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的平房,泥泞的土路,随处可见的垃圾;或者杂乱无章没有规划的“握手楼”……说起“城中村”,人们都不陌生。一边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另一边是凌乱的城中村——繁华与落后,井然有序和杂乱无章,还有不可忽视的建筑安全隐患——两者也许相距不到一公里,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发展滞后,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极其生活区被城镇所包围,从而形成“城市中的乡村”这一独特景象。据统计,中国的城中村数量及规模十分庞大,仅在北京一地就有100余个,上海、深圳、武汉、成都、重庆、合肥、郑州、宝鸡、银川、呼和浩特等全国多数城市也同样出现了城中村现象。 城中村处于城市中的灰色地带,由于其生活成本低廉,处于城市政府部门管控盲区,出现房屋密度高,违章建筑集中,电线杂乱无章消防隐患大,污水横行,垃圾成堆,卫生条件差,居住人员结构复杂,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强等等一系列问题,易导致各类安全隐患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2008年2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强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方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的情况、财力、城中村具体状况和原村民的意愿,开展城中村整治、改造工作,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城中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保护原村民合法利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时至今日,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依然是城市管理的焦点。 作为一项城市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城中村绝不是将其夷为平地,一拆了之那么简单。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人员身份复杂,改造规模庞大,任务十分艰巨。在我国现有的土地政策下,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致使改造工程缓慢。多数城中村剩余土地较少基础设施不完善,改造后同城市总体发展难以协调。同时,村民的拆迁补偿及过渡安置均需大量财政支持,受自身和地方政府财力限制,很难保障村民权益。 广东省一位负责改造和规划城中村的专家在乎接受记者的采访中谈到:“城中村改造,只有慢慢来,才能出细活。虽然城中村的风貌确实不理想,但它的改造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系统工程,急切不得。外来人口的问题怎么解决,村落文化如何保护?都要慢慢落笔。”并强调“城中村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经济选择的结果,可能有人觉得这里很丑,但是自有其存在的理由。这是物竞天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