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a工作室吧 关注:33贴子:3,283

【01-23 建设】#2015预热# 物种导航(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抽


IP属地:上海1楼2015-01-23 16:44回复
    二楼防砍
    这不是最终稿
    这不是最终稿
    这不是最终稿
    猫头鹰王国吧活动请不要直链本帖
    猫头鹰王国吧活动请不要直链本帖
    猫头鹰王国吧活动请不要直链本帖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IP属地:上海2楼2015-01-23 16:45
    回复
      2025-05-22 04:20:10
      广告
      本帖存在的意义:
      1.GOG吧物种导航没有覆盖到本次活动的所有物种
      2.GOG吧物种导航有些缺失和错误,而新版导航尚未制作完毕
      3.为GOG吧即将发布的帖子做模板;届时增加GOG吧的帖子数目和AEA的宣传力度


      IP属地:上海3楼2015-01-23 16:52
      回复

        2.东方草鸮(草地猫头鹰)
        学名:Tyto longimembris
        体型:中
        特征:面盘形似心形。背部底色为皮黄色,遍布黑色斑块,几乎每片覆羽都有一个白点。胸乳黄或白色,腹部白色有圆形黑点。飞羽上方为黑色和橙色条纹;尾羽短,三或四道横纹。脚趾无毛,指甲黑褐色。雌鸟和雏鸟的面盘羽和胸部颜色较深,且胸部有较多黑点。翅膀和腿比仓鸮长得多。叫声是响亮的嘶叫,但比澳洲草鸮轻而响于仓鸮。不常鸣叫。
        习性:夜行,但有时会在白天出现。几乎不采取蹲守扑猎的的方法,而是在低空飞行,发现猎物就俯冲捕捉。一年四季都会繁殖。
        栖息地:茂密的草地或沼泽地、山坡,非常适应地面生活;在草类植物茂密的地面用草筑巢,有许多草丛间的步行通道通向鸟巢
        分布:提托森林王国
        草地猫头鹰喜欢自作主张、自说自话,有些享乐主义。行事低调,不喜欢吸引眼球。他们也喜爱艺术音乐。


        IP属地:上海6楼2015-01-23 17:11
        收起回复

          3.澳洲草鸮(蒙面猫头鹰)
          学名:Tyto longimembris
          体型:大
          特征:最大的提托。底色皮黄或橙黄色,黑色或黑灰色斑块,密布极其复杂的花纹和小白点;叫声为响亮的嘶叫或锉声,雌鸮的叫声更低,受到威胁时会大声咂嘴。
          习性:夜行性,白天在树洞、树丛或山洞里休息;从树枝上飞扑猎物。
          栖息地:灌木丛或有旷地的森林,营巢于周围有草的树洞内,或岩洞中;在树洞营巢,或者直接在山洞的岩石或沙砾上产卵
          分布:提托森林王国
          蒙面猫头鹰是钻洞高手,他们的适应力强不仅仅体现在钻山洞。他们有着直率的性格,往往口无遮拦乃至大喊大叫,并且有些固执。


          IP属地:上海7楼2015-01-23 17:14
          收起回复

            4.大乌草鸮(大乌炭猫头鹰)
            学名:Tyto tenebricosa
            体型:中-大
            特征:面盘羽底色灰白,从双眼向外扩散灰色到黑色不等的晕染,有一圈黑色羽毛环绕;喙部灰黄色;眼睛黑色,相比其他提托更大。腹部灰黑色到灰色,背面深黑色,都密布白点;腿部为灰白色,指甲深褐色。飞羽和尾羽纯黑褐色,带有深黑色条纹。叫声为长而下沉的哨声,类似炸弹坠落的音效。成鸟也会发出尖锐的颤声。
            习性:绝对的夜行动物,白天在树洞、空心树或山洞里休息。善于在树上而不是地面上捕捉猎物。在干燥地区狩猎,潮湿地区营巢。
            食物:较大哺乳类,尤其是树栖动物;有时捉鸟和昆虫
            栖息地:潮湿的山谷森林。在大树的树洞里营巢,有时在山洞筑巢。
            分布:提托森林王国
            乌炭猫头鹰天生善于在树上狩猎。他们有着让人羡慕的聪明才智和绝佳的记性,还有耿耿的忠心。国王考林的挚友和烈士菲利普的故事更是为各个王国所称道。他们的寿命在同等体型的猫头鹰中格外地长。


