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生活吧 关注:2,332贴子:4,665
  • 6回复贴,共1

【转帖】汉服复兴运动回顾与展望(正式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齐鲁风。
目录:
一、汉服复兴运动的五个时期
1、汉服复兴的舆论准备时期
2、汉服概念的构建时期
3、汉服复兴运动流派的形成
(1)、两大全国网络平台的形成
(2)、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
(3)、汉服线下活动形式的形成
(4)、第三阶段的遗留问题:曲裾
4、社团化时期
(1)、社团化时期圈内的变迁
(2)、通过社团活动传递文明精神
5、从思想启蒙到实业兴汉
(1)、认清公益和慈善的区别
(2)、如何面对非同袍可能主导汉服的时代
(3)、汉服社自我定位的改变
(4)、圈内学术团体的构建
二、同袍提问部分
1、什么是王道?
2、如何看待汉本位?
3、皇汉网有几个?
4、能否解释下汉网初期的发展脉络?
5、皇汉是否从[url]http://汉服运动[/url]初期便存在于汉服圈内还是后来出现?
6、有个视频说北京有两批人?
7、关于如今的[url]http://汉服吧[/url],该如何去定位它?
8、齐鲁兄的职业是什么?
9、皇汉思想是从[url]http://辛亥革命[/url]传承下来的吗?
10、今后[url]http://汉服运动[/url]的发展方向怎么看?
11、为什么说汉本位这个词语的定性是没有问题的?
12、汉本位者是否可以定义为一群言行举止都有益于汉民族的人?
13、汉文化复兴在汉文化领域方面应该结合哪些文化和近代思潮?
14、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人反对我们,怎么办?
15、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
16、网上的其他思想派别和我们汉文化复兴者有哪些交集、有哪些矛盾?


1楼2014-12-25 23:16回复
    三、汉服复兴运动流派的形成
    从2004 年到 2007 年,是汉服复兴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汉服复兴运动与中华文化再造产生紧密关联的时期,也是汉服复兴运动产生流派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不管是天汉还是[url]http://汉网[/url],各自的理念都已经构铸出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不再像第二阶段那样,碰到学术界的反对者,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辩驳。第三阶段,同袍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懂得了应该如何捍卫自己的历史观立场。
    (1) 、两大全国网络平台的形成
    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汉服复兴的两大主要流派,[url]http://汉网[/url]和天汉都构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成立于2004年的天[url]http://汉民族[/url]文化论坛,是当时汉服圈的第二大网站,相比于汉网的锐意进取,它显得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如果我们把大汉[url]http://民族论坛[/url]称为汉服界鼻祖的话,那么,汉网和天汉就代表了汉服复兴运动的两个方向。其中,以汉网为根据地的人非常多,以天汉为活动平台的人相对少一些。
    [url]http://汉网[/url]深刻的揭露了[url]http://明清鼎革[/url]对中华文化和民族命运的深远影响,让我们民族回忆并反思那段苦难史,所以它高举[url]http://民族主义[/url],唤醒了很多人沉睡在心底的热忱,对民族的赤诚之爱。而天汉认为[url]http://汉民族[/url]的文教声乐皆起源于周,以周为正朔,所以高举周礼的旗帜。这种分化源于于对汉服复兴的不同认识,以民族主义为本的一部分人,认为我们恢复汉服的最根本宗旨,是重新改造民族精神,让国人得以自新,所以主张脱离了民族主义就不是真正的汉服复兴。而天汉认为我们推广汉服是为了重振我们的华夏[url]http://礼乐文化[/url],天汉大多数核心成员虽然也会承认自己是温和的民族主义者,但至少在对外并没有以民族主义者自称。在那一个对汉服充满不利言论的时代,有这样一群温和者,也保证了我们整个汉服群体发展的安全。
    此外,对汉服款式的选取和设计方面,这一时期也形成了不同流派,[url]http://汉网[/url]上产生了改良派、生活派等不同观念的群体。
