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家沈宁吧 关注:11贴子:50
  • 2回复贴,共1

锵锵三人谈•一场遇见——沈宁、罗寒蕾、韩非访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午茶在那里,灯光有些昏暗,一侧身能够瞥见阳光从窗棂里透进来,洒了一地,流水潺潺在耳边。白开水,咖啡,奶茶,水果茶,大家各有所取,有时很喧闹,为了一个话题各自的观点不一急于表达,相互争执,有时很静,只有沈宁在说他的状态,亦或者罗寒蕾说她的温暖,韩非会不经意的插科打诨,或者说到一些勾起他思欲的话题,滔滔不绝……这种聚会式的交谈,像极了秋日的午后,有些倦懒,有些困顿,但是一抬头,天高而云远,风凉而不凝滞,从容恬淡。
把猫拉进艺术圈的人

罗寒蕾作品--沈宁肖像
沈宁,1976年生,现为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家。
艺术圈,说起来有点矫情。可是,当你看见一群猫在画面上争抢一只蕾丝手套,还有一只站在画面之外的猫,淡定而从容的在现世的光阴里张望,置身事外,无外乎就是如此。像宇宙的外壳之外还有宇宙一般,我们站在另一个画面之外,瞭望着这一切,跳进艺术圈的猫,一只叫呆呆的猫。
谁知道呢,也许站在世界之外的那一边,也有人在看着我们在表演。
沈宁,抽烟很凶,有时候很沉静,像罗寒蕾画面里的模样,只把怀疑含在眼睛里,也有时候大跨步的走路,迎面朝你大声打招呼,似乎很喧闹……可是,再看他的画,你大约知道,他的心底其实是住着一个大男孩,这个男孩还会很躁动,亦或者很静很静,旁观这个世界。

沈宁作品--风云
最好的年纪你遇见了谁?

罗寒蕾,1973年生于广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美协理事。2008年调往广州画院工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当时的你,还只是个小小姑娘,或许很懵懂,可是,总会有一些你自己不可知的美好在吸引着你前行,那里,一片馨香抵达你的内心深处。你流连,或是沉迷在其中,与之恋爱,相度美好。
罗寒蕾,她大约是极其幸运的女子,在最好的年纪遇见她所钟情的绘画,在夏日潮湿闷热的南方,沉浸在线条的勾勒中而不倦怠。一走多年,直到今日的她,开花结果。

罗寒蕾作品--别迟到
“我要做有争议的画展”

韩非,1979年生于江苏盐城,现为江苏省文联专职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书画研究会理事。
“我们的这个主题就是一种状态呈现,展示‘小我’,希望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去解决。我希望我策的展览能给大家带来思考的空间……”
只看韩非的画,你想不到他会说要做有争议的画展,因为他的画作所传达的禅意如此之浓,一只鸟雀静立在一处花下,别无其他,亦无时空的来去,似乎那一刻的存在就是永恒。可是,他说我要做有争议的画展,内心坚决。但又怎样?每个人都有其多面性,韩非,你可以说他是策展人,也可以说他是画家,你也可以说他是社会活动家,亦或者禅意传达者,种种表情,这才是韩非,安静有时,激情有时,匆忙有时,闲暇有时……

