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好咸i吧 关注:1贴子:374
  • 9回复贴,共1
学会赏心悦目


1楼2015-01-13 19:49回复
    最近刚搬家,书籍与画纸还有水彩都跟着带来,晚上下班回来的路上买了一个大箩筐,用来放置这些。《PICTURA 神笔涂绘第二季》放在最上面,因为我知道我最需要什么。
    天蒙蒙亮,从家跑出来要挤地铁上班,不,不是我跟他们挤,是好多人在挤我,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终于排到前面了,从地铁上下来一拨人,把我从左侧挤到了右侧,终于下趟地铁自己可以上去了,不是上去,是好人多拥在你背上好多爪子推着你往前冲,然后“哗”地一下就安静了,终于上来了。没有动弹的空间,旁边一男孩把我眼镜弄歪了,我的手根本抽不出来,紧接着他又替我把眼镜扶正,两人没说一句话,然后这个男孩就在五道口下了车,后来我就忘了他的模样。
    看着挺凶猛的世界,却也会生发出暖暖的让人活下去的欲望。
    路灯亮了很久的时候回到家里,日子过得有点难,每晚都翻一遍这三本可以折叠的涂绘书,很奇怪,谁都想有一个童话世界,可谁又留不住一个童话世界,想必因为如此,才会出现这么多有趣的童话书,小孩子看童话,成年人涂绘童话。第二天又要起早贪黑的过日子,可是在某一段时间可以真正的拥有一个童话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包括那些跟我挤地铁的人。
    涂绘书封皮上写着,“这里没有规则,全都由你做主”,貌似它指的是涂颜色,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创造童话世界。
    《恐龙崛起》里的恐龙一点不恐,可爱的多,黑白线条生动鲜活,就差颜色给予其灵动感。它们是已经全部灭绝且相当有名的恐龙,每只恐龙样貌、动作不一,像我们这些人,觉得它们在生活,情绪不稳不是它们的错,因为可以理解成它们的兴致所在。而我们这些人,反倒觉得大伙都在生存,没什么幽默感不是我们的错,因为大家都很忙,来不及嘲弄嘻哈,虽然我们都要选择的机会,但也要按部就班的来。
    《仙境迷踪》很多女孩子会喜欢,小仙女太美丽,甚至连每一根眉毛都亮晶晶。这些人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善良、美好充满爱与自由,他们在得到的同时不必担心失去。而仙女作为美和善得象征,对于成年人来说,如同孩童怀里的布娃娃,没有可怕的沉默,不会感觉到忽冷忽热。不过隐隐觉得给这些太美丽的人儿涂绘,它终究是变得更美丽的画,因为画它之前它的定义便是涂绘画,或许对于小孩子来说,涂绘结束后,这些人会成为隐形人出现在自己身边,保护、陪伴着自己。
    《骑士之旅》十分赞,骑士、盾牌、铠甲、长矛... ...还有随之纸张蔓延出来的旅程。涂绘这些的时候,自己像是在爬一座很高很陡的山,用上骑士的英勇,用上自己的意志,涂绘完这些的时候,不仅完成了一个小故事,而且自己也爬在了上顶,有小雨洒下来,又恢复满身的精气神。这时,我们不仅创造出一个童话故事,自己看到的世界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可以当做礼物送给小孩子,可以私藏起来,悄悄地给自己建造一个童话世界。
    各种颜色之间的互融、互衬,其实都在实现自我的归属,不难需要耐心完成的涂绘,在这样灰暗、阴郁的天气里,心窝确实暖烘烘的,相当有力量。
    信仰是什么?或许相当于拥挤地铁里一个下车的梦,一个回家便可以与猫咪对话的好心情....但无论如何,我这个成年人决定相信,要去相信,相信完全不可能的,憧憬心中的童话世界,累的时候想起来也觉得暖烘烘,使我心里充满温馨与光明。(《PICTURA神笔涂绘第二季:恐龙崛起、仙境迷踪、骑士之旅》书评/文阳)


    2楼2015-01-13 19:50
    回复
      2025-05-14 02:03:04
      广告
      有爱不觉天涯远,哪怕是隔着两重世界
      她十五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车祸。家里塌了半边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从小她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个沉闷的夏天,她封闭了自己,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她看着母亲依然衣着光鲜地上班下班,和别人谈笑自如,心就像被针尖一点点地刺了个遍。她不明白,难道父亲的离去在母亲心里竟然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父亲去世之后她的生日那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上市场买东西,说要热热闹闹地给她过生日,并且叮嘱她放学后把要好的同学都请到家里来。晚上,她独自回来,看到家里流光溢彩,人声鼎沸,桌子上还摆着三层的生日蛋糕,上面插着十六支蜡烛。
      她刚一进门就被一群男人和女人围了起来,纷纷往她手里塞礼物,祝贺她生日快乐。母亲在旁边兴奋地介绍,这是赵伯伯,这是许阿姨……母亲问:“怎么没带同学回来啊?我准备了这么多的菜呢!”
