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寺是百年古寺,原本人文底蕴极深厚,所藏经书以及名人碑刻在历史上冠于一时。然历经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寺内古迹受到严重破坏,如今仅存民国碑刻三通,分别是《李家孚诗碑》、《李家孚画碑》和《九狮桥北新修石路记》
《李家孚题诗碑》,张子开撰书,青石横刻,刻于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嵌于明教寺山门殿东墙,计12行,行10字。字迹保存较好。
内容较少,录以记之:“教弩台高接暮云,当年魏武驻三军。而今霸业消沉尽,惟有钟声送夕曛。李子渊字家孚,太傅文忠公之曾孙也。幼有隽才,每出诗文多为作者誉,叹年十九遽殁,其父伯琦痛之甚。此乃其《合肥杂咏》二十四首之一,寺僧普润乞书寺中,伯琦因嘱余书之刻石遗寺僧,盖亦所以致书无己之意也。辛未三月上巳日,张文运记”。

《李家孚题诗碑》,张子开撰书,青石横刻,刻于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嵌于明教寺山门殿东墙,计12行,行10字。字迹保存较好。
内容较少,录以记之:“教弩台高接暮云,当年魏武驻三军。而今霸业消沉尽,惟有钟声送夕曛。李子渊字家孚,太傅文忠公之曾孙也。幼有隽才,每出诗文多为作者誉,叹年十九遽殁,其父伯琦痛之甚。此乃其《合肥杂咏》二十四首之一,寺僧普润乞书寺中,伯琦因嘱余书之刻石遗寺僧,盖亦所以致书无己之意也。辛未三月上巳日,张文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