            IP属地:上海8楼2015-01-23 17:17
            回复

              4.小乌鸮(小乌炭猫头鹰)
              学名:Tyto multipunctata
              体型:中
              特征:面盘羽灰白,有一圈黑色带白斑的羽毛环绕;眼部周围有黑色斑纹;喙灰褐色;眼睛黑色,相比其他提托更大。背部灰黑色,密布白色和银灰色斑点。下身灰色,密布浅灰和黑色交杂的斑点和条纹。飞羽和尾羽有黑色粗条纹。腿部灰白,指甲灰褐色。
              习性:绝对的夜行动物,白天在树丛休息。一般在开阔的地区狩猎,但也会在森林中捕猎。从低树枝上飞下,在地面上捕捉猎物。
              食物:主要是小型哺乳动物,也会捕食昆虫和鸟类
              栖息地:潮湿的山谷森林。在大树的树洞里营巢,有时在山洞筑巢。
              分布:提托森林王国
              除了不在树上狩猎之外,小乌炭猫头鹰和大乌炭猫头鹰还是很类似的。


              IP属地:上海9楼2015-01-23 17:19
              收起回复

                6.东方栗鸮(栗色猫头鹰)
                学名:Phodilus badius
                体型:小
                特征:面部和腹部羽毛杏红色到皮黄色不等,有黑色圆斑;背部羽毛栗棕色,有细小的白点;飞羽有黑褐色横纹。眼睛很大,眼角上吊;面部有与鸱鸮科类似的V字形簇羽,眼睛周围有栗红色条纹;叫声为4-7声连续、上扬的哨声,并不断重复。
                习性:夜行性,白天在树洞或低树枝上休息。从低矮的树枝上飞扑地面的猎物。往往在黄昏鸣叫,繁殖期间在午夜不断鸣叫。
                食物:鸟类、哺乳类、蜥蜴和青蛙,大型昆虫
                栖息地:温暖的密林或次生林
                分布:提托森林王国
                栗猫头鹰的确是提托猫头鹰的近亲,总是害羞地躲藏在密林中。们是好歌手,但经常被嘲笑睡觉睡得太死。


                IP属地:上海10楼2015-01-23 17:22
                回复
                  2025-05-22 04:14:10
                  广告

                  7.姬鸮(精灵猫头鹰)
                  学名:Micrathene whitneyi
                  体型:极小
                  特征:身形极小。面部褐色,布满细纹,具有白色的“眉毛”但不具耳状簇羽。虹膜浅黄到亮黄不等。上身灰褐色,密布浅褐色斑纹。飞羽有白斑和褐斑,盖过尾羽;肩羽边缘有明显白斑。尾羽有3-4浅色横纹。下身白色,胸部有密集的红褐色和灰褐色斑纹。飞行姿态像蝙蝠;叫声是高而尖的类似马嘶声或轻笑声。喙灰色到灰粉色。
                  习性:夜行性。在栖息的昆虫附近盘旋将它们惊飞,然后在空中捕捉猎物,再把猎物带到树枝上吃掉。有时他们会在树丛或地面步行捕猎。遇到敌人时会装死。
                  食物:蜘蛛、蝎子、昆虫等节肢动物;偶尔捕捉小鸟
                  栖息地:常见于灌木丛、高地森林、有仙人掌等植被的沙漠,往往利用啄木鸟在仙人掌等植物的旧巢。
                  分布:昆里沙漠
                  精灵猫头鹰是非常好强的种族,他们对体型非常敏感,一直在坚持证明就算个子不大也能干出大事来。在近战方面有天分,飞行技巧也很出色,但是他们不爱打架,遇到问题一般选择退让。


