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有 1.84 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HCV 感染已成为慢性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约有 25% 感染者患有肝硬化,而相关人数预计到 2020 年会升高至 37%。采用抗病毒疗法根治HCV 感染可以减少肝功能失代偿、肝细胞肝癌以及死于肝脏相关性疾病的风险。
聚乙二醇干扰素 + 利巴韦林治疗失败的 HCV 感染者和肝硬化患者,若再次使用含干扰素的治疗方案,能达到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低至 14%。此外,治疗 HCV 感染时,尤其是使用含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会使肝硬化患者遭受的毒副作用增加。
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 + 利巴韦林 +telaprevir 或 boceprevir 的治疗方案可能导致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并发症风险,所以现在不再推荐该方案用于治疗血小板计数<100000/ml、白蛋白水平<35 g/L 的肝硬化患者。因此,目前需要不含干扰素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联合方案,用来改善 HCV 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 肝病研究所的 Poordad 博士等对 TURQUOISE-II 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报道,该试验是一项 III 期、随机、非盲的多中心试验,受试者为 HCV 基因 1 型感染、代偿性肝硬化成人患者,应用ABT-450/r+ombitasvir+dasabuvir+ 利巴韦林联合方案治疗 12 周和 24 周疗程,观察该方案治疗这部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该不含干扰素的联合方案治疗 HCV 基因 1 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安全而有效,可达到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该结果发表在 2014 年 5 月 22 日 NEJM 上。
ABT-450 是一种 HCV 非结构性 3/4A(NS3/4A)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作为一种药物增强剂,并不具备直接抗 HCV 活性作用,通常与 ABT-450 联合给药(ABT-450/r),可抑制 ABT-450 代谢,延长其药物暴露波峰和波谷时间,有利于每天一次给药;ombitasvir(ABT-267)是一种 HCV NS5A 抑制剂;dasabuvir(ABT-333)是一种非核苷酸 HCV NS5B RNA 聚合酶抑制剂。
III 期药物疗效观察临床试验显示,治疗不合并肝硬化的慢性基因 1 型 HCV 感染者时,采用全口服、无干扰素、ABT-450/r+ombitasvir+dasabuvir+ 利巴韦林方案治疗 12 周后,初治患者和之前干扰素 - 利巴韦林治疗失败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达 96%。
试验共招募 Child-Pugh 分级 A 级肝硬化患者 380 例,随机分到 12 周和 24 周疗程组,给予 ABT-450/r-ombitasvir(ABT-450 150mg、利托那韦 100mg、ombitasvir 25mg,qd)+dasabuvir(250mg,bid)+ 利巴韦林(按体重给药)联合方案治疗。主要疗效观察终点为治疗结束后 12 周持续病毒学应答反应,每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与 telaprevir 为基础的方案估计应答率(47%)做比较。
结果显示,208 名和 172 名接受 12 周和 24 周疗程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 191 人和 165 人在治疗结束后 12 周产生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反应,其应答率分别为 91.8% 和 95.9%。这些比率结果优于历史对照比率。
12 周和 24 周治疗出现 3 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32.7%、46.5%)、头痛(27.9%、30.8%)和恶心(17.8%、20.3%);血红蛋白水平低于 10g/dl 比例分别为 7.2% 和 11.0%;整个试验观察中,有 2.1% 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退出试验。
该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全口服、无干扰素联合方案治疗基因 1 型 HCV 感染肝硬化患者,这种多靶点疗法可产生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另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并不多见。
聚乙二醇干扰素 + 利巴韦林治疗失败的 HCV 感染者和肝硬化患者,若再次使用含干扰素的治疗方案,能达到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低至 14%。此外,治疗 HCV 感染时,尤其是使用含干扰素的治疗方案,会使肝硬化患者遭受的毒副作用增加。
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 + 利巴韦林 +telaprevir 或 boceprevir 的治疗方案可能导致包括死亡在内的严重并发症风险,所以现在不再推荐该方案用于治疗血小板计数<100000/ml、白蛋白水平<35 g/L 的肝硬化患者。因此,目前需要不含干扰素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联合方案,用来改善 HCV 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 肝病研究所的 Poordad 博士等对 TURQUOISE-II 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报道,该试验是一项 III 期、随机、非盲的多中心试验,受试者为 HCV 基因 1 型感染、代偿性肝硬化成人患者,应用ABT-450/r+ombitasvir+dasabuvir+ 利巴韦林联合方案治疗 12 周和 24 周疗程,观察该方案治疗这部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该不含干扰素的联合方案治疗 HCV 基因 1 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安全而有效,可达到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该结果发表在 2014 年 5 月 22 日 NEJM 上。
ABT-450 是一种 HCV 非结构性 3/4A(NS3/4A)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作为一种药物增强剂,并不具备直接抗 HCV 活性作用,通常与 ABT-450 联合给药(ABT-450/r),可抑制 ABT-450 代谢,延长其药物暴露波峰和波谷时间,有利于每天一次给药;ombitasvir(ABT-267)是一种 HCV NS5A 抑制剂;dasabuvir(ABT-333)是一种非核苷酸 HCV NS5B RNA 聚合酶抑制剂。
III 期药物疗效观察临床试验显示,治疗不合并肝硬化的慢性基因 1 型 HCV 感染者时,采用全口服、无干扰素、ABT-450/r+ombitasvir+dasabuvir+ 利巴韦林方案治疗 12 周后,初治患者和之前干扰素 - 利巴韦林治疗失败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达 96%。
试验共招募 Child-Pugh 分级 A 级肝硬化患者 380 例,随机分到 12 周和 24 周疗程组,给予 ABT-450/r-ombitasvir(ABT-450 150mg、利托那韦 100mg、ombitasvir 25mg,qd)+dasabuvir(250mg,bid)+ 利巴韦林(按体重给药)联合方案治疗。主要疗效观察终点为治疗结束后 12 周持续病毒学应答反应,每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与 telaprevir 为基础的方案估计应答率(47%)做比较。
结果显示,208 名和 172 名接受 12 周和 24 周疗程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 191 人和 165 人在治疗结束后 12 周产生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反应,其应答率分别为 91.8% 和 95.9%。这些比率结果优于历史对照比率。
12 周和 24 周治疗出现 3 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32.7%、46.5%)、头痛(27.9%、30.8%)和恶心(17.8%、20.3%);血红蛋白水平低于 10g/dl 比例分别为 7.2% 和 11.0%;整个试验观察中,有 2.1% 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退出试验。
该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全口服、无干扰素联合方案治疗基因 1 型 HCV 感染肝硬化患者,这种多靶点疗法可产生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另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