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群吧 关注:46贴子:4,721

【活动】红楼笔记 第一回(1.05-1.1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IP属地:河南1楼2015-01-04 09:26回复



    IP属地:河南2楼2015-01-04 09:27
    回复
      2025-05-10 06:42:26
      广告
      火钳刘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04 11:05
      收起回复
        让我来拯救云吧吧!不用感谢我,我姓雷。。。
        楼下交卷——


        IP属地:四川5楼2015-01-08 12:48
        回复
          云吧,吉时已到,快发帖。。


          8楼2015-01-10 17:18
          收起回复
            初读红楼,只当是一本风月小说,看的并不经心,初初看第一回那跛足道人唱“好了歌”,也是想说:“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我大约是想,这人果然是个疯子,满口的疯言疯语。然而,过了这么些年,红楼仍是一知半解,人情一事,虽不精此道,也是看的多了,对好了歌不敢以疯言疯语看待了。“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那和尚道人也说红尘中事瞬息间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从甄富贾贫,至甄隐贾达,实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出好戏,至甄士隐出世,正是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总以为,第一回才是红楼梦的总纲,叹尽世态炎凉,势力人情,人非物换!由甄士隐延伸至贾府,同是一理。所以总以为,甄家是贾府的缩体。甄家家破时曾这样写,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那门子曾说这几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所以待贾府成“陋室空堂”之时,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大抵也因劫数。
            若以好了歌对应后面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便知好了歌渡士隐,那“智通”就是渡雨村了,可惜雨村虽知道那是个翻过筋头来的,然而名利心炽,不比士隐看的通透,所以不耐烦也在情理之中。


            IP属地:河南9楼2015-01-10 21:35
            收起回复
              少时初读红楼梦时,第一回仅仅只是读过,完全没有看懂,后理解稍有深入,明白红楼梦第一回乃是全书的基础,无论是宝玉的衔玉而诞,黛玉的忧愁善感,还是贯穿红楼梦始终的家族衰败的结局,都在第一回中就已经安排好了的,只有看懂了第一回,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内容。现读红多年,觉的整本红楼最终归结其实就是第一回,无论是烈火烹油的贾府最终走向衰亡,还是红楼梦中每一个人逐渐被命运慢慢吞没的悲惨故事,所有一切,不过是第一回好了歌的衍生注脚而已,世事虽复杂无限,人生虽万象不同,但你方唱罢我登场,世界不会改变,只有无数的生灵在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人情世故的戏剧罢了。
              第一回开头最先写到的是无才补天,被抛弃在一旁的顽石的故事,顽石也就是后来陪伴宝玉诞生,贯穿文本的通灵宝玉,顽石无才补天,却得幸遇见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最后变成一块通灵宝玉,得以下凡领略世间繁华,人世悲欢,后回归幻界,又得遇空空道人,把写在石头上的《石头记》摘抄下来,流于人世。全书先写顽石经历,再转入顽石所刻长篇故事,引出世俗背景的故事,最后应该再归结于顽石,在红楼梦的最后,一种合理的猜想结局是,写完红楼梦所有人物的结局后,最后仍是空空道人和顽石的对话,在第一回中,红楼梦的正文情节其实已经结束,是空空道人抄阅《石头记》,倒叙引出红楼梦的正文,所以全书的最后应该再归结于空空道人和顽石,空空道人抄阅已毕,顽石心愿已了,这应该才是红楼梦的结束。
              顽石一入红尘数十年,带回了一部《石头记》,在写完顽石的经历以后,全书开始进入正文部分,而正文的开始,并非是宝黛爱情的开始,也非四大家族的互相往来,而是甄贾二士的交往。仅仅从后文来看,甄士隐,贾雨村以及两人的交往和以贾府为中心的小说主体关系并不大,甚至删去关于两人的文字,也丝毫不影响红楼梦情节故事的完整,但红楼梦仍然用大量的篇幅完整叙写了关于两人的情节故事,这正是中国古代小说常见的创作手法。文有楔子,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极为常见,很多小说,开头总有一两回无关正文的情节,情节过后小说才真正开始,而这一两回无足轻重的情节,也就是所谓的楔子,楔子虽不明显有关正文,但楔子所述之事,和正文内容往往接近相似,而正文所欲阐述的思想观点,其实往往在楔子中就得以明显体现。如《儒林外史》开篇所述王冕的故事,《三国演义》开篇所述桓灵二帝为政时的故事,都是楔子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具体例子,而红楼梦开篇所写甄贾二人的命运波折,其实是四大家族全部命运的缩写,而反复吟咏的好了歌,还有甄老先生所做的注解,则是一个百年望族走向衰亡,无数家族成员经受悲惨结局后得到的人生感悟。