      这样热闹的场面,让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父亲,突然悲从中来,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没有爸爸的生日,我不快乐!”她把手里的礼物统统摔在地上,又把桌子上的蛋糕砸了个稀烂,留下不知所措的母亲和一屋子尴尬的人,头也不回地跑进自己的房间,把门重重地关上。
      那天晚上,她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压抑的哭泣声。她在母亲的房门口站住,房里的灯还亮着,母亲背对着她,肩膀剧烈地抖动着。这是父亲离世后她第一次看到母亲哭,她也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的肩膀竟是如此瘦削。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终于走进去,轻轻地揽住了母亲的肩头。
      第二天,她起床时发现床头放着一张字条:“娇娇,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我们娘俩在一起要快乐地活着,他才会开心。有爱不觉天涯远,哪怕是隔着两重世界。”“有爱不觉天涯远。”她反复读着这七个字,泪如泉涌。
      她上高三那年,母亲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下岗了。母亲从旧货市场买了一辆三轮车,去水果批发市场批些水果回来,蹬着三轮车到大街小巷叫卖。有一次,她准备回家跟母亲要钱买复习资料,走过一个路口时,正好看到母亲的三轮车停在那里,有个人在挑剔苹果的颜色不好、价格太贵,母亲谦卑地赔着笑脸,不住地说好话,那人还是不依不饶,称完了非要再添上两个。
      母亲急了,正争执的时候,突然有人喊:“城管来了!”母亲一惊,钱也不要了,骑上三轮车就跑。那条街正在挖暖气管道,母亲没留神,三轮车便歪进了旁边新挖的土沟里。她看见母亲麻利地爬起来,扶正三轮车,也顾不上捡掉落在地上的苹果,继续蹬着车往前飞奔。
      她跑过去把地上的苹果捡起来,看着母亲瘦得厉害的背影飞快地消失在街角,她突然蹲在地上,泪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母亲就是这样艰难地供她读完了大学。她又得到了全额奖学金,要出国深造。临走的那天晚上,她抱着枕头来和母亲一起睡,母亲把所有该叮嘱的都叮嘱了一遍。
      她依偎着母亲,一直沉默,到开口说话时,已是泪眼婆娑:“妈,我走了,你怎么办?”母亲拍拍她的头,笑着说:“傻丫头,有爱不觉天涯远,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等你回来,买了大房子,接我去享福。”母亲轻轻地笑着,可是她的手却是颤抖的。
      学成归来,已是两年之后。她凭着优异的成绩被一家大公司高薪录用,还提供了复式楼房。她把母亲接到新家,母亲欢天喜地地在阳台上种满了花,把她的床单被罩都洗了一遍。有一天夜里,她听见母亲一直咳嗽,起来去看,母亲却闭着眼睛,好像睡熟了。
      第二天,母亲说想家了,要回去。她急了,说:“你要回哪儿去?这就是咱们的家啊!”母亲执意要回,她无奈,只好送母亲回去。母亲回家后一直咳嗽,最后竟咳出血来。送母亲去医院检查,竟是肺癌晚期。医生埋怨她:“怎么这么晚才送来?”“怎么这么晚才送来?”她一遍遍地问自己。九月的阳光灿烂耀眼,可是她的世界却失去了颜色。
      一个月后,母亲静静地去了。最后的时刻,母亲抓着她的手,嘴唇翕动。她俯身上前,把耳朵贴在母亲的脸上,听到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乖……不怕……有爱……不觉天涯远……”有爱不觉天涯远!她跪在母亲床前,泪如雨下。


      8楼2015-01-19 16:31
      回复
        池莉: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5-01-25 19:23
        回复
          做好自己的事,让结果自然发生

          不为结果,做事就没有意义。有时候,事情的结果直接关乎我们的前程命运,比如说高考的结果,比如说招录面试的结果,叫人怎能不在意它啊。
          高考焦虑,似乎还心有余悸。那段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却又要应聘工作参加考录面试。面试失败了可怎么办?
