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可能是淮夷的一支。”汤杰认为,商周时期,淮夷是一个较强大的古老民族,生活在山东、安徽、江苏一部及淮水流域。西周时期,曾发生过一场对淮夷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淮夷部落的大多数人被迫向江淮流域迁徙,在濒江高岸的蜀冈上建立了一个方国——干。《诗经·魏风·伐檀》载:“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文后对“干”的注释,“干”即河岸,“干”之本义为侵犯,假借、引申义为“岸”,而“邗”从“干”从“邑”,说明干是建在河岸或江岸上的一个方国。
黄继林说,研究“邗”这个字,有两种比较通行的说法,一是邗通“干”,本义为水边高地,可以推测邗城是依水而建。二是“干”是一种兵器,据此可推测当时邗国的兵器制造比较先进。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大多数的城都是依水而建,因为生活、交通方便。而“干”字的第一义项是兵器。能否这样理解:当时的淮夷是渔猎为主,渔猎工具就是形同“干”样的器具。随着材料的改变,“干”就成了一种在当时颇有杀伤力的兵器。加上淮夷骁勇善战,“干”就成了我们这一带先民的特色,以“干”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