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着特殊的人类群体
有关专家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构成,大致可分为:
——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
——在陕北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八路军;
——参加过兰州战役的解放军;
——1949年9月25日与陶峙岳将军一同起义的原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的官兵;
——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的民族军;
——新中国成立后从湖南、山东参军入伍的女兵;
——河南支边青年;
——多个省市公安、政法系统干警;
——京津沪苏浙鄂之边知识青年;
——从各省市自动来参加建设的;
——沈阳、成都、福州、南京部队海陆空三军转业、复员军人;
——国内各大专院校毕业生;
——以上各类人的后代;
50年弹指一挥间,后者踏着前者的脚印,源源不断的西上天山,使新疆兵团由最初的10万人发展到今天的254万人。
他们缘何而来?或曰:执行命令,响应号召;或曰:向往美好,为了生存。
电影《生命的火花》,曾引无数热血青年从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来到新疆兵团,加入到开发建设的行列里。影片讲述一个小姑娘染病瘫痪、耳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魔,恢复到可以正常走路、工作的经历。其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一九五二年从湖南参军来到农六师八一农场的王孟筠。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守仁,1955年从南京农学院毕业来到的新疆农学院任教。一天他突然提出:“乌鲁木齐还不是边疆,我要到是边远、最需要知识的地方去。”于是,他来到了天山脚下的兵团农八师紫泥泉种羊场当畜牧技术员。15年后,他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细毛羊新品种——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从而结束了中国超细羊毛依赖进口的历史。
1964年,李梦桃从上海来到中蒙边境海拔2000多米的北塔山牧场当了医生。40年后,由他接生长大的青年不计其数,由他治疗痊愈的牧民多如星星。出诊中,无数次在暴风雪中迷失方向,夜里连人带马掉进山泉,摔落马被折裂尾骨,滚下山坡撞伤颈椎。在于牧民们的交往中,他学会了流利的哈萨克语,牧民们视他为救星。
女职工刘焕奎,22岁从内地来到一师一团,在盐碱地里传下了十年产粮过百万斤的记录,被誉为“塔里木女粮王”。
日暮苍山远,雪染鬓发白。老辈有的建在,有的已去;新一辈怎样?
在石河子长大的曾超,目前在深圳工作,月薪一万多元人民币。几年前,他又回来了,现任农八师石河子市政府副秘书长。“父辈留下了这么美丽的城市,我能为子孙留下些什么?这个问题折磨我太久,让我做出了回来的抉择。”他说。
和曾超一样,从全国各大专院校又来了一批青年志愿者,种子一样遍布在天山南北、发芽、开花、结果。
世界绝无仅有的新疆兵团人,为建设中的边疆,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50年,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人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