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语言就是一种工具,用来交流信息。但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与价值观。比如学英语,并不只是学会说Hello,good morning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解英语语言所承载的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同样学习汉语,我们就了解了孔夫子,也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如果去学伊斯兰民族的语言,自然而然就会了解伊斯兰教的思想。我们的母语藏语也非常特殊,承载了佛教的慈悲与智慧的文化内核。具体到我们的母语嘉绒藏语,虽然承受着外来语言的巨大冲击,但依然能够感受到祖先传承下来的慈悲利他的精神。比如说“可怜”这个词,我们嘉绒人一般会说“Ma kri”,一说到这个词就感觉是说话人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好像这个痛苦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程度比“可怜”这个词汇强烈许多许多。
我们嘉绒地区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主要是五十年代之前出生的那一代人,给人感觉很厚重、很从容,我觉得这就是佛教文化带给他们的。虽然那一代人大都目不识丁,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文化,反观我们自己呢,就是一种迷茫,没有方向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不必赘述。感觉从那时开始文化就出现了断裂,不仅是嘉绒,更是大到整个中国。
楼主说放弃语言,放弃文字很可怕,我觉得不仅是可怕,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