          于是,在面试中,每当要回答问题时,就有审判念头产生:“我这样回答,内容正确不正确,完善不完善?”“我的语言是不是恰当、精彩?”“我的条理是不是清晰有层次?”用诸多的标准要求自己,把精力投注到评委是否满意上,把注意力从答题内容上扯到对结果的关注上,就找不到答题的思路,就陷入到莫明的紧张与恐惧之中。
          是的,过分在意结果,往往又适得其反。
          诸多面试辅导机构,绞尽脑汁地为考生总结题型特点、灌输答题套路、准备林林总总的资料,常常导致考生“面试紧张综合症”。考生上场,一看到题目就蒙了,因为事先准备的内容全用不上,立即意识到自己似乎是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好的,对面试结果产生了消极的预期。或者总想要用别致精彩的语言打动评委,总想用充满智慧的名言警句吸引评委,总想答出完美的内容,可是这些期待是那样高不可攀,瞬间就被挫败感击垮了信心。结果大脑一片空白,要么结结巴巴不成语句,要么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是的,不关注结果似不可能。但把精力全灌注在结果上面,会耗费过多的能量,以至于不能专心于当下做好需要做的事情。紧张因此而产生。
          所以,重要的是过程,专注于过程之中。在面试过程中,就是要真实地展示自我。考生如果有真实的本领足以胜任所要报考的岗位;如果有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意愿从事所要报考的工作,那么,在面试过程中通过面试题目的作答,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实力给评委,这才是需要真正需要专注的。
          面试,是考生展现真实自我的过程。考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适合所报考的岗位,这才是面试所要考察的东西。把面试题目所模拟的情境,当作自己实际解决问题的情形,考生以真实解决问题的姿态投入其中,通过解决问题展现自己的能力与态度,这才是需要做好的事情。如此,面试时,把精力用在回答的内容上,用在展示真实自我上,如同面对面向朋友分享自己,这怎么会紧张呢?如果考生展示出了自己的素质能力态度,而且都适合岗位要求,能不被录用吗?评委能不说好吗?
