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橄榄核南方雕刻和北方雕刻的话题,在橄榄核爱好者这个圈子里一直都是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地域把橄榄核雕分为“南工”和“北工”。而且认为“南工”的工艺超过了“北工”。一提起“北工”,就认为是粗糙、简陋、低档的代名词,即使“南工”工艺再蹩脚、再粗陋,也被一些玩家认做是好玩意儿。
个人认为,这是文玩爱好者的小偏见,是对核雕工艺认知上的误区。我认为,把核雕艺术简单地划分为南工和北工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不能单纯地看待南工和北工,当年京城文玩文化鼎盛时期很多技师集中在北京周边,形成了北工的流派,并且现在有些北工学院派的技术也非常精湛。所以我觉得看待南工、北工主要看雕刻师的技艺。
传统的南工橄榄核雕:

《整身弥勒》

《包衣弥勒》
有的人说橄榄核雕北工就代表了机工,南工就代表了手工。其实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对的,是片面的,是有偏见的。南工是有传承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走出来的雕刻手艺,而且橄榄核雕比较聚集集中。但是北方就不是,北方的橄榄核雕是非常分散的,分散在各个城市,天津、河北、东北等等各地。近几年来,北方地区正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核雕艺术家。他们大部分拥有高学历,当然这不是偶然现象,大多是美院毕业的专业美术人员,具有相当的美术功底,他们的核雕作品构思新颖,其人物造型比例精准。他们靠的是自己的美术雕塑基础,进行的艺术上的拓展。这是老一代核雕艺人和传统技艺难以企及的。他们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新的空气,为核雕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他们也成为当前核雕领域的主流和中坚力量。
新颖的北工橄榄核雕:

《两小无猜》

《盼》
有的人他就偏爱南工的传统,有的人他就独爱北工的创新,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