    这里提一点非常有意思的往事,正是因为当时两个以汉服为主题而又定位截然不同的论坛,所以形成汉服群体的城市,往往都会因为彼此认同不同而出现两个团体。比如北京有[url]http://汉网[/url]社团,天汉社团,上海也有汉网社团,天汉社团。这两大阵营可谓水火不容,互相不接受对方的成员。我还记得当时天汉北京社团的负责人说,光他认识的汉网北京社团的人就有百人之多,可见汉服社在[url]http://民族主义[/url]躁动时代,曾经兴盛一时。
    虽然整个汉服圈远远没有达到现在的规模,但在那个时期大家非常团结,再分化也只有两个阵营,那么,每一个阵营的人还是非常多的,绝大多数早期同袍都会认同二者之一。后来,好景不长,[url]http://汉网[/url]的北京社团和天汉的北京社团在07 年前后,逐渐瓦解,上海也是这个样子。汉服圈这些社团分分合合的渊源,可能会触及有些人的尊严,我不想讲的太详细。但就此机会,我提出一个论点,在 2001年到2007年间从事于汉服复兴的群体,都非常年轻,20岁左右的比比皆是。比如说大周兄在创立大[url]http://汉民族[/url]论坛的时候,才刚刚高三或者大一。正因为大家太年轻,遇到事情时,偶尔一句话无心的话,把它说的太绝,形成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一直影响着全国汉服届的格局。所以我每每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都不知道应当怎么提及,假如这个频道里的听众有那个时代的同袍,我希望这段录音能放在网上,希望大家能够放下过去的事情。因为当年的幼稚犯了一些错误,这个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然而导致的矛盾一直影响到现在的汉服圈,那么这只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前辈成为汉服复兴运动的阻力。
    (2) 、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
    汉服复兴史上有一位标杆性的人物,网名天风环佩(又名溪山琴况),生前任天[url]http://汉民族[/url]文化网管理员,也是汉服吧的创业吧主。天风兄的实名叫做汪洪波,安徽宿州人,在汉服复兴初期撰写了大量文化复兴理念的文章以及传统礼仪节日复兴方案。2004 年第一个集中讨论汉服的网络社区大汉[url]http://民族论坛[/url]被站长大周一怒之下关闭了之后,很多网友只能去[url]http://汉网[/url],天风早期也在汉网阐发自己的理念。 2004年的时候他去了天汉,后来他也成名在天汉,虽然在他去世的时候他还没有那么出名,但目前他已经成为了汉服复兴历史上的里程碑。这个似乎为汉服而生,为汉服而死的人,短暂的一生,都写在了他的名字中,如同天上吹来的清风,玉声琳琅,又如琴乐的大音希声,倏然而逝。
    2004 年早期[url]http://汉网[/url]的核心成员,天津的天涯在小楼一个人穿着一件白色的汉服去参加那里孔庙的祭祀仪式。白衣胜雪,不染纤尘,在那群穿着清代服装的人中,一身洁白的汉服,显得格外孤独而又靓丽,如风雪中绽放的梅花一样,写照了那个时代汉服的处境。她写的后记,《一个人的祭礼》,感动了很多很多人。一个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一个自称大丈夫顶天立地的古老国度,它的尊严,竟要一个女子撑起,好多人正是读到了这篇文章加入了汉服复兴的队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铭记的事情。
    当时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是一个悲情宣泄的时代。我们在做着前无古人的事业,给予我们精神动力的,是三百多年前的那场浩劫。给予我们民族内心的那种创伤,那种痛苦,其实是整个民族的痛苦,在大多数人都处于无知麻木状态的时期,这种痛苦只能由极少数人承担,替整个民族完成它的宣泄过程。这是一个悲情宣泄的时代,当这种悲情宣泄的时代过去的时候,大家的内心才重新恢复了平静。我们就像一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那群新青年一样,重新接过历史上的接力棒,振兴文化,一百年前他们在破,一百年后我们在立。我们把他们破的东西重新立起来,他们破自己认为的遗毒,而我们立起来自己认同的正统的汉文化标杆。
    现在很多汉服同袍做成人礼、做婚礼都可以找到可供参考的资料,这些资料是谁整理的呢?刚才提到的我们山东的笑非兄,还有安徽的天风兄,在那个时代,经常每天熬到深夜,凌晨两三点钟还在为整理这些资料操劳,自己多少年都不工作,把青春燃烧在汉服事业上。那时,整理资料非常难,很多书不容易找到,大家把从各处找来的资料汇集起来对比,才弄能明白一些基本的礼制问题。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学术问题,大家可以研讨到彻夜不眠。有的同袍讨论了几年都没见过面,相距天涯,心思却近在咫尺,为了共同的理想,燃烧了自己最容易成就个人事业和生活的年华。为了民族的共同事业,很多同袍成就个人事业的最佳时机都错过了,为了做考据、学术研究穷到身无分文,以至于连出门参加活动都需要让人赞助公交车费。