韩非作品--暗香闲梦


1楼2015-01-26 14:37回复

    当批判遇见清新
    角本:沈老师的内心其实比较内敛的,画给人孤寂的感觉;而罗老师则是清新从容,画面给人温暖的感觉。
    罗:对,是比较温情的那种。
    沈:我受当代艺术影响很大,对现实有一种厌倦甚至不满,但又无力反抗或者去改变,所以只能调侃,用一种温情脉脉的形式来表现,作品会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性。
    罗:跟沈宁不同,我很少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事物,对生活中的挫折、不好的东西会比较乐观地对待。可能因为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邻里关系都很好,生活也是一帆风顺,所以性格比较乐天,总是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
    沈:我就有点唯恐天下不乱(笑),更容易去质疑一些东西。
    角本:沈老师和罗老师画对方时,把握哪些特征?
    罗:我画他的时候,我女儿看到沈宁的照片,就说这个人很臭屁呢(笑)。他是有点挑衅,善于反思的那种画家,会用一点批判性的眼光去看现实,所以他画里有很多现实主义,思路跟我们常态不太一样。
    沈:罗老师是中国第一个承认我(的画)是现实主义的人(笑)。
    韩:批判现实主义(笑)。
    角本:那沈老师画罗老师又是怎样的?
    沈:工笔表现本来就比较枯燥乏味,画熟人的话,表现过程就不会能么痛苦。
    韩:沈宁主要会表达一个主题,他希望这个主题可以很快呈现在他面前,表达的过程对他则是矛盾难过的;而寒蕾更享受绘画的表现过程。在表现技法上,沈宁的掌控能力很强。
    沈:在构思阶段,我是可以完全掌控的,但在制作过程中不能。有时甚至会很郁闷,比如构思一个画,构思了好几个月,等构思完了,我就不乐意画了,因为觉得(画)已经完成了,再把它画出来多累啊(笑),然后我就又开始构思其他题目。所以,一般我能想出三四个画面的话,最终能画出一两个就不错了。
    构思之上,技法之外
    角本:罗老师构思是怎样的情况?
    罗:我思路没有他(沈)敏捷,而是很女性化,没有很多的思考,就是用很自然的感悟。比如画《单眼皮》系列,都是身边比较熟悉的朋友,闭上眼睛他们的形象就已经在脑海里了。画江宏伟老师也是这样。我画人其实是很多张照片、很多个细节拼凑起来,加上对他们多年的认识,捕捉他们性格中矛盾的方面。可以说,每一张画都是一段时间的积累。
    沈:寒蕾的绘画,注意力集中在被描绘的对象上;而我的画试图研究的是图像组合产生的意义,主要是我的主观意识的表达,人物就是一个符号,是可以替换的,只不过我画的时候选择了他/她做模特。
    角本:感觉沈老师给人一种大男孩的印象。
    罗:真有的。
    韩:沈宁有时挺幼稚的(笑)。
    沈:是啊,我经常被人骗(大笑)。有时很容易亲信别人,被别人忽悠。
    角本:那这种被骗后产生怀疑的状态会不会也体现在您的画里?
    沈:我画猫的作品《风云》,有网友留言,说技法好但看不懂。如果我画的是人,他们抢的不是蕾丝手套,而是乌纱帽,那就很容易看懂了,但这样画对我来说又太无趣了。我的方式主要是增加一些趣味性,把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用一种调侃的形式来表现,而不是直白地叫嚣出来。
    角本:沈老师的构思也很强。
    韩:沈宁很善于说故事。
    沈:所以说,我是走“歪门邪道”的(笑)。因为就绘画本身而言,构思是不重要的。比如寒蕾走的就是比较难走的重绘画本体的路,构思应该说是画面以外附加的东西,我对绘画其实不太感兴趣,我更喜欢玩(笑)。
    罗:他又开始说反话了(笑)。他说他技巧不高,其实很高超。又说他不享受绘画的过程,其实也很沉迷,有时会为了表现一块黑色而反复斟酌,达到近乎偏执狂的境界。
    沈:我们有没有互相吹捧的嫌疑啊(笑)?虽然我对绘画的兴趣不大,但是作为表达工具,必须具有一定的技巧才能让别人明白
    我要传达的东西,所以手头功夫是不可回避的。
    角本:技法追求上罗老师也很精益求精的。
    沈:没错,这方面她更偏执狂(笑)。
    罗:对,我对技法是很沉迷的。
    角本:罗老师的画是偏重彩还是偏淡彩的?
    罗:我的画,面貌是淡彩的,技法的思路和开放程度是重彩的。我对传统技法做了温良的改良,力求“取舍有度”,把一些繁琐的枝节去掉,以突出线条的美感,因为“线”是中国画的根。也就是说,我的画保留了淡彩的面貌,但用的是重彩的语言,以现代语言去演绎传统形象。
    沈:其实现有很多名词是应该推翻的,比如“重彩”、“淡彩”这样的划分。
    漫步在艺术里
    角本:绘画是个人探索还是跟师承有关系?
    罗: 05年到北京跟蒋采苹老师学习重彩,看了很多书,以前总在摸索自己能画些什么,到了北京开始思考自己不能画什么,找到自己的长处,还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角本:那沈老师呢?
    沈:我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从这帮画家朋友身上我也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寒蕾的精细、用线。
    韩:我们也跟沈宁互相学习的。
    罗:09年跟何家英老师学习,他给我的最大影响是返璞归真,之前我用的技法很多,总是在寻求创新,从何老师那里学到如何回复最原始的状态,回到简约省略。对生活的感悟,对传统的传承,他说的都是很朴素的语言,但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韩:这跟江老师有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一个人觉得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就清蒸;觉得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就红烧”。就像麻辣烫什么东西都往里面加,就吃不出味道了。最好的方式其实是清蒸,最直接,最原汁原味。
    沈:对,最质朴的东西才是最高贵的。
    罗:天然去雕饰是很高的境界。中国人喜欢说很“玄”的东西,其实说的是一个“度”,度就是一种分寸和把握,也就是一种火候。当工笔太过精细时,它的面貌会很繁琐、过于琐碎,需要一定量的简约和省略。工笔画出现很省略的风貌,是很高的境界,就像何老师的画。而写意画是比较粗矿和放的,更加需要讲究,否则就会沦为很粗略的感觉。
    角本:怎么看当代艺术对中国画的影响?
    沈: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永远是多元化的,传统的东西会一直存在。其实绘画这种形式已经很不当代了,这些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获奖的都不是平面绘画。中国的当代艺术还是比较浮躁和表面化的。
    角本:可以用几个词表述一下“当代艺术”?
    沈:自觉,具有自觉的意识。
    韩:颠覆。
    角本:对南京的感觉?
    沈:南京是当代艺术重镇,非常包容,不排外。
    罗:南京既细腻又有厚度,既有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又有当代艺术,这种矛盾产生了戏剧性和活力,很难得。


    2楼2015-01-26 14:39
    回复
      === 以上均为转载===


      3楼2015-01-26 14: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