          过分在意面试结果,似乎要替代评委做出录用或否的决定,其实是答题时把评委的工作都包揽了。这怎么可以呢,评委失了业,他们当然不愿意。结果必然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不可取。所以,最为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考生回答好问题,评委做好裁判,各负其责,才能有好的结果。
          做好自己的事情,结果会自然发生。


          19楼2015-02-13 19:32
          回复
            梦想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是否向它伸过手
            大部分人,毫不掩饰对旅行、流浪、去远方、在路上的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向往,纷纷表示人生能如此洒脱地走一遭无憾矣。然而,这大部分人又说了,现在走不了,遥远的梦想,不现实,乌托邦,没有钱,英语不好,不工作没收入怎么旅行……诸多的理由。而青春就在这一个又一个理由中逝去了。
            不由得想起另一件事。每当别人知道我在大学时的专业是心理学时,超过90%的人都会立刻表示自己对心理学也很感兴趣,也想学一学。但是这些人中真正去借阅过心理学专业着作的人寥寥无几。绝大部分人只是说说而已,永远也不会付诸行动。
            他们想学吗?我相信是想的。只是或许还没有那么想,没有到会利用业余时间去试着真正的学一学心理学、试着读一本心理学专业书这样的程度。他们会有许多理由,没时间,上班累,家里有小孩看不下书,工作压力大没心情看厚书,最近在准备别的考试,等等。所以他们永远也学不了心理学,永远只是想学而已。
            感谢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个拥有着惊人行动力的女性。想做的事情,就要真的去做,只停留在脑海里一切都是空。即使结果和预想不同,也不会后悔自己为之付出的努力。正如数年前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梦想的心理学作为专业;又正如当年为了申请去欧洲攻读心理学硕士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尽管最后出现了许多波折,没有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我从不后悔。这一次次向着梦想前进并为之努力的过程,让我知道,看起来仿佛云端一般遥不可及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并非是那般遥不可及。
            梦想,其实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是否尝试过向它伸手呢。问问人们,想去旅行吗,想背着包去远方流浪吗,想环游中国、环游世界吗?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一脸憧憬的说:想的。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这件事最难的部分,不是钱,不是英语,而是是否具有这份勇气。正如有位旅者说的,当你决定要出发时,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
            面对自己越发强烈的出发愿望,我们不妨开始质疑原先的计划。是否要等到来年再出发?是否有必要等到条件成熟再前行?到了那年,又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想成行呢?届时会不会又出现一些未曾预想到的事情阻碍成行?
            比如我自己,原本设定在明年出发旅行的理由有二:一是自己手头积蓄不多,为了能够走得久一点,远一点,我得攒更多一笔钱,而这需要时间;二是在旅途中或是旅行归来后恐怕都得面对求职的问题,更足的工作经验或许更容易找到工作。
            而现在,自己却又已推翻自己的论调。对于钱,其实已经能带着一笔积蓄上路。坐最便宜的火车,住最便宜的青旅,吃最便宜的食物,不乱花钱,不进收取高昂门票的景点,可以走上好一段时日,如果在途中自己逐渐掌握了一些穷游技巧后或许还能再延长。我想这已经足够了。
            事实上,很多事情,规划做得太长意义并不大。比如工作资历,多一年和少一年的差别真的巨大吗?仔细想来倒也未必。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是表面的原因。我最担心一件事一旦被拖延下去,就会如文章开头那段话一样:“最后,你哪也没有去。”
            我们应该担心,即使是有着高行动力的自己,面对着繁杂的俗世,是否还能将现在这份理想/梦想保持下去。在来年到来之前,自己的梦想会不会被现实消磨光呢?又或者说,待到一年又一年之后,自己还能如今天这般可以抛下一切坚定的迈出这一步呢?
            一旦,任何一点“意外”出现,比如爱情的突然降临,比如好的跳槽机会突至,比如家庭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使得某年未能成行,那么下一次成行会是何时。当我们在人生这场游戏中逐渐拥有了更多筹码、欲望也随之膨胀之后,我们是否还有今天的勇气放下一切去远行呢?
            突然发现,告诉自己因为钱和工作而现在不能出发,待到来年才能出发的自己,其实与那些徒表羡慕之情却给自己诸多理由毫无行动的人们,不是一样的吗?“最后,你哪也没有去。”我想,有心愿,就该早出发。


            21楼2015-02-13 19:57
            回复
              毕淑敏:人生本没有意义
              我有过若干次演讲的经历,面对医学博士到纽约贫民窟的孩子等各色人群,我都会直率地说出对问题的想法,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的经历非常难忘。
              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约过我好几次了,说学生们期待和我讨论。我一直推辞,我从骨子里不喜欢演说。每逢答应这一桩公差,就要莫名地紧张好几天。但学校方面很执著,在第N次邀请的时候说,该校学生思想之活跃甚至超过了北大,会对演讲者提出极为尖锐的问题,常常让人下不了台,有时演讲者简直是灰溜溜地离开学校。
              听他这么一讲,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励起来,我说我愿意接受挑战。于是我们就商定了一个日子。
              那天,大学的礼堂挤得满满的,当我穿过密密的人群走向讲台的时候,心里涌起了怪异的感觉,好像是批斗会场,不知道今天会有怎样的场面出现。果然,从我一开始讲话,就不断有条子递上来,不一会儿,就在手边积成了厚厚的一堆,好像深秋时节被清洁工扫起的落叶。我一边演讲,一边猜测,不知树叶中潜伏着怎样的思想炸弹。讲演告一段落,进入回答问题阶段,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堆积如山的纸条。那一瞬间,台下变得死寂,偌大的礼堂仿佛空无一人。
              我看完了纸条说,有一些表扬我的话,我就不念了。除此之外,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我念完这个纸条后,台下响起了掌声。我说今天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大家说,我思索的结果就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是我在讲演中获得最激烈的掌声。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神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我相信了。我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我说,大家先别忙着给我掌声,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是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他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定下了奋斗终生的决心?