    这一时期,除了以[url]http://民族主义[/url]为本的[url]http://汉网[/url],以周礼为本的天汉外,儒学复兴,明显形成思潮。儒生开始组成了自己的团体,2004 年一个非常上规模的汉服活动是儒生为主导搞的,那是非常早的集体活动。此外,这里要提到一个人,舒乙,现代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儿子,北京作家协会的成员,2004 年北京作协召开会议的时候,自己穿了一件直裾。舒乙先生是满族人,也是早期的汉服提倡者,我跟他没有过交流,没办法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后来与几个参加汉服复兴的满族人交流过,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视汉服为中国的大国文化代表,中国要在国际上有尊严,汉服还是要提倡的,如同汉语代表中国一样,跟民族无关。


    4楼2014-12-25 23:22
    回复
      (2)、通过社团活动传递文明精神
      随着时代推移, 2014年,中国再次举办http://APEC 会议,我们这次讲座,正赶上会议召开。这仿佛是一个循环,十三年前的APEC,引发汉服的讨论,今日我们又思索汉服的未来。也许,我们要把一些思想包袱放下,悲情宣泄的时时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要致力于构建中国现代社会的文明体系,要尊王攘夷。尊王道,才是华夏,什么叫王道呢?假如你现在在美国的话,一个人唱着基督教经典中的诗歌,走过马路,美国人会认为你是个牧师,你是个神职人员,从内心敬畏你。在欧洲其它基督教国家也是这样,大家心里对代表自己文明的人群充满温情和敬意。但是在我们中国,如果你吟唱着论语,吟唱着[url]http://唐诗宋词[/url],走在街头的话,十个人里面至少有九个说你是神经病。这就是文明和野蛮的区别!近现代的中国,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却在精神领域走向夷狄化。我们提倡汉服复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社会变的文明。有朝一日,我们穿着一件[url]http://深衣[/url],吟唱着先圣的经文,走在街头,路人认为这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者,还能做出恭敬的举止,这就是社会文明很大的进步。文明,不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让社会成员懂得尊重文化以及传承文化的人。而我们汉服复兴,要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尊王攘夷。华夏尊的王道,是王化开明之道。
      所以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汉服圈最大的贡献,除了让汉服复活之外,还在于它传递给整个中国社会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血脉。古人说,不贱夷狄不足以贵华夏,当我们懂得了排斥某些野蛮的做法,我们才能变得文明。不管你自称什么,汉本位也好,皇汉也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做的事情,只要能让中国社会往前发展就是对的。
      汉服复兴是研究在工业文明时代如何让汉文化重新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并不逊于西方文化,这才是我们阐发价值观的源动力和最终目标。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华夏文明体系,乃至于整个东亚的传统文化圈,[url]http://汉字文化圈[/url],[url]http://儒家文化圈[/url],从这个角度上去回应[url]http://文化变迁[/url]的问题。时至今日,汉服复兴运动取得的成绩还非常有限。但日本、[url]http://韩国[/url]、[url]http://越南[/url]这些国家都非常关注我们,他们认为汉服复兴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中国重新回到东亚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天下观的视野,论证汉服复兴延伸的文化价值,我们这一个群体非常缺乏的。


      7楼2014-12-25 23:23
      回复
        下面是同袍们提出问题,请[url]http://齐鲁[/url]兄作答:
        1、什么是王道?
