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4日漏签0天
建昌吧 关注:136,381贴子:3,338,73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0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建昌吧
>0< 加载中...

勃海大学志愿者支教求帮助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拥护啥1995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们是渤海大学志愿者协会 想知道建昌曾经上过辽宁卫视的贫困小学叫什么名字 具体位置 求大家帮忙 非常感谢


  • 拥护啥1995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是建昌人 求帮助


2025-07-24 07:2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拥护啥1995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要顶下去 帮助帮助我们


  • 拥护啥1995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心人帮帮忙 具体位置


  • 似水年华LB
  •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具体点


  • 拥护啥1995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爱你妹的love @我会幸福啊 @__堇哖丶愛 @顽绰国际范儿 @一个感性男子丶


  • 拥护啥1995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家 帮帮忙 好心人


  • 那段流年abc
  • 少将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们学校的协会真挺多


2025-07-24 07:16: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搜得斯奈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二道湾子乡,刘质彬沟村小学


  • lsw阿威
  • 新兵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加我


  • 拥护啥1995
  • 中校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爱心的朋友 帮帮忙


  • 善行天下先
  • 小吧主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是报纸原文:
这里没电没水没公路 唯一的老师坚守34年 见证了这个百人小学的演变
大山里1个老师和她的6个学生
2014-11-14 00:09辽沈晚报
老师的梦想
让学生们能喝口热乎水
孩子们的梦想
一个足球和几个完整拉链的书包
在葫芦岛市建昌县老大杖子乡大山沟里的一个教学点,去年还有8个学生,现在只有6个学生了。这里已经很多年没用过电,水井也坏了好些年。 6个学生的课间娱乐就是跑和跳,除了一个孩子外,他们都没见过球。
唯一的教师刘盛英在这大山里坚守了34年,见证了这个曾经有百人的小学慢慢变成了现在的只剩下6个学生的教学点。“有点能力的都带着孩子出去念书了。 ”刘老师说,也许用不了几年,这个教学点随着学苗的枯竭将结束自己的使命,但是现在,“只想孩子能有一个拉链完好的小书包,不会让里面的书本跑掉。 ”刘老师说在她退休之前,希望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能提高一点,孩子们能有热水将方便面泡一下再吃。
教室:生炉子只有3℃还要放烟
“车底盘低的进不去。 ”杏花村平方店屯教学点在大山沟里,通着勉强能过车的路,十来里的路面上都是石头。作为曾经的小学校,在山脚下有着一排红砖瓦房和一个很大的院子。只不过现在能用的教室只有一间,院子里到处是烧荒的痕迹。
气温突降,冬天终于是来了。记者从开着暖气的采访车上下来,钻进烟囱冒着烟的教室,与刘盛英老师刚寒暄两句,就不得不搓搓有些发硬的手,一看手机带的温度计,显示:室温3℃。
十来平方米大的教室里,摆着12套从没更换过的桌椅,6个学生分班坐着。左边是学前班的三个孩子,右边是二年级的三个孩子。“冷吗? ”学前班的孩子小手有些脏,握着一个铅笔头一笔一划地在方格本上写着今天教的“木”字。“不冷! ”孩子用棉袄的袖子擦了擦鼻涕咧着嘴笑着。