              那一天结束之后,我听到了有的同学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重新评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23楼2015-02-14 17:46
              回复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
                在万千的人群中,遇到低调的人,恍若在幽静的巷子里,听到一段静心的天籁,在苍凉的荒漠绝地,欣遇一脉淙淙的泉流。那是一种言说不尽的愉悦和舒爽。赏心只有三两枝。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是这个世界一帧难得的风景,养眼,怡耳,悦心。也只有在低调者的身上,你才能在喧嚣的尘世里,寻觅到一丝清雅的内敛,一点高贵的平和,一份优美的沉静。
                低调的人,举千钧若扛一羽,拥万物若携微毫,怀天下若捧一芥,思无邪,意无狂,行无躁,眉波不涌,吐纳恒常。故意做出来的,不是低调,是低姿态。矫情装出来的,也不是低调,是假低首下心。真正的低调,是内在心性的真实呈现。无论处闾巷还是居庙堂,绝不改变;无论逍遥于腾达抑或困顿于落魄,绝不动摇。
                低调的底色是谦逊,而谦逊源于通透。在低调的人看来,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辈子仗恃,唯有平和,平淡,平静,才能抵达生命的至美之境。于是,他们放低自己,与这个世界恬淡地交流。
                张扬,张狂,张牙舞爪,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浮华的热闹,当绚丽散去,当喧嚣沉寂,生命要迎接的,是落落寡欢,是形影相吊,是门前冷落,是登高必跌重的惨淡,是树倒猢狲散的冷清,是说不尽的凄婉和苍凉。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人。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
                他们行走在尘世间,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正所谓,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华朴实无华。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他们急切地想掩饰什么,急迫地想夸耀什么,急躁地想篡取什么,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
                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低调,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争,不浮,是低到尘埃里的素颜,是高擎灵魂飞翔的风骨。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29楼2015-02-14 18:09
                回复
                  2025-05-14 01:57:04
                  广告
                  你坚持下来了,而别人坚持不下来,这就是你的资本
                  在异乡打拼,觉得辛苦不易,忍受孤独寂寞,难过无人倾诉,下雨没人送伞,一个人走完四季,冷暖自知。可是,很多人和你一样。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度过一段自己都能感动的日子,请相信,你想要的岁月统统都会还给你。
                  成长总是会不断遇到瓶颈,每跨过一个瓶颈都是一段极端痛苦的经历。你能做唯有坚持,相信“天道酬勤”,你坚持下来了,而别人坚持不下来,这就是你的资本。看到自己的同学或者其他熟人干得风生水起,就有些惊慌失措了。如果总是被别人左右,这辈子只能活得疲于奔命。想好了你想要的,就要心定,安心做好该做的事。
                  面对挫折,有人一味地抱怨,有人嘲弄一笑了之,但也有一些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周围的人都不看好,但就是凭借笨拙和坚持凿出了那么一点点光亮,这就是一种了不起。改变世界不用大刀阔斧,一个个小碎步依然可以光芒万丈。
                  我们的失败,有时和能力无关,而是在困境中缺少韧性,坚持成了我们最大的短板。但几成功者,并非都出类拔萃,而是他们相信勤能补拙,只要忍受了、挺住了,成功早晚会露出真容。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只要坚持,所有的痛苦都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基石!