                  IP属地:上海11楼2015-01-23 17:25
                  回复

                    8.穴小鸮(掘穴猫头鹰)
                    学名:Athene cunicularia
                    体型:小
                    特征:面盘羽宽而平,黄褐色,带有明显乳黄色的X型羽毛簇;颔有条状白斑,激动时展示;喙灰黄色,虹膜黄色或黄绿色。上身褐色到浅棕色,有乳白色斑点;胸褐色与乳黄色交杂,腹乳黄色带褐色纵斑。极长的腿浅灰黄色,无毛,用于挖掘和奔跑。雌鸟略重,雄鸟翼展等略长。
                    习性:坐等猎物出现,然后窜出攻击。经常用牛粪等作为诱饵放在巢穴附近,吸引昆虫。几对亲鸟会形成松散的育幼群体。雄鸟更倾向于外出。
                    食物:各种节肢动物(尤其白蚁和蟋蟀),小型哺乳类,小型鸟类,爬行动物,果实和种子
                    栖息地:草地,或空旷无遮蔽的干燥平原。在洞穴筑巢。
                    分布:昆里沙漠
                    掘穴猫头鹰的思想深邃,喜爱哲学。在掘穴猫头鹰的文化里,有一种叫做”禁物“(Grosnik)的东西——不能吃的食物——动物的幼崽。他们的文化中还有不少土草药。


                    IP属地:上海12楼2015-01-23 17:37
                    回复

                      9.乌林鸮(大灰猫头鹰)
                      学名:Strix nebulosa
                      体型:大-极大
                      特征:头部巨大,面盘羽灰色,很圆,形成围绕眼睛的多个细黑圈;眼周有两丛白色羽毛,形成C字;喙黄色,虹膜黄色;颔下白色。羽毛浅灰色,密布黑褐色或深赤褐色细纹。听力绝佳,能够帮助他们捕猎深雪中的猎物。叫声为一连串有节奏的whoo, whoo, whoo, whoo, whoo。
                      习性:多半在夜晚活动,有时在晨昏捕猎。在树上栖停,寻找猎物,然后俯冲;或在旷地低空飞行寻找猎物。
                      食物:几乎只有小型啮齿动物,偶有中小型哺乳动物,中型鸟类。
                      栖息地:针叶林。在靠近旷地(如草地、沼泽)的北方密林繁殖。自己不筑巢,利用其它鸟的旧巢。
                      分布:幽灵森林、断爪岬、银纱森林北部、大嘴岩
                      大灰猫头鹰在晨昏交替时节的视力极佳;善于忍耐,骁勇善战,同时也是好诗人。


                      IP属地:上海13楼2015-01-23 17:46
                      回复

                        10.斑林鸮(斑点猫头鹰)
                        学名:Strix occidentalis
                        体型:中
                        特征:面盘圆形,上缘有厚边,没有耳状簇羽;腿脚覆有短绒羽。通体褐色,颈背有小白点;飞羽和腹部有大白斑。面盘羽有浅棕色细纹,两眼之间有两丛C状浅棕色或灰色羽毛。喙黄色或黄绿色,指甲黑色,虹膜褐色。
                        习性:夜晚活动,在树上栖停寻找猎物,然后俯冲;或在树上飞捕猎物。偶尔在白天狩猎。
                        食物:啮齿动物为主,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中小型鸟类
                        栖息地:各种密林,老林为好;不筑巢,利用树穴、猛禽的旧巢或石缝筑巢。
                        分布:安巴拉森林王国、幽灵森林、银纱森林
                        斑点猫头鹰在猫头鹰世界中享有盛名。他们中的一些曾经是诺雷斯加尔王国的王室与亲贵,传奇中圣明的君主瑚儿也是一只斑点猫头鹰;古老的家族历史和文化熏陶着他们成为学者或战士。


                        IP属地:上海14楼2015-01-23 17:51
                        回复


                          11.横斑林鸮(横斑猫头鹰)
                          学名:Strix varia
                          体型:中-大
                          特征:外貌类似斑点猫头鹰。胸羽的横斑和腹部、腿部的竖直斑纹;北方的颜色是浅红褐与灰白交杂,越往南颜色越深,直至变成深褐与黄棕色交杂。
                          习性:夜晚活动,在树上栖停寻找猎物,然后俯冲;或在森林中飞行寻找再冲下捕捉。偶尔在黄昏出没,尤其是繁殖期和阴天。鸣叫是八段下沉的oo-aw。激动时会嘶叫或咂嘴。
                          食物:小型哺乳类,尤其是田鼠和小鼠,有时捕捉鸟类
                          栖息地:密林;一般会在树穴筑巢,也会占用乌鸦及松鼠的巢。
                          分布:安巴拉森林王国、幽灵森林、银纱森林、大嘴岩林区
                          横斑猫头鹰对气压微小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的性格非常直率。其他与斑点猫头鹰类似。


