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吧 关注:188,846贴子:1,363,417

回复:中药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释植物花蕾、子实、叶茎、根须构成的一类中药。
【详解】取材于普通植物的药材。对珍稀药材而言。亦指不见于药典的民间药材。
汉刘向《说苑·建本》:“锐金石,杂草药,以攻疾苦。”
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
清吴敏树《杂说》:“又有号草药者,俗相传取诸草,名不在《本草经》者,以治疾,尤有奇效。”
老舍《四世同堂》五八:“老太太还和李四妈把两个人所有的医药知识凑在一处,斟酌点草药或偏方,给小崔太太吃。”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5楼2015-07-17 21:33
回复
    定义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使用草药的目前有两个流派:中国传统中医草药、西方草药。虽然两者中草药步入西医形式,但仍属于民间草药疗法。
    使用草药其目的不只是针对某一症状,而是有助于全身,壮大自己, 虽然并无科学证据。草药实际上已经证明其愈合有效,草药已置于临床试验已证明其价值。包括已知种淡紫——这是
    草珊瑚
    用来治疗感冒,圣约翰草——用于治疗轻度忧郁(不使用氟西汀),霍桑浆果——在回收过程中帮助轻度心脏病。
    草药不能直接代替现代药物,草药是从自然植物中提取,并非所有的草药都能安全使用。
    同时,药材往往仅用于轻度病症。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最好是请教医生,他们能告诉你哪些是适当的剂量,并建议各级频率。
    常识告诉我们,草药作为药材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令人觉得很权威,但不推荐自我诊断。
    始终牢记,药品和中药材是有着副作用的商业药物。有些人误以为这是因为天然草药,他们是百分之百安全的,这是不正确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6楼2015-07-17 21:33
    回复
      药引
      重要性
      有很多中药用“药引”同服更为合适。“药引”有利于引导其它药直达病所,使中药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种类
      蜂蜜:味甘补中,润肠通便,润肺除燥,健脾解毒,可冲水调服,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阴虚久咳、习惯性便秘等一类中药。
      米汤:适合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益肠、利膈利咽、生津止渴、利尿祛湿等功用的中药以调和诸药,起协调作用并可减轻难以消化吸收的矿石类、贝壳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益母草
      姜汤:“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可和中止呕、温中祛湿,适合具有治疗风寒表证、肺虚咳喘、脾胃虚寒、呕吐呃逆等功用的中药。生姜3---5片水煎取汤。
      枣汤:味甘益脾,益气养血,可缓和药性,解毒,生津,止泻,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适合具有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等功用的中药。大枣5---10枚水煎取汤。
      温黄酒:可增药力,因为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是酒溶性成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7楼2015-07-17 21:34
      回复
        枸杞
        熬中药的过程是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进入汤里,所以常用沙锅。即使是煎二汤药,也要一定温度和时间。
        但可以用微波炉热煎好的汤药,喝时要搅拌,小心受热不均烫着。
        1.选取好煎药器皿
        2.作好准备工作
        3.准确掌握火候
        4.用妥药引服好药液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因为它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加减应用,所以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病证。但是如果煎法不当,服药方法不科学,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汤剂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下面我们对煎药的容器、次数、温度、药引、禁忌以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等,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适用器皿
        煎药时最好用陶器、砂锅、不锈钢器皿等,切忌用带油垢的锅、铁锅、铝锅和其它金属器皿。因为油垢中可能含有致癌物----3、4苯并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铁器可以和汤药中的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香豆素及其甙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服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准备工作
        煎药前要先检查药物是否有发潮霉变或虫蛀变质,然后用冷水将药剂浸湿,过几分钟后加入适量的冷水煎熬。放入的冷水一定要清洁,没有杂质。头煎放入的冷水应超过药剂面两寸左右,二煎、三煎水量酌减。
        火候掌握
        灵芝
        煎药时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沸后改用文火,以防中药很快熬干,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未能溶解出来而影响药效。煎熬时最好经常搅拌,让药液充分煎好煎透。清热、解表药煎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头煎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三煎沸后再煎1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大约40---60分钟。注意事项
        1.煎好的药液一定要用 子过滤,每煎大约150---200亳升,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再次煎熬,浓缩后再服用。切忌服用煎糊的中药。室温高时,注意煎好的中药汤也容易变馊变质。另外,服药用的碗杯要及时清洗。
        2.每次煎药后,应立即将锅见内的药垢清洗。
        3.药剂内,凡注明“先煎”、“后下”、“溶化”、“冲服”、“布包”的药要特别注意区别:介壳类(如海蛤类、生牡蛎等)、矿石类(如生石膏、生牡蛎等)、毒性药物(如川鸟、草乌等),需先煎10---15分钟,后再入其它药;气味芳香易挥发的药(如砂仁、佩兰等)要在其它药煎好前5---15分钟再放入;易溶化的药(如阿胶、鹿角胶等)应用煎好的药液溶液或将药隔水蒸化;冲服药(如三七粉、冰片等)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包煎药(如旋复花、车前子等)宜用布包好再放入锅内同煎。贵重的药如何煎熬
