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我大爱的一首唐诗
《上阳宫》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
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上阳宫始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 由司农卿韦弘机监造, 是高宗、武则天时期重要的宫廷政治活动场所, 高宗晚年长居此宫听政。神龙元年, 武则天被迫还政于唐中宗后, 迁居于上阳宫, 最后崩于上阳宫仙居殿。
《唐六典》载:“上阳宫在皇城之西南,苑之东垂也。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今涧河),东面即是皇城右掖门之南。上元中(674~676)营造,高宗晚年常居此听政焉。东面二门,南曰提象门(即正衙门),北曰星躔门。提象门内曰观风门,南曰浴日楼,北曰七宝阁,其内曰观风殿。殿东面其内又有丽春台、曜掌亭、九洲亭。其西则有西上阳宫。两宫夹谷水虹桥,以通往来。北曰化成院,西南曰甘露殿,东曰双曜亭。又西曰麟趾殿,东曰神和亭、西曰洞元堂。观风殿之西曰芙蓉亭,又西曰宜男亭。北曰芬芳门,其内曰芬芳殿,又有露菊亭,宜春、妃嫔、仙杼、冰井等院,散布其内。宫之南面曰仙洛门,又西曰通仙门。并在其中、其内曰甘汤院。次北东上曰玉京门,门内北曰金阙门,南曰泰初门。玉京之西曰客省院、荫殿、翰林院。又西曰上阳宫,宫西曰含露门。玉京西北出曰仙桃门,又西曰寿昌门,门北出曰元(玄)武门。门内之东曰龙飞厩。”
上阳宫宫苑大致范围,即今洛河以北,涧河以东,纱厂路以南,西工金谷园路以西,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

《上阳宫》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
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上阳宫始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 由司农卿韦弘机监造, 是高宗、武则天时期重要的宫廷政治活动场所, 高宗晚年长居此宫听政。神龙元年, 武则天被迫还政于唐中宗后, 迁居于上阳宫, 最后崩于上阳宫仙居殿。
《唐六典》载:“上阳宫在皇城之西南,苑之东垂也。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今涧河),东面即是皇城右掖门之南。上元中(674~676)营造,高宗晚年常居此听政焉。东面二门,南曰提象门(即正衙门),北曰星躔门。提象门内曰观风门,南曰浴日楼,北曰七宝阁,其内曰观风殿。殿东面其内又有丽春台、曜掌亭、九洲亭。其西则有西上阳宫。两宫夹谷水虹桥,以通往来。北曰化成院,西南曰甘露殿,东曰双曜亭。又西曰麟趾殿,东曰神和亭、西曰洞元堂。观风殿之西曰芙蓉亭,又西曰宜男亭。北曰芬芳门,其内曰芬芳殿,又有露菊亭,宜春、妃嫔、仙杼、冰井等院,散布其内。宫之南面曰仙洛门,又西曰通仙门。并在其中、其内曰甘汤院。次北东上曰玉京门,门内北曰金阙门,南曰泰初门。玉京之西曰客省院、荫殿、翰林院。又西曰上阳宫,宫西曰含露门。玉京西北出曰仙桃门,又西曰寿昌门,门北出曰元(玄)武门。门内之东曰龙飞厩。”
上阳宫宫苑大致范围,即今洛河以北,涧河以东,纱厂路以南,西工金谷园路以西,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