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感觉,林夕把自己性格拆分,最另类,正如玄学,玄之又玄,给了谢霆锋。潜龙勿用,从开始的喃喃,越来越躁动,而谢霆锋的曲配合,更是有一种玄机的意思。曾经有人说,中国新摇滚的代表作,就是潜龙勿用,我很赞同。
而玉蝴蝶,也是玄妙的代表。
我发现,还真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就只有玄妙,能表达吧,也成功塑造出谢霆锋的新音乐形象,你知道,那时这就是非主流向城里的流氓挑战,成者为王,失败么,就是失败,抹杀光辉而已。
那个元老说,玉蝴蝶给了他成就,却让他再难以超越。这是精神层面的输,而是输的很实在。
随后他的专辑,都不及玉蝴蝶的,但不乏经典,我喜欢的摇滚第二世,还有情歌边走边爱。
以后的勿忘我也很不错,但还是分比较对象。
渐渐的,王朝的开拓者,走下了神坛。因为你的使命已经达成,你已经开创,就让后来人发扬。
很多人,不是因为谢贤而知道他的儿子,而是因为谢霆锋,才有人知道谢贤。)
插的多点,但我认为,谢霆锋的定位,是一个打江山的。陈奕迅的定位,是一个稳江山的。我想这样的形容挺好。
在这十多年,太多人昙花一现,太多人努力上位,却最终Say goodbye,存活下来并且能发现下来的,都是争斗后的胜利者。可是太多机会给了陈奕迅,十多年内的各个时期,让他吸收太多,最终成为胜利的筹码。
这个时代林夕还在活跃,并且年月让林夕成为最顶尖的词神,当然还有黄伟文,这两个人的话题实在太腻了。给喜欢的歌手亦都是顶尖词作,听众喜欢听并且更喜欢研究。
而且歌曲,曲的节奏才是真切的肉身,作曲人的多元化,新意无穷。我曾经写过一个贴,讨论港乐各个时代的曲,几十年来都是在别的国度别人的风格借鉴,融合,最终实现超越与新。
中国自古以来,好听的曲都不在中部地区,所以你懂,为什么港乐里的普通曲轻松玩爆大陆的曲风,那是三十年的融合才有的,而三十年前,我门大概刚刚唱腻东方红。
陈奕迅的成功,是踏上时代巨轮碾压的路走过的,这是必然。
3.
东岛西城,南征北战。
香港虽好,毕竟还是弹丸之地。真正的事业线,是天朝泱泱的13万万人。
我最欣赏的现在这时期的香港男艺人,3个人。陈奕迅,古巨基,林峰。
林峰毕竟是新人,成就无限不多说。记得在香港,基神的地位也很不错,HK圈里能和陈奕迅旗鼓相当的,也就他可以。当然,他的路是坎坷的,香港出道后很不行,来内地演了几个琼瑶剧,得到发展,但国语歌真是再也不想听了,我会说小时候看同一首歌,每次基仔来就是好想好想,蔡国庆唱完同一首歌,然后收工。好想好想我是直接听吐至今。
天朝不好混,古巨基又回到香港做音乐,没想到成就起来了。
但他比不上陈奕迅,不是唱功,不是没感情,我认为是方法不对。先不说这个名字当时感觉是不怎么中听(当然,现在是习惯了。),粤语歌,他就是林夕的代表者。大概是林夕太偏爱他?反正古巨基的百分之90的歌,都是林夕写出。我怀疑是基情无限吗?
说回来,陈奕迅在大陆打得火热,除了成名曲十年,就是爱情转移功不可没,一个电影主题曲,成就了这首歌的大红大紫,也成就陈奕迅国语之路的大开。事实上,《认了吧》这张国语碟里的歌,多数都在流传,并成为众人知道的陈奕迅的国语代表。不再只局限从前的k歌之王与你的背包那几首,在认了吧之后,接受陈奕迅的粉丝更多,并且最终,发现粤语歌的魅力,我就是。
国语粤语都吃的开,都有代表作品,而且被封为粤语歌曲推广的代表人,班底强大。这是对一个艺人最基本的底的实力的证明。有了这些,才可以有能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