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小时候在家吃饺子,吃的过瘾之际,我妈就要及时把碗端走,然后教育我,喜欢吃的东西不能抵着吃,不然一顿就给吃腻了,想想看,真是这个道理,无论是什么珍馐佳肴,爱的再深沉的食物,也经不住抵着吃,喜欢的东西总要保持点距离,留个回味和念想,等到下次见面才能保持着积极的兴趣,曾有小孩子贪恋泡面这类垃圾食品,充满智慧的大人不是威逼利诱地阻止她吃,而是买上一大箱,让她餐餐吃,不过五天,就让她这辈子看到泡面都习惯性反胃,这招真真是厉害极了。
这世间,有什么东西是吃不腻的呢,大概只有米饭了,吃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觉得腻过,甚至一天不吃还会想念,总觉得嘴里缺了什么不够圆满。
不仅是米饭,还有北方的面食,凡是能作为主食,都是不能容易腻的,如果连续吃能吃到反胃,恐怕也坐不稳“主食”这把交椅。
我一向自诩为“主食控”,在儿时就没有被零食俘虏,长大了更是不爱零食只爱主食,所以,我这伢特好养活,之前和同事一起吃饭,她们时不时换个花样,生怕三餐过于单调乏味,而我呢,每次都是炒饭,盖浇饭,蔬菜配饭,反正无饭不欢,最让她们惊讶的是,我偶尔过早也吃炒饭,可见,我这人在吃的方面是没有多大追求的。
吃米饭怎么都不会腻,这个世界许多人吃了一辈子的米饭,都很难联想到“腻”这个词,也不会发展到“吃吐”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不过是一个字——淡,淡并非无味,只是其味细微,须得在齿间细细咀嚼,在唾液与淀粉的结合下才能分解出若有若无的甜味,这甜味之淡,只在味蕾一飘而过,激不起什么波澜,因这寡淡,饭通常要与菜搭配,谓之“下饭”。
饭因其一个“淡”字,才能与口腹保持一生的良好关系,而舌尖五味,世间百味,“淡”所包含的人生哲学,智慧浓缩,非要特定的阶段才能领悟。
浓烈的东西终不能持久,持久的东西最终一定归为平淡,烈火重油烧出的菜,固然香辣可口,吃多了终究血脂血压受不住,不如一碗小米粥来的熨贴舒心,轰轰烈烈,至死方休的爱情,固然精彩,但哪个能靠爱情来维持一辈子,爱情终要转化为亲情,在锅碗瓢盆的磕磕碰碰中,释放出平淡又脉脉的温情。
一个“清淡”,稀释了世间百味,也包容了世间百味,食物,感情如此,人生亦如此,昔日轻狂少年,豪气干云,将“平淡”视为浪费生命,只盼人生像过山车,激动跌宕,惊险刺激,等到有一定阅历,人生的酸甜苦辣一一尝尽,悲欢离合的风景都看透,才会懂得一句话——“人间有味是清欢”。
后记:昨晚上看张公子的《孤独的人都要吃饱》,大半夜的看美食文简直自虐,看的我口水直流,寻思着要不要下楼买碗泡面上来吃,想想算了,我口味清淡,现在就是放一碗书中的“酱猪蹄”在我面前,我也不一定有张公子那般幸福满足,然后,想起了米饭,最后就写了这样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