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吧 关注:19,934贴子:91,922
  • 13回复贴,共1

【理论】很好的山水画基础教学(图片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5-01-15 14:29回复


    IP属地:山东2楼2015-01-15 14:31
    回复




      IP属地:山东3楼2015-01-15 14:32
      回复




        IP属地:山东4楼2015-01-15 14:32
        回复




          IP属地:山东5楼2015-01-15 14:33
          回复




            IP属地:山东7楼2015-01-15 14:35
            回复




              IP属地:山东8楼2015-01-15 14:36
              回复




                IP属地:山东9楼2015-01-15 14:36
                回复




                  IP属地:山东10楼2015-01-15 14:37
                  回复




                    IP属地:山东11楼2015-01-15 14:38
                    回复




                      IP属地:山东12楼2015-01-15 14:39
                      回复




                        IP属地:山东13楼2015-01-15 14:39
                        回复
                          021
                          画柳树:
                          身宜阔,
                          枝宜长,
                          条下垂宜直,
                          转折宜有力,
                          宜欹斜不宜特立,
                          宜交加不宜远背,
                          根宜现,
                          节宜密,
                          杆宜挺上,
                          丝宜疏少,
                          皮宜皴黑,
                          枝不宜条,
                          条宜长短有致,
                          枝长于身
                          条长者可以致地。
                          (讲了几个点:身——枝——条——节——杆——皮)
                          022
                          1、松下山,柳近水。
                          2、柳下但宜芦苇:
                          秋尽春初,
                          当画髡柳于竹篱宇间。(置景,与诗配当妙)
                          诸柳之中,
                          以乱生于野田僻壤中至妙,
                          画时向或条宜上而下,
                          向左条自下逆上,
                          左多则右少,
                          右长则左短,
                          不得左右一致。
                          023
                          (这个是讲松的,
                          与图不配,按原书排法)
                          孤松宜奇,
                          成林不宜太奇。
                          虽要古,然须秀,
                          秀而不古则雅,
                          古而不秀则俗。
                          松身宜老,
                          枝宜拙,
                          松枝在上不宜多。
                          松高且直,
                          枝宜转折,如人手臂。
                          松宜秃,
                          针在枝梢,勿附身顶,
                          叶宜少,根在土。
                          024
                          画石起手:
                          一笔画左,
                          二笔画右,
                          合为一石。(笔顺)
                          石有直立,
                          有横卧,
                          方不可太方,
                          圆不可太圆,
                          石要大小相间,
                          一丛几块。(石的形态)
                          然须联络。(石与石之间要呼应)
                          面宜一向,
                          即不一向,
                          宜大小顾盼。
                          石下宜平,
                          或在水中,
                          或从土出,
                          要有着落。(与周围环境相谐)
                          025
                          1、学画先画树,后画石。
                          2、画石外为轮廓,
                          内为石纹,
                          石纹之后方用皴法。
                          3、小石为石,
                          大石为山,
                          直立而长者为壁,
                          圆而厚者为岭,
                          平坦而光者为冈,
                          中留空者为洞。(山石之名称)
                          4、山多必留云气间之,始有崚嶒之势。(要有虚的东西来破)
                          026
                          1、画树宜,画石难。
                          树有体段,石无端倪
                          2、山外框为轮廓,
                          内纹为分筋。
                          3、皴下不皴上,
                          下苔草所积阴也,
                          上日月所照阳也,
                          阳白而阴黑。(物理如此)
                          4、山倒去半边即成平台,
                          又称破山,
                          若作色也,
                          平台面染绿,旁染云赭色。
                          027
                          1、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
                          搜寻生石,按形求法,
                          触目会心,庶识古人立法不苟。(入造化)
                          2、皴法多种,皆由山石纹理而来,
                          半千皴法,
                          以中锋笔写出,
                          圆润浑厚,
                          此种画法笔笔相接,
                          层层相加,
                          皴后复染,
                          则毕其功矣。(得心源)
                          028
                          1、山石之形,或先定轮廓后加皴,
                          或连轮廓带皴一气呵成。
                          或先皴而后包廓,
                          胸有成见而后落笔。
                          (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发挥)
                          2、轮廓者,
                          皴中大凸凹。
                          皴者,
                          轮廓中之小凸凹。
                          虽大小不同,而为山石之凸凹则一也。
                          故两者要浑然相接。
                          029
                          1、画石须大小磊叠,
                          画山要脉络分支,(外形)
                          2、叠石分山,
                          在周边一笔,谓之钩勒,
                          钩勒之则一石一山势定,
                          其妍亦随势而定。
                          钩勒之法,
                          一顿一挫,
                          一转一折,
                          而方圆椭角之势,
                          纵横离合之法,
