        IP属地:广东5楼2008-06-24 18:06
        回复
          获奖证书


          IP属地:广东6楼2008-06-24 18: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