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
——一饮一回首,一茶一浮生。
犹记小时候,每次从外面回来,总喜欢随手揪下几多小区院子中种的各式花草。带回家后,细细的将花瓣一点点的剥离,然后加水用温火,慢慢的煮。随着热气一点点的回旋盘绕,锅里的水,咕嘟嘟冒着气泡,渐渐变成浅褐色。
那个时候,学校好像还有一门叫实验科学的课程,每学期都发一个小袋子,袋子里装着一些简易的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等等。我就用这些,盛着那些煮出的液体,放在阳光下,看着杯中折射出来的光晕。
后来学了一篇英语课文,说是神农在烧水的时候,落入几片叶子,经过反复实践,最后神农发明了茶。
我想,我儿时的做法,似乎便开始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真正知道茶,是在一次去承德避暑山庄的旅行。虽然是旅行中常见的购物推销,但她的沏茶的一系列动作却是将我深深的所吸引。
看她提壶一次次冲沏,茶叶在沸水中若云霞舒展,翻滚沉浮。
普洱,乌龙,听她一个一个的介绍…那个时候不懂,只听着她说着各种功效用途,然而抿一口却是异常苦涩,便皱眉弃了。许是因为我天生喜欢甜口,最吸引我的,是她最后推荐的功夫红茶,因此便磨着母亲,买了一罐。
那个时候,家附近的一家超市有一个积分活动,购物满一定金额积一分。经过各种努力之后,终于积够了50分,换购一个茶壶。
我就模仿沏茶的手法,沏了一壶又一壶,结果被责备浪费。
后来,到了高三,正是冲刺的阶段,大多数人选择每天饮杯咖啡来提神。因为,听说咖啡对人身体有一些副作用,所以,我选择用茶来代替。
许是因为我的名字的缘故,我对茉莉花茶情有独钟。
还记得,高中门口,有一家用车子改装的,名为地下铁的卖饮品的小店,每回去,都要点一杯茉莉花茶,偶尔也会换大麦茶来换换口味。他家的茶,用茶包泡好后,又用糖精之类的勾兑,所以最后出来的,味道十分甜腻,唯有最后方能察觉一丝茶所专有的苦涩,在舌尖微微荡漾。
之后开始表示自己买茶叶泡茶。
起初,我都选择花茶,经同学推荐,在淘宝一家店里买了一些包装很精致的罐装花茶,在大抵是因为名字好听吧,玫瑰,勿忘我,薰衣…入口之后,却是有些失望,总觉得似乎带着一股泥土的腥味,而没有所谓的花香。为了不浪费,这些花茶都被用来煮茶叶蛋了。
唯一感觉味道不错的,是玫瑰茄。玫瑰茄又名洛神花,味道偏酸,微涩。加几块冰糖,味道刚刚好。用水一泡之后,整个液体呈酒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