                          尽可得之。(用笔要活)
                          030
                          1、古人于山石交互处,
                          界限未清地,
                          用苔以醒之,
                          或皴法稍乱,用以掩其迹,
                          故苔以少为贵。(苔的作用)
                          2、苔点笔法多种,
                          位置十分重要,
                          不可均匀分布,
                          亦不可密集浑沦。
                          苔点用墨浓于钩勒,
                          然不能脱离整体。(点苔时的要求)
                          031
                          点苔:
                          1、有扁点者、有直点者,趁势也。(方向)
                          2、有单点、重点,
                          有三五七遍点,
                          以树叶之疏密为疏密,
                          以树叶之深浅为深浅。(多少)
                          3、无论直点、扁点
                          俱宜圆、厚,
                          圆,气圆。
                          厚,气厚。
                          非谓梅花点也,
                          要知圆厚处,
                          只在笔中锋。(形状及用笔要求)
                          032
                          1、沙滩石块俱立水旁。
                          石宜轮囷(qun),
                          沙宜委长,
                          高沙为阜,
                          高阜为冈,
                          高冈为岭,
                          高岭苍苍。(名你)
                          2、山因云厚,
                          水以滩长,
                          岸薄水阔。
                          云林画石多间土坡,
                          望而可以坐卧,
                          留于水边竹下,
                          以待幽人,
                          非蛮山蛮石令人畏心也。(画景以造意)
                          033
                          1、平山之下脚为坡,
                          坡有三等,
                          在下者为沙,在中者为岸,在上者为远山。
                          中坡下坡不宜太厚,
                          远山不宜太薄,薄者为远岸。
                          江景湖景方可用。
                          2、土山之脚,俱谓之坡,
                          坡下横笔数道,即谓之沙,
                          坡宜浅,沙宜长。
                          034
                          1、正面山如大人,
                          望之俨然声色不动。(山要厚,与云水之轻,水之畅相得益彰)
                          群山一丛,如列朝臣之像。
                          2、画山第一笔宜燥,
                          燥则灵活。(用笔)
                          4、山有头、有面、有背、有脊、有肩、有腰、有足。
                          高出为头,
                          向望为面,
                          反面为背,
                          联络为脊,
                          傍起为肩,
                          中路为腰,
                          底为足。(名称要记熟,在作画或欣赏时概念要清)
                          035
                          1、山头宜分土石,
                          或石戴土,
                          或土戴石。
                          所以欲分者,
                          辨深浅者。
                          2、深山大壑,
                          纯用石山不妨。
                          若浅水沙滩,
                          不妨用土山耳,
                          土山不妨用小石为脚,
                          大山内宜用土山为肉,
                          纯用石,
                          恐无云烟缥缈之态。
                          036
                          1、加皴从干就湿,
                          分筋墨与轮廓相似,
                          分筋笔不宜阔,
                          阔而淡而干,
                          渐次淡淡加染,
                          以树之浓淡而浓淡。
                          2、加皴法,
                          先钩外框,
                          后分纹路,
                          皴在纹路之外,
                          所以分阴阳也。
                          3、皴法先干后湿,
                          先干始有骨,
                          后湿始润。
                          037
                          加七遍墨,
                          非七遍皆正点也。
                          一遍点,二遍加
                          三遍皴,
                          待干又加浓点。
                          又加淡墨一遍,
                          连总染是为七遍。
                          浓树不染不润,
                          然治标正难。
                          厚不得、薄不得,
                          厚有墨迹,
                          薄与染同。(点上去与大面染效果出来感觉不同)
                          038
                          1、山水中有房屋,如人之有眉目。
                          2、画房子要明正仄向左向右之势,
                          虽极为写意,
                          也须端正,
                          不然令人见之危殆而不安。
                          3、屋有正有旁,
                          正为堂,
                          旁为舍,
                          不得倒置,
                          画屋要以设身处其地,令人见之皆可入。(屋与树、与山之比例常人比例一般大失。)
                          039
                          1、画屋固不宜板,
                          然宜端正,
                          若欹斜,
                          使之望之不安,
                          看者不安,
                          则画亦不静。
                          2、房屋中门户若眉,
                          堂奥如目,
                          眉宜修,
                          故墙宜委曲环抱,
                          目不宜过露。
                          故内屋宜敛气含虚。
                          (屋宇亦为全幅之眉目,下笔要准、稳、笔笔求力写意。)
                          040
                          1、亭子宜著高爽处,
                          在下亭必矮而阔,中多柱。(位置)
                          2、亭子有三足者、四足者,其常也,亦有多至八九柱者。
                          有四面、六面、八面者。(特征)
                          3、画亭必须端详山水之面目,
                          亦须兼顾意境气韵。
                          要安放天然,
                          与山水浑然一体。(亭子常使人隐发幽情)


                          IP属地:山东16楼2015-01-15 15:13
                          回复
                            都完成了!看看吧!


                            IP属地:山东22楼2015-01-16 08: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