        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灵芝等应另煎,时间要长一些,大约1小时左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8楼2015-07-17 21:35
        收起回复
          鉴别真假
          根据口尝中药材来体会其特殊味道和口感,从而衡量和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称口试法。该法简便易行,对鉴别根皮类、果实种子类等中药材有较大适用价值。如:黄连、苦参等药材具有鲜明纯正而恒久的苦、酸、甜、咸、辣等味,且一般味道越浓,质量越好。但口试鉴别法需注意:取样要有代表性;对强烈刺激性和剧毒药材,要小心取样,以防中毒。
          毒副作用
          中药无毒副的说法较为流行。其实,凡“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一些有毒中草药
          枳实
          如雷公藤、防已、鱼胆、木通、厚朴、细辛、草乌、苦参、牵牛子等长期应用或过量服用,传统引起肾毒性反应。2012年9月28日,中草药引起肾损伤54例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有不同的程度的多尿、夜尿增多、脱水、烦渴、恶心呕吐、乏力或水肿、少尿或无尿、轻度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糖尿、高血压等症状。研究表明,木通、厚朴、细辛中含有马兜玲酸可导致肾小管病变。
          雷公藤含有多种生物碱和双萜类三环氯化物及细胞类烷化剂,毒性大,可致心、肝、肾、神经等多系统疾病。其中肾毒性可引起肾小管变性或坏死、中毒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急性肾衰。在214例雷公藤中毒者中,死亡64例,其中44例死于急性肾衰。有人报告,有7例病人服木通60克以上,7---10日内死于急性肾衰。中成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以过敏性皮炎最常见,多为局部瘙痒、灼热,或大片红色斑疹,甚至伴有发热、胸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直至发生溶血反应和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不可轻视中成药的毒副作用。
          治疗疗程问题
          郁李
          服中药不象服西药有严格界定的疗程。一般来说,服中药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中药辨证论治理论、病情稳定与否或进展状况,以及同时采用的西医治疗反应以及病人对中药的耐受程度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短的可服用几天,如辅助化疗期间对恶心呕吐缓解消化道症状的中药治疗。长的可服几年,如患者康复期服用一些补益类中药,有利于防止复发。临床报道,肠癌患者术后连续服健脾清热解毒中药3----5年,可减少复发。有报道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患者,长期辅助应用扶正中药生存率可提高5---10年。
          中药能否与西药同时服用
          最好不要同时服用,因西药与中药、中成药之间的复杂关系很难确定,需严防服后产生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造成不良反应。为使药物被充分吸收,一般习惯把服用中药、西药的时间隔开。
          能否用饮料作为“药引”送服中药
          一般强调用温开水送服中药。用饮料、茶水等服药有可能降低可破坏药效。例如:茶中含水中含有的单宁酸与带有碱性的中药碰到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减少有效成份,降低药力而影响疗效。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姜可乐(也称姜片可乐)。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前人在煎药、服药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中药汤剂服用得当与否,关系到治疗的疗效。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医患间的沟通,也能促进医患间的合作。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9楼2015-07-17 21:37
          回复
            长见识了


            113楼2015-07-24 11:00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15-07-24 12:16
              回复
                顶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15-07-24 23:30
                回复
                  学习了


                  116楼2015-07-25 22:23
                  回复
                    谢谢,长姿势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15-08-02 11:05
                    回复
                      杨 先 生在深 山 中 种 植 有 大 量 草 药天 麻 , 有 需 要 者 请 联 系 , 杨 先 生 , 15571747280 .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性平;入肝经;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1.平肝息风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
                      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3.防治心血管疾病
                      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
                      4.降血压
                      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118楼2015-12-18 15:26
                      回复
                        很不错的中草药基础知识,谢谢楼主!!!


                        119楼2015-12-28 16:4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15-12-28 18:53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1楼2015-12-28 20:04
                            回复
                              谢楼主,收藏!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2楼2015-12-29 1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