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吧 关注:471,326贴子:25,246,575

【普及抑郁症】张国荣:我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是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喜勿喷,只是想大家正视抑郁症理解他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16 11:15回复
    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其影响。患抑郁症除了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1-16 11:15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16 11:17
      收起回复
        科学松鼠会几年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好朋友自杀了,才二十出头,年纪轻轻。朋友惋惜而不解地问我,生活中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呢?为什么要选择死来逃避?我当时无言以对。后来我意识到这很可能不是逃避不逃避的问题,他的朋友也许患上了抑郁症。以前我也像许多人一样,把自杀看作一种软弱的行为,觉得那些从二十层一跃而下的人是没有勇气面对生活的不够坚强的人。后来接触到和抑郁有关的知识,发现我也许永远不能体会他们内心经历的绝望。抑郁症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失调而遭遇个人无法控制的情感,作为健康人的我们是没有理由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指责他们的,这样不公平也不科学。你也许会觉得“个人无法控制的情感”这个词有点荒谬。外在因素才是不可控的,比如天气,比如房价,比如地铁站的人口密度。而感情是自己的,有什么不能控制呢?为了高兴的事而笑,遇到伤心的事而哭,这不都凭自己意愿来的吗?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这样,但别忘了我们的“意愿”也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生了病的大脑会连我们的意愿都改变。人的情感,和视觉、听觉、语言、记忆一样,都是大脑所产生的功能。当神经细胞出了问题,一些常人可以承受的刺激在病患脑中却引起严重的负面情绪。他们好像经常毫无来由的闷闷不乐,我们将此归结于性格不好,岂不知他们是失去了获得快乐的脑功能,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从美好的事物中得到享受。指责抑郁症患者不坚强,和指责聋哑人不说话一样,是没有道理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16 11:19
        收起回复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大脑的哪些部分和人的情感变化密切相关。比如,负责我们恐惧感的一个关键中枢叫做杏仁核,是位于大脑深处的组织,因形状和大小都类似杏仁而得名(如果你想象一个手指从耳朵眼儿伸进头里,另一个手指从同一侧的内侧眼角伸进去,两指交会处大约就是杏仁核的位置,左右各一个)。当我们觉察到环境中的危险时,杏仁核就会活跃起来,带来焦虑感和恐惧感,让我们下意识地避开不利的影响。又比如,抑制我们暴躁和冲动情绪的脑区位于眼眶附近,杏仁核引发的那些出于本能的反应在这里被理性的分析,好让我们最终合理行动而不是鲁莽行事。这使得我们的祖先看见老虎时聪明地潜伏,而不是吓得跳起来跑进虎口,不然你我今天坐这儿讨论抑郁的机会就小之又小了吧。除了这两处脑结构,还有纹状体、丘脑等等都会影响人情绪的生成。介绍这些并不是想灌一堂神经解剖课给你,而是想说明七情六欲有它们的生理基础。若干对情绪至关重要的脑区发挥功能的同时又相互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和大脑其他部分交换信息,使人对世界的感受形成一种既灵活又稳定的健康状态。当这些功能或联系被扰乱,一些“奇怪”的情绪和举止就出现了。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在最近发生的事里寻找不开心的原因,然后通过逻辑分析来说服和安慰自己。这办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大多数人都是有效的,可当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理因素在这当中所起的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脑部疾病和其他病不太一样,不易被自我察觉。像感冒这种外来病原体入侵,免疫反应会引起流涕发烧等不适;像流血骨折这种外伤,伤口会肿胀疼痛;像心率不齐、肢体瘫痪这种外周神经疾病,我们能感觉到身体的“失调”。但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细胞坏死我们是痛都不痛一下的。脑细胞异常活动直接改变对世界的认知,而我们自己无法辨别这种改变是来自生活经历的影响还是生理因素的影响,或者当察觉到生理变化时很难凭自己意志来恢复正常的认知。抑郁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活跃过度,并且杏仁核和其他脑区的联系也发生了改变而不再受抑制,这会引起人持久的焦虑感。前面我们还提到了纹状体,它是离杏仁核不远的一个组织,它的异常能让人感到压力剧增,即使生活中并没受到大的刺激,病人也会觉得无助和绝望。这只是大量研究中的两个成果,抑郁症的机制非常复杂,很可能在你我的有生之年还看不到完整答案。但跟踪了解这方面的新发现,有助于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患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1-16 11:20
          收起回复
            抑郁就像感冒,是身体出问题导致的疾病;抑郁又不像感冒,它悄然发生、后果严重,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朋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来和它抗争。但生活本身不就是一个不断抗争的过程么,如果现在的我再被朋友问及那个问题,也许会回答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悲剧,却并不一定是逃避。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活过抗争过的生命,不会因为最后的选择而失去应有的尊重。愿这个社会能宽容对待心理疾患,愿我们都能在抗争中保持生命的尊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1-16 11:20
            收起回复
              轻度抑郁症的表现懒--无原因突然疲乏无力、自觉懒散无能,甚至连日常生活、简单的工作或家务活亦懒于应付;
              呆--动作减少,行动呆木、被动,思维迟钝、构思困难、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理解力和脑功能明显减退;
              变--性格明显改变,前后判若两人;
              忧--忧郁悲观、意志消沉、无信心和活力,有万念俱灰之感。心情压抑、苦闷,对外界一切事物缺乏兴趣,并感觉有许多身体上的不适;
              虑--多思多虑,焦急不安,胡思乱想,坐立不宁,或是一筹莫展,常常自责,且自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1-16 11:21
              收起回复
                抑郁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缓慢和语言动作减少与迟缓等。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患者经常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由于广大群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一、情感低落:常表现为愁眉不展,心烦意乱,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对前途悲观失望,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情感低落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二、思维缓慢:思维迟缓、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对刺激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
