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山鸺鹠(侏儒猫头鹰)
学名:Glaucidium (gnoma) calfornicum
体型:极小
特征:有棕色和红褐色两种色型。棕色型有灰褐色带暗色条纹的面盘羽,眼睛周围有白色“眉毛”;上身棕色,头部有密集白点,其他部分有分散的白点,肩羽有白色边缘,飞羽有白色斑纹;喉部白色,胸部灰褐色,腹部白色带褐色纵纹;尾羽有6道不连续的白色条纹。其他色型类推。蜡膜绿色,较为明显,喙黄色。脚趾黄色无毛,指甲黑色。脑后酷似眼睛的眼斑可以迷惑背后的敌人。在清晨和傍晚,雄鸟发出连续的哨声too-too-too标记领地。由于他们几乎不摄入毛皮、骨头或昆虫的硬组织,很少吐食团。
习性:日间行动,晨昏尤其活跃,非常依赖视力。有时蹲守狩猎,有时积极地在树枝间飞行;从树枝上俯冲攻击地面或树丛中的猎物,像鹰隼那样用爪子刺穿猎物的喉咙(而一些大型猫头鹰是用握力使猎物窒息),或者在空中捕捉昆虫。在冬季食物匮乏时会储藏猎物。他们会拔掉猎物的羽毛,并且多半只食用动物的软组织。激动的时候会不断翘起尾巴。在树枝间飞行时,先俯冲再向上攀升,形成U字形轨迹;飞行声音对于猫头鹰而言很吵闹。
食物:主要为田鼠等小型哺乳动物和中小鸟类;爬行两栖动物,昆虫。
栖息地:较为空旷的混合林或针叶林,或是沼泽、草地、湖泊边缘。
分布:银纱森林、幽灵森林边缘、断爪岬
侏儒猫头鹰对体型很敏感;他们往往很害羞,不太喜欢和其他鸟过多接触;但是他们是非常无畏的战士,敢于向比自己大得多的鸟发起进攻。猎物的脑子是他们的传统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