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然爱奶茶吧 关注:134贴子:8,851
  • 6回复贴,共1

【茶艺】华夏文化之国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IP属地:福建1楼2015-01-24 22:54回复
    【成因】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中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一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


    IP属地:福建3楼2015-01-24 23:03
    回复
      【涵义】
      陈香白说茶道有‘七义一心’,茶艺是其七义理之一。
      茶艺是茶道这一普遍概念下属的子概念,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的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可以把茶艺概括为“茶道的表现方法;可以把茶艺限制为“工夫茶艺”或是“绿茶茶艺”等等。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如何来理解茶艺
      第一,简单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第二,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第三,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第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第五,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融合汉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
      第六,茶艺是一门唯美是求的生活艺术[3] ,只有分类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创新,茶艺才能走下表演舞台,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当代民众乐于接受的一种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方式。


      IP属地:福建4楼2015-01-24 23:07
      回复
        【台式乌龙茶艺】
        主要茶具:紫砂茶壶、茶盅、品茗杯、闻香杯、茶盘、杯托、电茶壶、置茶用具、茶巾等。主要茶品: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
        1.摆具将茶具一一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并列而立。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4.温杯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盘。
        5.投茶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左手执电茶壶,将100℃的沸水高冲入壶。盖上壶盖,淋去浮沫。立即将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第一泡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9.闻香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品茗时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优质乌龙茶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自第二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台式茶艺侧重于对茶叶本身、与茶相关事物的关注,以及用茶氛围的营造。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的高超,使泡茶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茶具欣赏与应用,对饮茶与自悟修身、与人相处的思索,对品茗环境的设计都包容在茶艺之中。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联,将品饮与人性修养相融合,形成了亲切自然的品茗形式,这种形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IP属地:福建8楼2015-01-24 23:24
        回复
          【中式乌龙茶茶艺】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IP属地:福建9楼2015-01-24 23:26
          回复
            【绿茶茶艺】
            【用具】
            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壶一把香炉一个脱胎漆器茶盘一个开水壶两个锡茶叶罐一个茶巾一条茶道器一套绿茶每人2—3克
            【基本程序】
            1.点香焚香除妄念
            2.洗杯冰心去尘凡
            3.凉汤玉壶养太和
            4.投茶清宫迎佳人
            5.润茶甘露润莲心
            6.冲水凤凰三点头
            7.泡茶碧玉沉清江
            8.奉茶观音捧玉瓶
            9.赏茶春波展旗枪
            10.闻茶慧心悟茶香
            11.品茶淡中品致味
            12.谢茶自斟乐无穷
            【绿茶程序解说】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边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左右。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再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是中传说观音菩萨场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瓶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道德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IP属地:福建10楼2015-01-24 23:31
            回复
              【茶道组合】
              茶道组合分别是什么?
              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或者茶镊;
              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或者茶则;
              形状是一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斗或茶漏;
              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
              形象为一扁平弯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水壶和这些用具的功能分别都是什么呢?
              煮水壶是为了方便我们在泡茶时容易掌握水温而泡出可口的茶;
              茶道六件的作用:
              茶夹是为了在洗涤、回收茶杯时候方便夹取,同时也可以夹取一些大块的茶(如普洱等);
              茶勺是为了在将茶叶放置入茶杯(茶壶)时候能方便、卫生;
              茶斗(茶漏)是为了在茶壶口较小的情况下扩大茶壶的壶口使得茶叶能干净的、容易的进入;
              茶针的作用是在壶嘴被堵时能疏通壶嘴;
              茶刮的作用是帮助清理出壶内的茶渣;
              茶瓶(茶筒)则是用来收纳上述五件用具的。


              IP属地:福建14楼2015-01-24 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