        每个人对王道的理解方向或有不同,我的理解是,王道乃[url]http://诸子百家[/url]之学产生之前的中国早期王官学体系,后来王官学体系瓦解,产生了诸子百家,王道之学随之衰微。
        到了汉代,经过[url]http://春秋战国[/url]几百年分化并各自发展的[url]http://诸子百家[/url]之学又再次整合。其实,这一整合趋势,自战国晚期就开始了,[url]http://荀子[/url]和[url]http://韩非子[/url]就是代表人物。汉代儒生以六经为本,融汇诸子百家的主张,形成了新的经学体系,即另一种王道学说。这是王道之学在历史上的面貌。王道之学,用之于现代社会,我们现在重新提倡王道,王道其实就是文明之道,重新构筑我们国家发展到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文明之道。我是这么理解的。
        2、如何看待汉本位?
        我觉得看待汉本位这一价值观,大家需要区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汉文化本位,第二个方面是[url]http://汉民族[/url]本位。比如说,就历史上的朝鲜和[url]http://越南[/url]这两个国家来说,他们显然是汉文化本位的。但他们是不是汉民族本位呢?直接来看都不是,但一个国家只要是汉文化本位的,只要融入到汉民族主张的华夷体系或者说[url]http://朝贡体系[/url]里面,就必然会走向汉民族本位。在我们传统经典的义理中,《春秋》经阐发王道治理世界异内外的大义,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把民族论和普世论分不同层次和阶段阐述其关系,从而衍生出古代亚洲的世界秩序。这两个方面,一个看起来更温情脉脉一些,一个看起来更赤裸裸一些,但它们最终会归于一致。以[url]http://伊斯兰教[/url]为例子,信伊斯兰教的国家越多,[url]http://阿拉伯人[/url]的地位,在其宗教世界内部就会越高,文化本位的价值观最终导向创始这一文化的民族的利益。因为皇汉主张的相对激进的[url]http://民族主义[/url],可能现在这几年进入汉服圈的人非常反感汉本位这个词,它们要跟极端者拉开距离。但从思想的角度上来说,不管你是从民族的角度来思考,还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思考,只要你从事于汉服复兴或者弘扬[url]http://汉服文化[/url],其实你都是一个汉本位者。此中区别仅仅是你倾向于文化上的理念更多一点,还是民族角度上的情结更多一点,仅此而已。不过,有些人他就是不愿意承认,这可能因为某些自命为汉本位者的做法,导致一些同袍反感,在他们观念中汉本位这个词语带有负面的含义,不承认也所谓,不承认并不代表自己不是。汉文化本位和汉民族本位的区别在于轻重点不同,但是最终的归结点是一致的。
        3、皇汉网有几个?
        在我印象中皇汉网不只有一个,是不同时期从汉网分出去或者本身也是汉网的外围网。那时候论坛很多,有中华汉网,有华夏汉网,铁血皇汉网,皇汉青年网,汉五千网,新汉网等等。它们都跟汉网有渊源关系。
        4、能否解释下汉网初期的发展脉络?
        初期的汉网发展脉络一部分是[url]http://汉民族[/url]主义者,一部分是儒士。这两条脉络还是很明显能够总结出来的。
        5、皇汉是否从汉服运动初期便存在于汉服圈内还是后来出现?
        这个问题,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是先有皇汉思想才有汉服运动,皇汉思想比汉服复兴要早。
        6、有个视频说北京有两批人?
