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吧 关注:69,690贴子:158,874

回复:转个帖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国时期的一款“饭盒”,叫“越窑青瓷方格盒”,跟现在食堂用的快餐托盘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三国时的小白领就知道用饭盒带饭了。 之所以确定它是一般的饭盒、是因为同样形制的餐盘还有‘礼盒’!!!朱然墓出土过一件这种餐盒楼主上面有发、不同的是朱然墓的是精美绝伦的漆器、每一格都画有一个圣兽。


48楼2014-12-26 23:03
回复
    金弹簧

    湖北省博物馆 金弹簧 战国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墓中出土了20个木陀金弹簧器.弹簧由黄金与铅锡合金制成,质地较软,虽有弹簧外形,但实际并无弹性,用途至今不明


    49楼2014-12-26 23:04
    回复
      三星堆作为祭祀之地,始于4000年或3600年,无需赘述。
      既为祭祀之地,一是表达被祭祀者的身份,眼睛与蛇组合在青铜文物上反复出现,表明了被祭祀者的身份;既为祭祀,则理当突出民族与生命的永恒这个主题,因此有下述结论---------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url]http://窫窳[/url];《山海经·海内北经》:[url]http://贰负[/url]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url]http://巫彭[/url]、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url]http://不死之药[/url]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底座之神兽即[url]http://窫窳[/url],其上巫师所持即为“不死药”。因此,有理由认为,这是一座通灵之祭祀神坛,而并未代表王权、神权或阶级等级观念。
      基于祭祀是寻求生命永恒这个主题,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url]http://青铜大立人[/url]手中所握,应为生命之根,即[url]http://长生不老药[/url]!
      好了,自娱自乐至此,也该终结了。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50楼2014-12-26 23:13
      回复


        卖个萌~ 山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人”
        安卓机器人在说:给我个抱抱~(一定有人穿越了!


        51楼2014-12-26 23:20
        回复



          白玉蚩尤环一对,是可以上下相扣的一种手镯(值钱的东东
          “ 立环 :雾盖红尘温 句可思莫被情牵,
          半环 :合若天衣无缝 开乃蝉翼相联 莫被情牵 蝉翼相联 ”
          (再送给大家个繁体版,文艺青年可以拿来装装13:
          合若天衣无缝 开仍蝉翼相连
          乍看玉人镯器 不殊古德澹禅
          往复难寻端尾 色行底是因缘
          雾盖红尘 温句可思 莫被情牵


          52楼2014-12-26 23:21
          回复
            晋侯苏“编钟”

            是晋侯苏“编钟” 不是曾侯乙哦
            16件编钟上均有铭文,为利器刻凿,刀痕明显,共355字。铭文可以连缀,完整记载晋侯苏受命讨伐夙夷的过程。铭文叙述周王三十三年,周王亲征东国,南国。晋王稣(左鱼右木)奉命征伐夙夷。晋侯稣率领晋军奋勇作战。周王召见晋侯稣,亲赐马匹、美酒和弓箭。晋侯稣制作这套编钟以弘扬天子美德。晋侯稣钟铭文所记载的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的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53楼2014-12-26 23:22
            回复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类似于现代人用的茶几和案台。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铜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通透性较好,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ps:这是古代“土豪版”餐桌(我都没有这么好的桌子!


              54楼2014-12-26 23:22
              回复


                西周车配件 第一个为滚轴,第二个据说是刮雨器......


                55楼2014-12-26 23:29
                回复
                  后母戊”铜鼎

                  这个鼎应该不用介绍了,从小到大的历史课本里都介绍过,这个鼎本身也充满了故事。她重达832.84千克。因为太重,暂时无法找到起重机,于是这个鼎就被留在了南京,没有随蒋介石一起去台湾。


                  56楼2014-12-26 23:29
                  收起回复

                    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57楼2014-12-26 23:30
                    回复

                      战国。楚国青铜炊器。又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


                      58楼2014-12-26 23:30
                      回复
                        这件鼎器的“大”,可以看下图


                        59楼2014-12-26 23:31
                        回复
                          曾侯乙墓外棺

                          战国。大型漆器。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内棺

                          与这具外棺相比,里面的内棺更加精美,彩绘图案更加华丽。内棺形制略小,棺身遍涂朱漆,其上彩绘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图案中以黑、黄色漆绘各种形态的龙、蛇、鸟、兽、神等,绚丽多彩,具有战国时期楚地文化当中神秘浪漫的色彩。


                          60楼2014-12-26 23:31
                          回复

                            青铜神树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商代晚期文物。
                            ……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
                            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 传说远古本来有10个太阳,他们栖息在神树扶桑上,每日一换。 复原后的青铜神树上残留着9只鸟,神树的最顶端却没有神鸟。 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同时出土的还有数件立在花蕾上的铜鸟、人面鸟身像等,很可能其中的一件便是那只居于神树上枝的铜鸟。
                            ps:有专家认为,这棵神树是古蜀人用来通天的。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看上去和中原大地上的几乎完全不一样,文化系统应该也是不一样的吧。小时候看央视的探索发现,讲过三星堆,我自己就脑补成外星人,囧了个囧。


                            61楼2014-12-26 23:32
                            回复
                              铜车马一号
                              秦代。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 。
                              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青铜之冠”


                              62楼2014-12-26 2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