                          IP属地:上海15楼2015-01-23 17:56
                          回复

                            12.山鸺鹠(侏儒猫头鹰)
                            学名:Glaucidium (gnoma) calfornicum
                            体型:极小
                            特征:有棕色和红褐色两种色型。棕色型有灰褐色带暗色条纹的面盘羽,眼睛周围有白色“眉毛”;上身棕色,头部有密集白点,其他部分有分散的白点,肩羽有白色边缘,飞羽有白色斑纹;喉部白色,胸部灰褐色,腹部白色带褐色纵纹;尾羽有6道不连续的白色条纹。其他色型类推。蜡膜绿色,较为明显,喙黄色。脚趾黄色无毛,指甲黑色。脑后酷似眼睛的眼斑可以迷惑背后的敌人。在清晨和傍晚,雄鸟发出连续的哨声too-too-too标记领地。由于他们几乎不摄入毛皮、骨头或昆虫的硬组织,很少吐食团。
                            习性:日间行动,晨昏尤其活跃,非常依赖视力。有时蹲守狩猎,有时积极地在树枝间飞行;从树枝上俯冲攻击地面或树丛中的猎物,像鹰隼那样用爪子刺穿猎物的喉咙(而一些大型猫头鹰是用握力使猎物窒息),或者在空中捕捉昆虫。在冬季食物匮乏时会储藏猎物。他们会拔掉猎物的羽毛,并且多半只食用动物的软组织。激动的时候会不断翘起尾巴。在树枝间飞行时,先俯冲再向上攀升,形成U字形轨迹;飞行声音对于猫头鹰而言很吵闹。
                            食物:主要为田鼠等小型哺乳动物和中小鸟类;爬行两栖动物,昆虫。
                            栖息地:较为空旷的混合林或针叶林,或是沼泽、草地、湖泊边缘。
                            分布:银纱森林、幽灵森林边缘、断爪岬
                            侏儒猫头鹰对体型很敏感;他们往往很害羞,不太喜欢和其他鸟过多接触;但是他们是非常无畏的战士,敢于向比自己大得多的鸟发起进攻。猎物的脑子是他们的传统佳肴。


                            IP属地:上海16楼2015-01-23 17:59
                            回复
                              2025-05-22 04:08:10
                              广告

                              13.美洲雕鸮(大角猫头鹰)
                              学名:Bubo virginianus
                              体型:大-极大
                              特征:体型大,具有极其明显的耳状簇羽,足部羽毛非常之长。面盘羽边缘有浓厚的黑边,眼周有米色羽毛环;胸腹具有细腻的黑色横纹,喉部有白斑;背部有复杂的黑色斑纹。羽毛底色从棕灰色到红棕色到深褐色不等。喙和指甲黑色,虹膜黄色到橙色,某些南部亚种有褐色虹膜。
                              习性:领地意识极强,几乎不会迁移。白天在大树上休息,偶尔在树洞或山洞里;休息时耸立身体,收缩羽毛,类似一根树枝。晚上捕猎,有时晨昏活动。在树枝之间缓慢地停停飞飞,寻找猎物,或直接在空中抓鸟、蝙蝠、飞鼠等;偶尔在地面拍着翅膀行走追捕猎物。运用爪子的握力掐死猎物,绝大多境况下直接吞下,大猎物则用喙撕开。为了携带猎物时省力会去掉头和脚。经常储藏食物,利用寒冷冰冻,再在需要食用的时候用体温融化。在特定的栖枝上鸣叫,标记领地。
                              食物:中小动物,尤其是兔类;鸟类比例也较大;小型爬行两栖动物;鱼类;甲壳类;偶尔吃昆虫、腐肉。
                              栖息地:包括落叶、针叶、混合林、热带雨林、潘帕斯草原、草原、山区、沙漠、亚北极苔原、岩石海岸、红树林沼泽
                              分布:南方王国全境
                              大角猫头鹰天生性情急躁、口无遮拦、容易冲动。他们的神经似乎比较大条。一些猫头鹰认为他们是勇敢,而另一些认为他们是莽撞。乌鸦尤其厌恶大角猫头鹰。


                              IP属地:上海17楼2015-01-23 1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