                抑郁症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去除心理因素,药物只是控制了疾病的某些症状,当遇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时又可能复发,因此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学会自我缓解压力,多和身边的朋友们沟通交流,多到户外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太大的思想压力,注意劳逸结合,平时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你的病情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更多疑问可以及时的在线咨询专家,祝早日康复。重度抑郁症的表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1-16 11:21
                收起回复
                  关于抑郁症的基本常识与误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1-16 11:22
                  回复
                    1.有人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这个比喻并不妥当,感冒是一个自限性疾病,通常你不去管它,只要多喝水适当休息,它自己也能好起来。抑郁症虽然呈周期性发作,但大脑持续的病理性改变是存在的,只是你看不见。而且,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发作的周期会越来越缩短,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当然,大脑的器质性损伤也越来越深刻。
                    2.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纯粹的“心理上”、“心情上”的问题,是心理纠结的结果,言外之意,是性格缺欠、意志力薄弱、内心冲突、生活压力以及人际关系不畅的产物。这个观点只说对了一小部分。上述那些因素,有时可能是抑郁症的诱发原因,但并不是真正的核心原因,很多人都存在那些不良因素,但并没有患抑郁症,而且,一般抑郁症患者在首次发作后,通常就是没有什么环境和心理的诱发刺激,也会不断的反复发作,这个机制,专业上叫做“点燃效应”,就是说,开始有些环境的诱因,一旦某个因素被“激活”后,就会不断地“点燃”之后的发作程序,而这个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遗传上先天就“设定”好的。
                    3.“我什么都明白,所以我不是抑郁症”。抑郁症患者通常认知上的问题不明显,也就是说,他们始终是“清醒的”。所以,抑郁症不是思维上的病,而是情感上的病。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心情糟糕,这本身就是轻、中度抑郁症的特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1-16 11:22
                    收起回复
                      9.很多人认为,药物会有严重的副作用,伤害大脑。其实有很多证据证实,药物能够保护大脑细胞免受伤害。任何一种药物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致命危险的发生率通常比空难的几率大不了多少。不管怎样权衡利弊,及时地进行药物治疗都是必要的。还有很多人只迷信中医中药治疗,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还没有一种中药被证明能够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副作用或许很小(也未必),但没有效果也等于没用。
                      10.最后,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大约有80%的患者通过系统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或痊愈。
                      我一直以为,随着资讯的发达,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应该有很多,其实不然。人们对抑郁症的知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所以,我写了这篇短文。详细具体的诊断治疗的知识,相关者可以咨询当地的专科医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1-16 11:25
                      收起回复
                        抑郁症服药的常见误区近年来,抗抑郁药物推陈出新,为抗击“心魔”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但在用药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疗效、甚至带来毒副作用。  跟着别人用药。看别的病友治疗效果好,就跟着别人的处方吃。其实每个人对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反应大不相同,性别、年龄、身体情况、病症首发或复发、以往及目前用药情况,甚至患者及家属的喜好及经济能力都会影响治疗方案。所以,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生做好沟通工作,量身订制治疗方案来保证最佳疗效。  服药缺量少顿。抗抑郁药常在足够剂量下服用4—6周才能见效,在8—12周内病情才能得到改善。所以服用剂量不足、漏服都会导致疗效不佳,浪费时间和金钱,延误病情。患者本人可能受病情影响无法保证这点,此时家属应加强督促,比如上好闹钟,把相应剂量的药物提前放入药盒,每次看患者服下。  多种药物一起服用。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抑郁药并不会有相应倍数的功效,反而可能增加毒副作用产生的几率。一般只有在足量、足程治疗和换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联合用药。  一开始就大剂量服用。足量服药并不代表使用的药物剂量在全程中都是一定的,相反,服药剂量应逐渐增加,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也可避免患者对服药的抗拒。  症状缓解后马上停药。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导致抑郁反复,病情加重。其次,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产生撤药反应,如头痛、睡眠障碍、恶心、易激怒等。所以,在急性期治疗后,还应保证巩固期、维持期两个阶段的治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1-16 11:25
                        回复
                          走饭,本名马洁,女,90后,南京高校学生,2012年3月18日自杀。“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上午10点54分,一条来自网友“走饭”的新浪微博消息引起轰动,众多网友相继转发。3月19日凌晨1点32分,江宁**在线发布微博证实,发布该条微博的女生已经遗憾去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1-16 11:27
                          收起回复
                            发微博自杀引发关注  3月18日上午10点54分,网友“走饭”的一条新浪微博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微博发布后,不少网友纷纷围观。不少“走饭”的粉丝关切地问“小饭,你没事儿吧?”,也有网友转发深表沉痛之情“饭…呜呜呜呜呜…你怎么这一下就想不开了啊…哎…一路走好!”。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她是通过皮皮时光机发的~她什么时候走的?”对此质疑,13点32分,网友“Daniel要满Buff原地复活”回复称,“时光机……应该是饭留的,延时发出来而已。”该条微博内容已经提前写好,然后设置好时间通过皮皮时光机发布出来。[1]证实女孩已去世  3月19日凌晨1点32分,江宁**在线发布微博证实,该女生已经遗憾去世。“警方通报:3月17日晚间,我局接报我区某高校有人自杀。接报后,我局高度重视,火速赶往现场,虽经警方及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但无奈网友‘走饭’已经去世。经初步调查,警方确认其为自杀。生命可贵,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如果亲友有轻生倾向,务必及时报警。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1-16 11:2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1-16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