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吧 关注:62,936贴子:604,868
  • 41回复贴,共1

试论看客情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上午两节课,讲述孟子的《鱼我所欲也》。预习,朗读,提问分析,做作业:两节课过去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讨论课文的论点是舍生取义还是保持本心,出现问题了:我讲从“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开始,到“是谓失其本心”,都是作为保持本心的反面论证,所以保持本心是论点。问下面同学,懂了吗?没有懂,也没有人说不懂,我又尝试了其他方法来阐述,用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例子,效果很差,我自己都云山雾罩了,望着下面,趴的趴,玩的玩,睡觉的打瞌睡,传小纸条的,不一而足。我现在想起来,应该是一种失败的表演者形象,一学生说:“老师,你好可怜,大家都没听”,这句话,我感觉温度上升了点。确实如她所言,我想结局在我一开始胡乱阐述时就已经开始成型了。那些对上课好不好漠不关心的学生是我自己造出来的。那些看客,是我自己培养出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15 12:43回复
    课文没有一个足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点
       -- 冬天的早晨能说起床就起床的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一定要离他们远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2-15 12:59
    收起回复
      2025-07-26 16:07: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放学,吃好饭,和同事们走回去,想想上课的困境,跟他们分享。老师上课需要解决难题的,就像我们要去上山打老虎一样,老虎会让我们登上知识大山苦难加倍甚至放弃登山。老师学生一起去登山打老虎,老师摸到老虎尾巴,转头喊学生一起来打,学生在后面看着老师,看耍猴一样。同事听到这里说:“孤单啊!”孤单,确实孤单,孤单到可怜,孤单到可笑,孤单到可恨!一堂课,目标是能“打死一只老虎”,现在想想,真的不切实际,分开来教吧,今天教老虎是一种什么动物,明天教老虎的优势在哪里,后天教老虎的什么弱点可以被利用,总有一天讲到老虎会死于我们手中。教总是教,流于外表形式,远远不够,靠一个孤胆英雄表演打老虎,也远远不够,至少要学生亲手打一回才知道结果的,但是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这样那个学生能真正学会打老虎呢?做卷子能,打败的只是纸老虎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15 13:13
      回复
        为何不试图换一种方式教学?
           -- 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话,那就静静地看着她的眼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15 13:22
        收起回复
          看客中或许有被喊醒来一起打老虎的情况,但由于平时跟英雄接触比较少,也跟老虎接触比较少,不了解英雄的实力来源于哪里,也不知道吃人的老虎其实是可以被打败的,到了现场成为收获谈资的看客,不亦悲乎!
          其实英雄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心里面反抗意思强点,勇往直前的决心大点,把一切拦路的真老虎都当成纸老虎罢了。普通民众以为响应英雄的呼吁会让自己送命,而不知道老虎害怕齐心协力的敢打老虎民众,反而一个个为自己考虑,不敢一起上去打老虎,只好任由老虎把英雄吃掉,再来一个个把自己吃掉。如清末剪辫子不当顺民的故事,以为辫子丢了,自己的命也丢了的普通民众大有人在。鲁迅写了《风波》来描述这种情况。 英雄的力量和平凡人不同,但失败也正是和平凡人不同,这跟英雄没把自己的力量告诉平凡人有很大关系:英雄气质就是自信自己的力量而已。人人皆有英雄之心,世无老虎吃人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2-15 13:36
          回复
            学生把老师看做英雄固然跟社会传统有关,但也跟老师自己视作与学生不同有关,没有贴着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就像没有贴着平凡人的英雄不是个成功的英雄一样。没有打过真老虎的老师永远都是学生。读过书而不会用书的老师或许只是个冠冕堂皇的假老师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15 13:37
            回复
              大学:呈泽惠贤孔墙光,东山铜骸安陆珏!房杜嫁庄海潮涌,素车秋封神船住!香港傲门七子歌,欢畅戴河松林投!崇征欧美驱俄院,嘉定扬州大陈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2-15 13:44
              收起回复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IP属地:江苏10楼2014-12-22 12:05
                收起回复
                  2025-07-26 16:01: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觉得兴趣很关键。我们的物理老师是个老教师了,她教的上届学生中考中有好几个物理满分的,但是我上课还是听不懂。上课的时候我为了注意力集中都站起来了,就是听不进去。


