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吧 关注:4,870贴子:117,278

大竹弯人的歌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竹弯人的歌堂弟一天,大竹弯人原住山顶上,后移居乱龙地,乱龙地从前因其地点是八排瑶的中间地所















以古时是八排瑶召集开会议亊的地方。


1楼2015-01-09 18:51回复










    2楼2015-01-09 18:53
    回复





      3楼2015-01-09 18:54
      回复
        明天还有一天,有空的去看看吧。


        4楼2015-01-09 19:10
        收起回复
          这个村子是在去涡水的方向?
          老房辛苦了....


          5楼2015-01-09 23:49
          收起回复
            现在的”哎大堂“和以前的不一样了,以前我们踩牛踩的是一头活牛来的,现在改成踩牛皮了。踩牛的地方是一定要过了一条河之后,过了桥{上岸}的时候才踩在牛身上的。传说踩牛是一种民族示威行为,那头被踩的牛,最后还被杀了,被所有参加做”大堂“的人分了来吃!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都得民族服饰可以根据物资的富足,可以改装成更加华丽。但是把踩牛这种世代相传的民俗改了,可能会造成千古之痛啊!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还期待在这些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中挖掘,我们不能这样自毁我们民族的信仰长城啊!


            6楼2015-01-10 13:51
            收起回复
              个人感谢觉,太形式化了


              IP属地:广西7楼2015-01-10 13:52
              收起回复
                老房,我发现这个村有军寮的服饰也有大坪的服饰,是这样吗?


                8楼2015-01-10 22:30
                收起回复
                  “旺歌堂”,又称 “挨旦堂”,(相当于汉人称的 “打道”),是广东连南县排瑶一项庄严而隆重的宗教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后以各姓、各房族为单位举行。“旺歌堂” 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祭奠亡故的先人;二是为在世的人取 “法名”;三是让参加者 “过州”,接受宗教洗礼。
                  “旺歌堂” 开始之前,要按 “先生公” 择定的日子,举行 “写申疏”、“祭祖先”、“检法名”、“砍州竹”、“封斋” 等一系列活动。全家族人必须吃七天素食,然后,才能正式开始 “旺歌堂”。活动的程序(也可以说是“仪式”吧)是:
                    1)“接公入坛”,即参加者一起去 “盘古王”庙,把 “祖先” 偶像抬至设在本姓或本房祠堂的临时斋坛,同时为上次 “旺歌堂” 以来新亡故的先人立神位。当天,还要举行 “把堂”、“收金”、“收百兽”、“请公”、“开光”、“法碟”、“兵床” 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上述每一项仪式完毕时,都要放一轮铁铳炮。这一晚,检法名者留宿祠堂,而 “先生公” 则通宵达旦念 “瑶经”、做 “法事”。
                    2)“过州”,即 “检法名” 者在 “先生公” 和 “舅父”的带领下,到 “歌堂坪”(一般是用空闲田野)上串走预先用81支竹子插成的 “九州城”。在 “过州” 期间,"先生公" 领着游行队伍一边行走一边不停地摇铜铃、念瑶经;而亲戚朋友在 “歌堂坪” 上不停地敲铜锣,放鞭炮,跳长鼓舞。过完 “九州” 后,亲戚朋友各送一块红布披在 “检法名” 者肩上,称为 “挂红”,以示祝贺。
                    3)先生公带 “检法名” 者到野外焚烧 “封纸” 竹笼,并将 “祖先” 偶像抬回 “盘古王” 庙供奉。完成这些仪式后,请 “先生公” 念瑶经和焚烧 “开斋疏”,人们便可以开斋吃荤。各家各户,杀猪宰鸡,大摆筵席,款待宾客。至次日早上,先生公将 “检法名” 者的 “法名” 填进族谱,“旺歌堂” 活动即告结束。
                    排瑶 “旺歌堂” 活动,非常隆重并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活动期间,全家族瑶人会身着五颜六色的盛装,倾寨而出,敲锣打鼓,鸣放铳炮,场面盛大,壮观热烈。过去 “旺歌堂” 有许多禁忌,如有的排瑶不准外族人进祠堂观看。现随着社会发展,瑶民的观念有了改变。外族人如果有机会到举行“旺歌堂”的瑶家作客,只要你燃放几封鞭炮,并送上两瓶酒或一个红包(有10元钱即可),瑶家会把你作为贵宾来热情招待


                  IP属地:广东9楼2015-01-11 00:03
                  收起回复
                    有个感觉,自2010年到2017年间家族的旺歌堂活动会陆续搞完,下一次就是我孩子长大的时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1-11 01:23
                    收起回复


                      11楼2015-01-11 18:30
                      回复
                        这里风俗真好,真想去参加活动!


                        12楼2015-01-11 18:49
                        回复
                          为嘛踩牛,太可怜了……我去的时候啥都遇不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1-12 08:48
                          收起回复
                            回复 游走在瑶山乡村 :八排中的五洞是军寮,马箭、里八洞、大坪、大掌。里八洞、大坪、大掌的人做歌堂从来没有踩踏牛背一事,也从来没听说有这回事。关于东三洞瑶和西五洞瑶之说是有不同板本,其中一说是八兄弟到了涡黄更后有三兄弟过了河后山洪来了其他五兄弟过不了河就成了现在的五洞人了,而过了河的就成了油岭、南岗、华坑、三洞人。


                            14楼2015-01-12 17:55
                            收起回复
                              军寮人做歌堂,即挨大堂一直都有踩牛背后过州的做法,从前挨大堂是用两只牛的,一只杀死吃另一只捆梆脚让众新生踩,现在改为牛皮,其他排瑶却没有,今天去军寮村向了几个老人也只知矣歌堂要新生个个都要踩踏过牛背去的但没有一个人说得出要踩踏的道理和典故。回到县城里找了四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其中有两个属军寮系的也争论半天不知原因,看来这个过牛背牛身的事还要继续了解。


                              15楼2015-01-17 20: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