靠近教室中间的炉子刚暖和一点,老师却又把门打开了,她抱歉地说:“这屋子排烟不好,不经常开一下门的话,屋里就会慢慢全是烟,可能会把孩子们熏到。 ”“这里温度最低的时候有零下二十多度,所以天冷的时候不会要求孩子们一直老老实实坐着,不然会冻出病。 ”刘老师说,就是她评改作业时也要不时站起来走走,暖和暖和。
刘老师说,教学点还好点,乡里会给拨一些煤,附近的杏花村平西组的村民不少家还烧不起煤,“冬天里散发着秸秆香的炊烟,有时不只是美好的意境,也可能是冷峻的现实。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并不是空话。陪我们到教学点的孙晓忠就是二十多年前在这里的小学毕业的,然后走出大山搬到了建昌县城。刘盛英也曾经是他的老师。
孙晓忠说,刘老师有些固执,当他们提出要带着这个班的小班长程添国到他家看看时,刘老师没有同意,“马上要期中考试了,他这一回家就耽误了功课。 ”
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教学点,但是连续三年,这里的学生成绩在全乡都是数一数二的,去年的考试,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平均分在全乡都是第一名。
说起来,刘老师还有点偏心,她希望我们报道的时候多提提程添国家里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帮助一下这个“学习好还听话”的孩子。“他虽然刚念二年级,我只是觉得这孩子将来有可能走出这里,如果因为家里穷以后辍学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刘老师叹口气说。
孩子:只见别人玩想有个足球
没有摇铃也没有电铃,老师只是拍拍手说了声下课,学前班的孩子放下写满“木”字的本子,二年级的学生收起了复习卷子研究起陌生人来。
小班长程添国9岁,在6个孩子里是跟陌生人说话比较不打怵的。“将来想要做什么呢? ”记者问。“念书。 ”他害羞地笑着。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正在乡里的小学念四年级。“我们这里穷,一家一年也就挣个万八千的,供一个孩子念书就不容易了。 ”孙晓忠说要是在建昌念高中,一年就得一万多元。
孩子们下课也还留在教室里,原来他们都是在等着小班长程添国。“出去玩喽! ”程添国一带头,6个小孩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学校的院子里仅有的体育设施就是单杠。孩子们挤来挤去,你拉我拽地在杠子上玩了起来。只不过没玩两分钟,孩子们又一窝蜂似的跑回了教室。“怎么了? ”记者问。“太冷了! ”程添国使劲搓着小手,“铁杠子太拔手,只能玩一会儿。 ”
这个教学点是农村教育普遍的三组复试班,也就是一个老师要教学前班和一、二两个年级的学生。“我们没有体育课,”刘老师说,“所以也没有球类等体育用品。 ”
其实不只是现在,就是以前这里还是小学规模的时候,“也没有足球什么的。 ”刘老师回忆说。“反正我在这念了那么多年书也从来没玩过球,因为压根就没有。 ”在这里毕业的孙晓忠补充了一句。
程添国曾经跟老师提过,“他说想有个球,大家一起玩多好。 ”除了程添国外,其他的孩子都摇头说没见过球是什么样的。“有一次有个村里的人在玩球,我看到了,”程添国说,“我没和他一起玩,因为我不知道怎么玩。 ”“想要一个球吗? ”记者问。程添国搓着小手摇摇头。“真不想要吗? ”他抿着嘴摇了摇头,想了一下又笑着点了点头。“那刚才为什么摇头? ”记者问。“害羞。 ”程添国小声说。“为什么想要个球? ”记者接着问。“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好玩。 ”程添国大声说。“那你想要个什么球呢? ”记者问。“能拍的,能转的,最好是能踢的,对,就是足球!如果可以,我就想要个足球! ”程添国的眼睛亮了起来,因为他离开山沟在乡里念书的哥哥跟他说过踢球有多好玩。
老师:只想有水来电 让孩子们能吃口热乎的
午饭时间到了,孩子都兴奋起来。由于回家需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孩子们都只能在教室里解决。
程添国从书包里拿出了花花绿绿的一袋方便面,扯开袋子,小手伸进去掰下一块就放进嘴里,嚼了两口,有些干,抓起自己的塑料瓶喝了一大口水。也就一二分钟,程添国仰头把袋里的那些方便面渣倒进嘴里,他的午餐就算完事了。
6个孩子,4个人的午饭是方便面,不是几块钱一袋的大品牌,是那种甚至很难找到保质期的袋装食物。程丽娟吃了两块饼干,是村里小卖店卖的那种用大袋子装的,装饼干的袋子里还有一点碎渣,她就用脏兮兮的小手沾了点吐沫把渣粘起来吃光了。