        这个我早就跟大家说了,北京汉服圈早期有两个社团,一个是汉网的北京社团,一个是天汉的北京社团。


        9楼2014-12-25 23:24
        回复
          7、关于如今的[url]http://汉服吧[/url],该如何去定位它?
          [url]http://汉服吧[/url],它只是一个网络性的平台,我觉得大家对于它非要附加于太多的功能,可能不很合适,它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也不一定能胜任。一个贴吧不具备太多的功能,要让它承担汉服复兴的思想引导者,这个可能是它做不到的,不要要求太高,有些事情我们在社团层面去做就好了。登录汉服吧的人比较多,非要给它规定一个明确的思想立场,这不一定合适,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但不管怎么样,汉服吧的作用,就是全国各地同袍都可以在上面交流,它相当于汉服复兴的信息港。
          8、齐鲁兄的职业是什么?
          我的职业是[url]http://古琴[/url]老师,另外我也是青岛汉服社的社长。青岛汉服社是我八年前一手创建的,现在我们社有了一个自己的汉服会馆,接近200平方米,大家如果有机会来青岛,可以到我这里喝茶、交流,这里也是青岛接待各地同袍的地方。
          9、皇汉思想是从[url]http://辛亥革命[/url]传承下来的吗?
          对,我刚才说到了皇汉思想,皇汉思潮的兴起早于汉服复兴。它实际上是[url]http://辛亥革命[/url]思潮在一百年后的重新出现,早期的皇汉思潮受辛亥革命影响非常大。
          10、今后[url]http://汉服运动[/url]的发展方向怎么看?
          汉本位者是否应该成为[url]http://汉服运动[/url]的脊梁?怎么说呢,我刚才的讲座把汉服复兴运动划分了五个阶段,包括一个舆论准备阶段,这是我自己的思考,也不一定能完整反映汉服复兴历史,这方面很少有人研究,大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式。其实汉服复兴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汉服的研究,一个是对汉服复兴运动的研究,这是两回事情。前者是对历史、文物、礼制等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客观的事物,后者是对文化再造工程的研究,对经过满清和西方异化后的中国如何与传统对接的研究,这是文化复兴运动,两者的研究方法和论述方式很不一样。我划分了这五个时期,是为了帮助于大家思考今后怎么规划。比如说第五个时期,我把它归结到实体化或者产业化,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汉服圈不去思考这一问题,这一市场机会反而可能会被汉服圈以外的人抓住。到那个时候,你有苦难言,他们如何解释[url]http://汉服文化[/url],你都说了不算,整个社会就认为那些人是专家,汉服圈将丧失[url]http://话语权[/url]。所以,现在大家应该着手实体化,不做实体化就没有能力去影响社会的认知,就会丧失舆论阵地。
          我还有另外一种分法,把从2007年至今的汉服圈,称为儒家化时期。第一个时期是[url]http://民族主义[/url]噪动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民族主义和礼文化复兴并行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这两种理念融汇,并引入[url]http://儒学[/url]的时期。从2007年开始,全国各地的城市普遍出现了线下的汉服团体,种种活动,冠礼、昏礼、祭祀礼,不就是儒家礼学的实践吗?从那一年,汉服复兴运动走向儒家化已经是铁定的事实,纵然受到教科书或近代政治运动历史观影响的人,对此死不承认。自己在推广着儒学礼仪和观念,还在口口声声的反对儒学,历史造成的伤疤,讽刺性的体现在我们这个群体中。


          10楼2014-12-25 23:25
          回复
            11、为什么说汉本位这个词语的定性是没有问题的?
