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编辑部吧 关注:434贴子:24,991
  • 16回复贴,共1

【6A时代】地球未来或被白矮星所撕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资料来源于网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30 00:07回复
    “我们观测到距地球几百光年的白矮星*吞噬行星的现象,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也将遭受这种命运。
    随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走向生命的尽头,它们会膨胀成红巨星*,此时星核内的核燃料燃烧殆尽。
    几十亿年后,太阳系也将出现这种现象,届时,太阳将吞噬水星和金星等内侧行星。
    现在尚无法确定地球是否会在太阳进入红巨星阶段后遭受被吞噬的命运。即使能够幸存下来,地球表面也将被烤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30 00:15
    回复
      2025-05-11 06:54:52
      广告
      *科普一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30 00:18
      回复
        一般恒星的变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2-30 00:46
        回复
          原恒星(幼年期)
          原恒星就是处于“原始状态”(处于慢收缩阶段的天体)的恒星。
          原恒星由“大爆炸”后产生的星际云(星际云很大,直径可达上千光年)演变而来。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2-30 00:58
          回复
            主序前星(青年期)
            原恒星诞生以后,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继续收缩,内部反应加剧,中心温度增加,开始闪烁发光。
            随着原恒星得继续演化,内部压强逐渐增大,最终能够阻止塌缩。
            此时总质量不再增加,星体内部气体处于完全对流状态,原恒星成长为少年星——主序前星。
            主序前星得内部温度达到3000-5000K,其引力能的一部分用于维持向外的辐射,一部分用于增加内部的热能,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2-30 01:06
            回复
              主序星(壮年期)
              在赫罗图上,恒星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集中在几个区域内。
              最显眼的是自左上角到右下角沿对角线的一条窄带,大多数恒星,包括太阳都在从左上至右下的这一条对角线上,这条对角线被称为主星序,主星序上的恒星就被称为主序星,都处于一生中的氢燃烧阶段。
              当氢燃烧完后,就会开始氦燃烧,膨胀成红巨星。
              太阳系中的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2-30 01:12
              回复
                红巨星(老年期)
                当一颗恒星度过它漫长的青壮年期——主序星阶段,步入老年期时,它将首先变为一颗红巨星。
                称它为“巨星”,红巨星是恒星燃烧到后期所经历的一个较短的不稳定阶段,根据恒星质量的不同,历时只有数百万年不等,这是恒星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的稳定期相比是非常短暂的。
                除了外壳部分,它内部的氢基本上已经转化成氦而使热核反应停止。这时,恒星的中心部分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发生收缩,并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使外壳急剧膨胀,整个恒星便像气球一样被吹大了。
                外壳的膨胀使恒星的表面积增大,表面温度降低,而总发光量增加。这样,它就变成了一颗亮度大温度低的红色星--红巨星。
                在红巨星的内部,虽然氢已经基本耗尽,但由于内部收缩使温度升得更高了,于是又开始了氦聚合反应,它内部便又开始燃烧起来,并且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2-30 01:14
                回复
                  2025-05-11 06:48:52
                  广告
                  白矮星(临亡期)
                  除了外壳部分,它内部的氢基本上已经转化成氦而使热核反应停止。这时,恒星的中心部分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发生收缩,并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使外壳急剧膨胀,整个恒星便像气球一样被吹大了。
                  外壳的膨胀使恒星的表面积增大,表面温度降低,而总发光量增加。这样,它就变成了一颗亮度大温度低的红色星--红巨星。
                  在红巨星的内部,虽然氢已经基本耗尽,但由于内部收缩使温度升得更高了,于是又开始了氦聚合反应,它内部便又开始燃烧起来,并且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白矮星属于演化到晚年期的恒星。
                  恒星在演化后期,抛射出大量的物质,经过大量的质量损失后,如果剩下的核的质量小于1.44个太阳质量,这颗恒星便可能演化成为白矮星。
                  对白矮星的形成也有人认为,白矮星的前身可能是行星状星云(是宇宙中由高温气体、少量尘埃等组成的环状或圆盘状的物质),它的中心通常都有一个温度很高的恒星——中心星,它的核能源已经基本耗尽,整个星体开始慢慢冷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2-30 01:15
                  回复
                    黑矮星(死亡期)
                    白矮星会冷却到无法发光,就会成为黑矮星。
                    黑矮星是中小质量恒星演化的最后期。
                    大约1个太阳质量恒星演化的终极产物。
                    它由低温简并电子气体组成,由于整个星体处于最低的能态,因此无法再产生能量辐射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2-30 01:19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2-30 01:19
                      回复
                        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很可能都要经过行星状星云而后才"死亡"。
                        根据太阳附近的分布密度(约每千立方秒差距三十到五十个)估计,整个银河系中应该有四五万个,观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类星云的体积在膨胀之中,最后气体逐渐扩散消失于星际空间,仅留下一个中央白矮星。
                        在行星状星云的中央,都有一颗高温恒星,称为行星状星云的中央星,这是正在演化成白矮星的恒星。
                        行星状星云是多数恒星演化至末期的状态。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很普通的恒星,只有少数的恒星质量比他小。
                        比太阳质量大许多倍的恒星在演化的末期将戏剧化的产生超新星爆炸
                        对于中等质量和低质量的恒星,终将发展成为行星状星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12-30 01:27
                        回复
                          行星状星云中的气体以每秒数千公里的速度向外漂移,当气体持续向外膨胀的同时,因为恒星的质量不足以让核心收缩至温度能引发碳和氧进行核聚变所需要的温度,中心的恒星会因为核聚变反应的停止而开始逐渐冷却。
                          一旦核心的表面温度低至不足以释放出足够的紫外线让越来越遥远的气体发光,云气将不再被看见,这颗恒星就成为白矮星,而气体的云气也将重组。
                          一个典型的行星状星云从诞生到重组,大约只需要10,000年的时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12-30 01:27
                          回复
                            这是每年一贴的赶脚麼 上年的主题好像是什麼时间重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1-01 02:47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42:52
                              广告
                              这种话题我也喜欢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5-01-05 0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