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十五部电视剧讲的是小白玉霜在旧社会如何受苦受难,新社会如何在党的培养下在政治和艺术上取得大进步,演到1955年拍摄《秦香莲》戛然而止,后面用文字交待1967年12月逝世。
这部电视剧想说明什么?不就是想告诉人们:新旧社会两重天,小白玉霜在党的阳光照射下象禾苗一样茁壮成长。尤其最后马少波给小白从政治上点播了几句,小白唱了那段“坚定信念跟党走”,思想仿佛立马上了一个高度,好一个拔苗助长啊,这编剧歌颂式的作文写得好熟练,立马贴上了主旋律!
这部戏其实不是关注小白玉霜,而是一篇主旋律的命题作文,小白就是这个主旋律里的千千万万当中的一个背景道具。可惜,这种通过具体人物唱赞歌的片子已经够多了,没什么新意了,自然电视剧《小白玉霜》也不会拍出什么影响来,倒是戏迷很关注里面的评剧唱段。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结果?是编剧水平差?是真的分不清主次,还是不敢写最重要的事件?还是有关部门某些阿谀奉承者害怕抹黑某个集团的脸面?电视剧《严凤英》有例子在先,黄梅戏代表人物之死都拍出来了,那为什么评剧第一人之死就不敢涉及了呢?
我认为,从解放后到小白被迫害致死才是电视剧《小白玉霜》最应该涉及到的,这部分才最能体现人性关怀,体现人性反思。令人失望的是,这部电视剧恰恰就不涉及小白玉霜这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
这部电视剧想说明什么?不就是想告诉人们:新旧社会两重天,小白玉霜在党的阳光照射下象禾苗一样茁壮成长。尤其最后马少波给小白从政治上点播了几句,小白唱了那段“坚定信念跟党走”,思想仿佛立马上了一个高度,好一个拔苗助长啊,这编剧歌颂式的作文写得好熟练,立马贴上了主旋律!
这部戏其实不是关注小白玉霜,而是一篇主旋律的命题作文,小白就是这个主旋律里的千千万万当中的一个背景道具。可惜,这种通过具体人物唱赞歌的片子已经够多了,没什么新意了,自然电视剧《小白玉霜》也不会拍出什么影响来,倒是戏迷很关注里面的评剧唱段。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结果?是编剧水平差?是真的分不清主次,还是不敢写最重要的事件?还是有关部门某些阿谀奉承者害怕抹黑某个集团的脸面?电视剧《严凤英》有例子在先,黄梅戏代表人物之死都拍出来了,那为什么评剧第一人之死就不敢涉及了呢?
我认为,从解放后到小白被迫害致死才是电视剧《小白玉霜》最应该涉及到的,这部分才最能体现人性关怀,体现人性反思。令人失望的是,这部电视剧恰恰就不涉及小白玉霜这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