            我认为把汉本位的历史观定位为汉服复兴运动最基本的共识,是没问题的,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从其开端就有明确的民族性诉求,这又有什么不愿意承认的呢?你承认自己是一个[url]http://民族主义[/url]者还有什么好羞耻的吗?现在是我们汉民族文化比较衰微的时期,我们的文化不足够强势,所以民族主义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这个道理很容易懂,假如现在中华文化非常强势,我们就不需要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了。有人喜欢将民族主义等同于种族歧视,那是因为他们混淆了民族本位的历史观与[url]http://种族主义[/url]的不同。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的一种,从思想的自由角度来说,你是民族主义者没有任何错误,只是你个人思想的自由,它跟岐视别的种族根本没有关系。换个角度,就文化复兴运动来说,中华文明体系是由我们汉民族自己缔造的,我们以民族性为思考文化的立足点,没有任何错误,所以说这个定位完全没有问题。
            12、汉本位者是否可以定义为一群言行举止都有益于汉民族的人?
            我觉得这样表述更准确一些,就是汉本位者应该做言行举止都有益于汉民族的人。我反对秉承比较极端价值观立场的人,但我还是支持这类人的存在,虽然目前在我们这个领域,这类人还非常多。毕竟,我们这个民族在麻木了几百年之后,需要有一群极端的人不断刺激它的神经,才能醒来。不刺激的话,整个民族会继续麻木下去。但,我们做的事业并不是以极端为目的,诸位要明白其中大义。一百年后我们的文化重新发展出来工业时代的崭新的华夏文化,就不需要再去说那些[url]http://民族主义[/url]问题了。先贤认为汉民族是有负有天命的人群,它的使命不只是做好自己,还要有天下责任的担当。我们的文化再次影响到周边的国家,为人类社会提供另一种文明模式,那就是中国的天下,民族主义的护身符就变得不再重要。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当然不需要搞民族主义,而现在文化太弱势,只好让民族主义担负起最后一道防护线的责任。汉本位者,要对自己的身份有准确的历史定位,明白自己在某个时代要完成什么任务,做一个无愧于大义的民族主义者。
            13、汉文化复兴在汉文化领域方面应该结合哪些文化和近代思潮?
            至少以我的观念为例,我是尊儒的,并以儒生为自己的[url]http://身份认同[/url]。其实魏晋以来儒学就和经学混为一谈了,两汉时期,人们还没有混淆儒学和经学。我们现在更应该推崇经学,因为经学有儒学之长而又可以吸纳诸子百家之长。经学是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是百学之宗,六经的涓涓细流塑成了中华文明的性格。我在搞经学讲座时,也经常遇到反对者,我告诉他们,中国文化要想复兴必须搬出来两千年前经典,因为经典是永恒不变的,唯永恒才能超越时代,勾连古今,迈过生死,才能构铸起民族精神。想在现代再创造出新的经典,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再搬来古老的经典,并用这些古老的经义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
            我们也要接受近现代的思潮,并用我们的价值观去吸纳它、改造它。比如说在欧洲成熟起来的社会保障体系,也符合我们经学里面的民本及人治思想。虽然这种完整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是在西方形成的,但人类社会终归有其共通之处。只不过,西方比我们早一步工业化,做到的就更早一些,而我们不能因为它早一步工业化,就将其斥为西方文化特有,中国文化不应当有。这样做是不对的,有些社会运转的漠视,是所有国家都要走的路。西方比我们走的早,这一体系必然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改造它,最终就能将其化入中华。汉文化的复兴,要用我们的观念去看外部世界,而不是用西方的观念来看中国。用西方的观念看自己的话,儒家还分为原教旨主义,自由主义,等等,这样搞来搞去搞,只能把自己搞没了。


            11楼2014-12-25 23:25
            回复
              后记:
              如上文稿是根据我给上海同袍语音讲课的录音整理的,在此感谢'风的另一边“同袍,将录音逐字逐句的打成文稿,非常辛苦,并感谢青岛汉服社成员东莱夷人、五木散人、梦非阁以及汉网子衿同袍对初稿的整理,节省了我二次整理的大量时间。在此致谢!并祝福全国同袍携手共谋汉服复兴大业。
              青岛汉服社 齐鲁风 敬笔


              13楼2014-12-25 2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