                  30楼2015-02-14 18:19
                  回复
                    你是否忙得连一点思考的时间也没有了
                    文/俞敏洪
                    有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现在的生活变得很危险,因为我们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当时觉得他有点危言耸听。生活就是活在现实中,整天思考,可能会越想越糊涂。所以我还是坚持每天把事情排得满满的,让自己得不到一点空闲,仿佛一闲下来心就会空掉似的。在这样的忙碌中,一年又快过去了。10月底的一天,在几个朋友的“逼迫”下,我挤出了三天时间,由他们将我带离每天的繁忙,去丽江看看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玉龙雪山。
                    丽江是个好地方,大研古镇里有高低错落的老房子,被岁月踩踏得高低不平的石板街道,横穿古城弯弯曲曲清流不断的小河,还有晚上酒吧的热闹和游客信步的悠闲。不过,很多游客来到丽江,不仅仅因为这是一座古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还因为这座古城边上有一座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美丽雪山,那就是五千多米高的玉龙雪山。
                    我们到达时已是夜晚,见不到山的影子。第二天早晨,我起床推开窗户,远处一座雪山披着霞光绕着云雾仿佛迎面而来,她的美丽使我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动弹,身上似有一股电流通过。在清晨,玉龙雪山大方地把她的美丽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此后的三天行程,我们几乎都是绕着玉龙雪山在转,丽江古城在雪山的这一边,虎跳峡在雪山的那一边。前两天,我们都是远远地看着雪山,体会她的庄严和神圣。
                    最后一天,大家说要走近雪山去看一看,于是就驱车向着雪山的方向走去。汽车行驶在山路上的时候,玉龙雪山突然消失不见了。眼前出现了很多山峰,都显得高峻伟岸,只是顶上没有积雪。我们翻过高高低低的山头,心情开始不安起来。突然,雪山最高峰扇子陡,引领着其他几座雪峰,耸立在了我们面前,它的威严和美丽再一次让我呆若木鸡。
                    我们决定坐在山脚下,带着敬畏的心情仰视雪山。在默默静坐的时刻,我突然想到刚才在山里面转来转去,就是看不到雪山主峰的情景,心里为之一震。小山在眼前,挡住了后面的大山,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大山的雄伟和纯净。这不正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目标所阻挡,以至于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吗?
                    我们自以为很忙碌,甚至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和价值,结果却陷入空虚和茫然之中。
                    在教室里苦读的时刻,在办公室忙碌的时刻,在生意场上钻营的时刻,有多少人问过自己心中那高大纯洁的雪峰到底在哪里呢?有多少人能不管现实生活多么残酷,为自己在心灵一角永远保留一片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污染的天空呢?遇到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地位、权力而互相计较、互相争夺、互相妒忌和互相诋毁的时候,刚开始我们也许想保持高洁,置身事外,但久而久之,看到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往往能够得到眼前的好处,便开始心理不平衡,开始介入争夺之中。
                    有时候我们确实想坚持心中的那么一点高贵,但架不住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傻瓜的想法,能够和光同尘同时又遗世独立的人并不多。世俗的眼光会以压倒性的力量使你屈服,迫使你变得和其他人一样平庸。渐渐地,你就发现变得平庸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容易,也会让其他人更舒服,于是向现实屈服就变成了习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家的国王发现整个国家的人都因为喝了一口井里的水而疯了。他千方百计到处找药希望治好大家的病,但所有人都拒绝吃药,都认为国王疯了,最后国王不得不也去喝井水变成疯子,于是举国欢腾,庆祝国王变得正常。实际上,这个国家已经彻底变成了疯子的国度。
                    世界靠精神和道德的引导走向辉煌,否则就离毁灭不远;人类靠内心的善良和纯真走向天堂,否则就离地狱不远。只有在繁杂匆忙的现实生活中,永远保留一点对崇高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我们才能保有心中那座“披着霞光绕着云雾的雪山”。
                    又一次想起了朋友的话,确实,当我们忙得连一点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我们的生活就变得相当危险了。


                    32楼2015-02-14 1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