              10楼2015-01-11 20:34
              收起回复
                《红楼梦》自从成为经典以来,人们总是对它保持着一唱三叹的赞美,当我们以对经典的惯性思维打开来看,小说表现出的富丽堂皇的文化内涵让你深陷其中,不由的解除自己的精神武装变成投降者,《红楼梦》对喜爱它的人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一部小说,也代表了自我理解的深刻精微,当我们心怀谦卑的随着人生的阅历发现它的诸多妙处,小说又似乎代表了人们文化的自我灵魂。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就艺术成就来说比任何的古典小说都高出一筹,研习它会得到中国古典艺术的熏陶,撷其灵魂。但这种辉煌和我们对它过分崇拜,让我们对它和中国艺术的偏执的爱,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忠于红楼梦的堪称痴迷的人对与《红楼梦》相异的情调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绝,很难去喜欢西方文学,余曾尝试引导过几位痴迷者,皆以失败告终。真心希望大家以平常之心坦然的去读《红楼梦》
                开篇第一回,前边几位都已经做了自己的概括理解,这里只浅谈一下《好了歌》,此时电脑里的歌曲正好在播放《枉凝眉》,王立平抓住了红楼梦的灵魂,音乐与小说毫无违和感,犹如在我眼里的《好了歌》,好像贯穿了整部红楼梦的主题,书中在每一次欢庆繁华喧闹之处,总会若有似无的透露出来的一种佛家宿命论的灰暗悲凉色调,元春封妃时人人得意时宝玉的独自冷静,清虚观打醮时的戏曲暗示,东府盛宴时的祠堂叹息,怡红寿宴时的开到荼靡,似乎都在诠释着好了的宗旨,好既是了,可是,我们在看作者对整部小说极尽细致的描述又体现了作者的无限情怀,对人和事物的无比动人的描写更是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切美好的逝去不能释然于怀,“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奈何天伤怀日,寥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引子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初衷,一曲好了的总结更像是作者对美好逝去,无可奈何的一种自我安慰的伤感形式,若真是仅为好了之意,“戗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既成事实,何不再续胠箧篇,恣意潇洒,世上何来一部令人缠眩之《红楼梦》。


                11楼2015-01-11 21:35
                收起回复
                  2025-05-10 06:36:26
                  广告
                  亲们投个票评一下吧,我们选出精品放在另一个贴里
                  @红楼有梦奇沙泉 @一元四方 @回首不见来时路 @小大梦熊 @和云伴月cloudy


                  IP属地:河南12楼2015-01-12 12:57
                  收起回复
                    @红楼有梦奇沙泉 @一元四方 @回首不见来时路 @小大梦熊 @和云伴月cloudy


                    IP属地:河南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3楼2015-01-12 13:00
                    回复
                      @红楼有梦奇沙泉@一元四方@回首不见来时路@小大梦熊@和云伴月cloudy


                      IP属地:河南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4楼2015-01-12 13:03
                      回复
                        @席上青青草@茶韵清悠悠@湘小伴神神叨@吖口三三@东小伙碎碎念


                        IP属地:河南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5楼2015-01-12 13:05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6楼2015-01-12 13:06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7楼2015-01-12 13:07
                            回复
                              2025-05-10 06:30:26
                              广告
                              IP属地:河南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8楼2015-01-12 1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