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吧 关注:9,861贴子:92,298

【鱼丸计划】——须鲸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须鲸科都是大型的鲸,一般来说,体长最长的蓝鲸约可长到25米,跻身地球上曾经出现的最大型的动物之列;就算是最小型的须鲸——小须鲸也能长到10米。本科内六种须鲸的雌鲸体型都略大于雄鲸,而生活在南半球的又似乎略大于北半球的同类。除了布氏鲸以外,较大型的须鲸科动物一般都会在相隔遥远的越冬繁殖区与避暑摄食区之间来回迁徙。大翅鲸(座头鲸)是本科的异数,有比较矮胖厚实的身躯及较长的胸鳍,因此自成一属。须鲸科遭到捕鲸业者的滥捕,许多族群的数量已经严重减少,甚至完全灭绝。
•特征:须鲸的英文名称“rorqual”源自义为“皱纹”的挪威字“rorhval”,是指其皮肤上有许多皱褶,也就是由上颚下方延伸至胸鳍之后的喉腹褶,例如灰鲸也有多达4条的喉腹褶,喙鲸的下巴处也有V字形的凹沟,可是却都不及须鲸科所拥有的那么多而发达。这些凹沟能让口腔大幅扩张,但它们不摄食时,却很难见到。
•摄食方式:须鲸科动物有许多不同的摄食技巧,但全基于相同的原理:张口吸入数吨的海水,然后再以鲸须滤下鱼类或磷虾。须鲸科喉部腹面有多达100道的喉腹褶,可以像风琴般扩张、收缩,足以容纳大量富含食物的海水。这种高效率的系统使得这些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得以依赖最细微的生物维生
•品种鉴别:小须鲸:须鲸科中最小也最常见者;具有尖锐的吻部,喷气不明显,许多个体的胸鳍有白色带(地区差异大)、布氏鲸:在近距离内,很容易辨认出头上三条平行的纵脊;表皮常间杂圆形的疤痕。、大翅鲸:头部有瘤状突起,且拥有鲸豚类中最大的胸鳍,所以不易误认。在进行长潜之前,通常会将尾鳍高举至空中。、塞鲸:与布氏鲸相似,但是头上只有一道纵脊;长有高耸、镰刀状的背鳍,所知甚少、长须鲸:流线型躯体非常修长,长有向后倾的背鳍,头部的颜色不对称、蓝鲸及其巨硕。背鳍小而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05 20:39回复
    动作挺快嘛,赶在我前面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1-05 22:46
    收起回复
      自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06 08:05
      收起回复
        暖暖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1-06 09:14
        回复
          哇塞!都沉到马里亚纳海沟了啊!捞起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1-10 21:33
          回复
            小须鲸(Minke whale)
            种:(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小须鲸是须鲸科中最小且数量最多者。外观上的个体差异极大,有专家已辨认出3至4个亚种。有些个体好奇心很重,可以靠得相当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难看得很清楚。在稍远的地方,可能与塞鲸、布氏鲸、长须鲸或北瓶鼻鲸混淆但小须鲸的下潜程序相当独特易辨;头型与相当光滑的皮肤应该足以用来与其它喙鲸区分;而其比较平直的嘴型也能与小露脊鲸区别。北半球的小须鲸胸鳍上有一条白色带,但南半球者大多无此特征。小须鲸是目前唯一获准进行商业捕猎的须鲸亚目。
            ·别名:矛头鲸、小矛鲸、小脊鳍鲸、小鳍须鲸、矛鲸、锐头须鲸、小鳁鲸
            ·行为:通常非常难以接近,但也有一些十分好奇的个体会探索船只,可能毫无预警地突然出现在船旁。不会在船首乘浪游行,但是可能在船边跟上好一段距离。水下的动作难以预料,可能毫无预警就消失了。泳速极快。有时会浮窥或跃身击浪。典型的下潜程序是:以短于1分钟的间隔喷气5~8次,随后长时间潜水,通常是3至8分钟;有的可能在水中长达20分钟。在行进中的两次潜水间通常会出水呼吸1至2次。偶尔在觅食中的海鸟群的下方海面可以观察到小须鲸的摄食的景象。
            ※鉴别清单:
            ·嘴喙尖锐
            ·嘴喙会先破水而出
            ·喷气孔与背鳍会同时浮现
            ·背鳍呈镰刀状
            ·某些族群的胸鳍有白色带
            ·喷气低矮而不明显
            ·头上有纵脊
            鲸须:每侧230~360
            现况:普遍
            现存:约500000~1000000
            威胁:猎杀/捕鲸;为渔网所困;污染
            族群大小:1(1~3),良好的摄食区内有时可达100只或更多
            背鳍位置:中央稍偏体后方
            初生重量:约350kg
            成年重量:5~10吨
            食物:磷虾、鱼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1-10 22:32
            收起回复
              已加精。


              IP属地:广东8楼2015-01-11 01:51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1-11 10:39
                回复
                  布氏鲸(Bryde's Whale)
                  种:(Balaenoptera edeni)
                  不论体型大小或外观,布氏鲸都与塞鲸极为相似,因此这两种鲸让人很容易混淆。从远距离观察只能分别一、二项特征:布氏鲸较不常浮现与喷气,不象塞鲸;在下潜之前,通常会拱起尾干。布氏鲸还可能被误认为小须鲸、长须鲸。但是只有布氏鲸的头上有三条纵背,其他同科品种都只有一条。在某些地区也许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生活在外海海域,有部分迁徙特之前;另一种居住在沿岸海域,可能为定栖性。这两种类型的繁殖行为略有不同。通常外海的比沿岸的布氏鲸体型大,伤疤较多,鲸须也较长、较宽。在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还有一种侏儒布氏鲸。有些族群因为捕鲸业而大量减少。现存9万只是非常粗略的估计。
                  行为:所知不多。偶尔会好奇地接近船只,绕着船只打转或跟在一旁游行。有时会跃身击浪。摄食时,不论在水中或海面,有突然改变方向的典型行为。游泳方式经常让人以为是大型海豚而非鲸。终年进行摄食。呼吸的程序少有规则,但是平均4至7次喷气后,就会进行最长达8分钟的潜水(一般潜水少于2分钟);然而也能在水中待得更久。松散的团体可能散布数平方公里。两次短潜间的浮升只会露出头顶;但若准备进行较长时间的潜水时,通常会先浮现背部与背鳍。
                  鉴别清单
                  头上有三道平行纵脊
                  背鳍显著,呈镰刀状
                  表皮可能斑驳
                  背部呈深色
                  喷气高耸、狭窄而模糊
                  潜水时可能拱起尾干
                  下潜程序不规则
                  经常很好奇
                  鲸须每侧300-410
                  现况:地区性普遍
                  现存40000-60000
                  威胁:猎杀/捕鲸
                  族群大小:2-5,良好摄食区内可达30只
                  背鳍位置:中央偏体后方
                  初生重量:725公斤
                  成年重量:20-30吨
                  食物:鱼类、乌贼、磷虾
                  初生4.4-4.8米,成年12-16米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1-11 11:20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1-11 11:22
                    回复
                      我来顶贴了@幻惑大师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1-11 11:28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1-13 18:53
                        回复
                          一切海洋生物斗兽皆用蓝鲸来终结!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01-13 18:55
                          收起回复
                            因为时间关系!1月18日至2月4日暂停更新本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1-18 16:25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5-02-02 1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