每个孩子的桌上都有一个塑料瓶,这是他们的水杯,他们并没有富裕地区孩子们用的那种专用水杯,他们喝的水都是早上从家里带来的。“我们这里没有水已经好几年了,”刘老师说,“以前是有水井的,但是水泵坏了,一直没人修。 ”她说如果有水还能给孩子们烧点热水泡方便面吃。“虽然没什么营养,但是冬天还是喝口热乎汤能让孩子们舒服一点。 ”
这里不只是没有水。记者抬头看看,两个日光灯都是没有灯管的。“其实一开始还是有电的,”刘老师说,“我想着本来教学点就没几个孩子了,点灯还要花电费,乡里学校的教学经费也紧张,所以我就一直没用过电。 ”
但是也不能总不用电,直到两年前的一天,有个孩子病了,她想给孩子烧点水,这才发现,电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停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去找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刘老师骨子里还是深深烙着山里人的本分。
未来:也许三年后这个教学点就会废弃了
刘盛英今年52岁了,她从做民办教师开始一直在这里教书育人有34年了,“这个村里40岁以下的我几乎都教过。”
因为不放心孩子们自己走那几里的山路,每天早上,刘盛英都会6时多从家出来,顺着村子和沟子走一圈,6个孩子就凑齐了,然后她就带着他们一起上学。放学后,她又带着这些孩子回到村里,把他们一个个地送回家。学校到村子的路是简易的,每逢下雨,路有时就成了河,她还要喊上家长一起把孩子背到学校去。
去年教学点还有8个学生,由于这里只教到二年级,所以有两个学生去了乡里的学校。明年的这个时候,3个二年级的学生也将去乡里念书,剩下的只有3个学前班的孩子了。这3个学前班的孩子可能就是刘盛英教的最后的学生。“把他们送走了,我也就退休了。”
8岁的程丽娇还在上学前班,看上去长得和四五岁的孩子一样。程丽娇还将在这里读到刘老师退休。脏和破并不是她小书包最大的特点,她的书包没有拉链,“这个书包的年头可长了,是谁的孩子毕业后留给了谁的孩子,然后给了她用。其他孩子的小书包也是捡别人剩下的。 ”刘老师说,因为书包没有拉链,所以有时候她跑着跑着书本什么的就都飞出去了。
程丽娇和程添国是叔伯兄妹,他们的父亲是亲兄弟。两家一共只有两个劳动力,要赡养10口人。之所以要两家合着说,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要共同赡养90岁的老人,同时还要帮着死去的弟弟供养儿子。
程丽娇的作业本是没有封皮的,因为作业本的上半部分给了程添国当作业本。“我们家就这么个情况,穷不穷的,一眼也就看出来了,”程丽娇的父亲说,“因为家里有老人,我根本没办法出去打工,一年就是种地能收个七八千元。”打小就失去父母的侄子现在在建昌念高中,“每年至少得一万块钱。没办法,总不能让孩子失学,要不对不起我死去的弟弟。 ”“其实现在的农村,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有点条件的都把孩子送到乡里去念书了。剩下的就是家里实在是穷的。 ”刘老师说,教学点主要的学苗来源就是附近的西平组,“现在还剩下不到40户人家,整个组,就剩下一个三岁的小孩了。”她说这种形势下并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只希望剩下的这三个孩子的这三年能够得到稍微好一点的教学条件,他们毕竟还是学生。 ”
北国网、辽沈晚报特派葫芦岛主任记者 李振村每天早上,刘盛英都会6时多从家出来,顺着村子和沟子走一圈,几个孩子就凑齐了,然后她就带着他们一起上学。
本稿图片均由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吴怀宇 摄
教室里12套课桌椅从没更换过,左边是学前班的三个孩子,右边是二年级的三个孩子,头上的日光灯已经坏掉了很久。
▲程丽娟带的午饭是村里小卖店卖的散装饼干,很快她就用脏兮兮的小手将两块饼干吃光了。
◆学校的院子里仅有的体育设施就是单杠。课间时间孩子们挤来挤去、你拉我拽地在杠子上玩了起来。


  • 牛牛小警52
  • 大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


  • 感觉
  • 上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就听过车协


2025-07-24 07:10: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追忆夜火
  • 中将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帮顶。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0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建昌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