                  12楼2014-12-22 12:23
                  收起回复
                    看客是自卑的表现


                    IP属地:广东13楼2014-12-22 15:21
                    回复
                      我们班今天刚学《鱼我所欲也》。其实你的学生们并非是因为不懂,而是没有认真地跟上你的思路。建议楼主让学生自主思考再交流,不至于像我上物理课一样糊里糊涂的,一堂课只看着老师的嘴像鱼的嘴一动一动,真的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14楼2014-12-22 16:33
                      收起回复
                        15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2-22 21:30
                        回复
                          在旧清代和民国的北京天桥,往往有一种随意打赏的看客,而表演几个花架子讨口饭吃的艺人,往往得益于这种施舍。换个角度,我们无意的施舍还培养出了叫花子。深入挖掘,帮人被讹诈也触发了看客思维。我想想以前写的一些花架子,愧对大家的真心的帮助,这也是我要求自己要深刻挖掘看客情怀的缘故。前面有吧友称看客情怀其实是一种自卑。我深深认同,除自卑外,自傲也是一种看客情怀:自傲加上看不起、冷漠和无知等于路人,如看一眼就走,有时怕事怕惹祸上身,有时怕丢了身份面子;自傲加上好奇矜持沉默或者施舍等于围观客,为看个稀奇古怪水落石出当谈资,为看个是非善恶爱恨情仇安心理。看客何其多?多一份心贴心同位思考,世间将少一位看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2-22 22:14
                          回复
                            看来学生不给你面子呀,你得用点手段了。
                            你考虑一下,是应该开个班会与同学们“以诚相待”,还是抽个空把学生臭骂一顿立威?


                            IP属地:河南17楼2014-12-26 09:45
                            收起回复
                              2025-07-26 15:55: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生不太懂,是因为你没点透。
                              小明说:“我咋觉得《鱼我所欲也》既不是舍生取义也不是保持本心。
                              他的中心是“我不想升职加薪娶老婆。””然后他开始了分析
                              文分3段:
                              段1有五句话:
                              1,比起鱼我更喜欢熊掌,比起生我更喜欢义。
                              2,我虽然喜欢生,但我有比生更喜欢的东西,我虽然怕死,但我有比死更怕的东西。
                              3,如果一个人最喜欢生,那么他为了生什么都会做,如果一个人最怕死,那么他为了避灾什么都会做。
                              4,3的逆否命题(如果不是“为了生什么都做”,那么他最喜欢的就不是生,如果不是“为了避灾什么都做”,那么他最怕的就不是死)
                              5,说3、4的道理是所有人通用的。
                              段2,论证段1的第五句话,即使是乞人,也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不会为了生而吃别人踢过来的东西)
                              段3,把段1第五名话的结论用在自己身上,说我死都不怕你跟我提“升职加薪娶老婆”?你以为我得失心疯了吗?
                              由此可见,这个文章的前半部分中心论点是段1的第5句话。段1的1、2句是举例子,引出3、4的命题,5句说点出来了,所有人都一样,都是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
                              段2是段1中心点的自然沿伸,“你看,乞人都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呢”
                              段3把这个中心沿伸到自己身上,“老子想要的东西比生死更重要,更何况你的升职加薪娶老婆。”重点就在这里,就是“老子不想升职加薪娶老婆。”
                              如果你说“不想升职加薪娶老婆”就是“保持本心”,我可以跟你说,这一点如果你不讲,别说你的学生理解不能,我也理解不能呀,明明“不想升职加薪娶老婆”是九个字,“保持本心”是两个字,凭什么说是一样的?
                              就算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说明白一点,非要弄个似是而非的“保持本心”来忽悠人?
                              如果你光强调“保持本心”,那么这个词就成了皇帝的新衣,你得告诉他们,这里的“保持本心”就是说孟子不想投靠别人,不想为了“升职加薪娶老婆”而依附别人变成别人的工具。


                              IP属地:河南18楼2014-12-29 08: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