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对济南一中感情深厚,生前曾多次回到母校;季羡林先生铜像在济南一中揭幕,同为校友的欧阳中石先生题字
季羡林与济南一中可谓是渊源深厚。1929年至1930年季羡林在济南一中的前身—济南省立高中就读,并从这里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四年的大学生涯后,季羡林应当时校长宋还吾邀请,又回校执教,任高中三年级国文教学。后依依惜别济南,前往德国留学。因此,季老对济南一中感情深厚,生前曾多次回到母校。2001年10月,季羡林还和济南一中的另两位校友—欧阳中石和董凤基,共同捐资设立了“春晖奖学金”。此外,济南一中建校85周年、90周年、100周年的时候,季老都有题词。2012年10月18日,季羡林先生铜像在济南一中揭幕,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为铜像题字。
2013年是济南一中建校110周年,早在2012年,济南一中就筹划建设校史馆,以继承和发扬百年一中的优良传统。济南一中校友联谊办公室主任鲁志友介绍,当时他们研究了很多中学及大学的校史馆,“这些校史馆多是以图片和文字为主,实物较少,但是我们想尽量多搜集一些实物,这样更能展现学校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
经过细致筹办,校史馆于2013年10月开馆。校史馆以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完整展现了济南一中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据鲁志友介绍,校史馆的实物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一是原来学校档案存有的,二是从校友中征集得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毕业于济南一中的名人的捐赠。
校史馆第一个展厅为校史展厅,分为开创先河、烽火岁月、拨乱反正、辉煌百年、谱写新篇、教育教学、青春校园、国际交流、历任校长、名师荟萃等部分。第二个展厅是名人馆,由季羡林展区和英才辈出、院士风采、母校情深几部分组成。其中有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如新中国成立后济南一中第一任校长王祝晨的任命书等。
来自天南地北校友们的捐赠也大大充实了校史馆的馆藏,“你看,这就是一位叫王强华的校友捐赠的。”记者在这个展柜看到,王强华上世纪50年代曾就读于这里,他寄来了准考证、入学通知书、收费单、当时的课本、奖状,直到毕业证书,其中还有几张劳动卫国体育制度证明书,十分有时代特色。
鲁志友介绍,因为校史馆建在校园内,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校史馆平时一般不开放,目前只在学校开放日时,面向家长、校友等开放,另外就是来嘉宾参观时开放。B
怎样把季老
的这些物品从北京拉回济南,也是颇费一番周折;目前季羡林的纪念馆共有三处,分布在临清、西安与济南一中
2012年底,因为筹建校史馆,济南一中和季羡林先生的儿子季承取得了联系。当季承听到济南一中要建校史馆的消息后,十分高兴,表示大力支持。经过与季承的商量
探讨,济南一中选取了季老用过的书橱、
书架、写字台等家具,以及季老自己的
著作、季老收藏的书籍杂志、友人送给
季老的礼物等物品。“其中这些礼物是
从季老在北大的寓所拿来的,其余的
都是来自季承位于中华世纪坛附近的
家里。”
怎样把这些物品拉回济南,也是颇费一番周折。一开始有在北京的校友主动表示要帮忙,但最后条件不允许。后来鲁志友又想到通过物流公司搬回济南,但物流公司说需要和别家的物品进行拼车。怕物品在运送途中出现意外,鲁志友也否决了这个方案。最后选择了搬家公司,从北京一路运回济南。
鲁志友统计了一下,季承捐赠的物品中,图书共计有300余册,书橱四架、写字台一张、椅子一座、书架六个、低柜及储物柜各一个,礼品及文具若干,其余还有证书、手稿等。
由于北京的五环路主路早上6点开始禁止大型货车通行,因此鲁志友他们必须在6点之前就装好车并出城。“那是2013年1月的一天,早上天还黑着就开始装车,赶在禁行之前出城。”物品中包括多个两米多高的书橱、还有书架、写字台等,装了满满一车厢。鲁志友一路押车,到达济南时天已经黑了。
鲁志友介绍,目前季羡林的纪念馆共有三处:其一为在老家临清的季羡林纪念馆,收藏有季老生前物品、手稿、证书和图片文字资料等;其二为西安的季羡林国学馆,包括季老的书房复原、学术成果展示等;其三就是位于济南一中校史馆的季羡林展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