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他如今是一名如此出色的演员,却不知道他为此究竟付出了多少。最初的他对表演称不上非常喜爱,否则也不会放弃在无线电视台的合约。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会做到最好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同时他对表演的兴趣也一点一点培养,越来越浓,现在几乎达到了一种钻研的程度。
初来内地时,人生地不熟、语言和天气都很不适应,参演的剧集也未能及时上映,他仿佛一夜之间消失,那该是一段很艰难的日子吧。99年,拍摄《白手风云》,他剃了小光头,穿上清装,南方长大的小孩儿在北京的冬日里冷的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同组演员带他去吃涮羊肉,告诉他吃这个可以御寒。他的普通话水准不达标,只能用粤语对台词,心里非常自责,暗下决心今后都不能再有这种情况。
04年,拍摄《逆水寒》,又是冬季,还加上大漠的风沙。他穿着布衣青衫,顶着风中凌乱的卷毛,一边演一遍思忖着“要不要这么坏啊”。吊威亚吊到呕吐、吃着夹杂着沙子的盒饭时,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正在创造一个历经十余年仍让人念念不忘的角色,“逆水大潮”是中国互联网以及天涯论坛兴起初期的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
06年,拍摄《康熙秘史》,导演告诉他这部戏将使用他自己的原音。于是他加倍刻苦地练习普通话,请了语言老师在拍戏之余每天花上至少两小时练习台词,包里放着拼音表,吃饭的时候也拿出来看,记者去探班的时候还惊讶的发现拼音表上居然有菜汤。虽然最后因为全组演员都是北方人,与他的南方口音相差过多,还是选择了配音。但是他付出的努力,全组上下无论导演还是对手演员无不交口称赞。
08年,拍摄《火线追凶》,跑烂的皮鞋在窗台摆了一排。
09年,拍摄《内线》,此时胃病已经非常严重,整个人输液输到水肿,仍坚持拍完所有戏份,最后检查结果是胃穿孔,从此开始吃素至今。
11年,拍摄《一触即发》,一人分饰两角,戏份多而密集,通宵是常态,最高纪录是熬了48小时,累到站着都能睡着。对手演员称呼他为“铁人哥哥”,发微博称“有一种精神叫做汉良精神”。
13年,拍摄《十月围城》,拍摄期间官微发了一条微博:“这场戏,
@钟汉良 先生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几百人的围观下,他一口气背下了10多分钟的文言文演讲稿,台下掌声雷动,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真心的!!好演员!”一个香港演员,在年代戏里注定会使用配音。但是他依然选择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一切,提前十几天开始准备,背下千余字的文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