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魔独孤求败同学“无剑胜有剑”的境界到底是什么呢?很显然,“神雕侠侣”里面的杨过同学并没有最终领会。作为一个金迷,不妨用上些索隐的方法,加些不算离奇的想象,来探究探究这个境界。。。
在剑冢里头,埋的第一把剑是无名的利剑,这是独孤求败少年时的用剑。独孤求败在剑下给的评价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这并不是对剑本身的评价,因为要评论剑本身,他应该写“吹毛断发,砍铁如泥”之类的才合适——所以这说的应当是他当时所用的剑招。这八个字加上后面的那句“弱冠时持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可见,独孤求败这时的剑法,重的是一个“勇”字。狭路相逢勇者胜,悍不畏死的少年,肯定战胜过不少高手,但是。。。
他的第二把剑是紫微软剑。剑魔自己对这把剑只有“不祥”二字的评价,这是一种嫌恶的态度。我们可以展开一点想象:以剑魔对剑的痴迷和天份,绝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停滞不前毫无建树。紫微软剑的剑招,定然是迅捷无比、出其不意的。——这时候,剑招重的是一个“毒”字,剑出偏锋,阴险毒辣,防不胜防,走的是邪派路线(毫无贬低之意哦)。我们还可以再多一点想象:从前以“勇”闻名的少年怎么开始走入“毒”的境界呢?我敢说,当年勇敢的少年持利剑在江湖上行走,却屡屡被别人阴谋诡计所算计,刺激之下,乃曰“你毒,我比你更毒!”放下利剑,换了上软剑,从“勇”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以至于后来“误伤义士”。
误伤义士是一个起端。毒辣的剑法和勇猛的本性天生相克,剑魔仅管他能将软剑之威发挥尽至,但心中的嫌恶肯定是挥之不去。因为误伤义士,愧疚之念加上对剑法的嫌恶,促使他将紫微软剑“弃之深谷”。——我猜想他这时甚至生了终生不再用剑的念头。
剑魔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最迷茫的时候:以往的成就全盘否定,眼前又没有新的路子。放纵一下想象:他在这个时候应该在山谷中漫无目标的游荡消沉,突然有一天暴雨倾盆,山洪暴发,他不慎被卷入山洪之中,危急之下,手抱重物潜于水底,才没有被冲走。山洪过后,他忽有所悟,于是铸了一柄沉重、无锋的玄铁重剑,开始了全新的修练。
——重剑本质上仍然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的剑,但与第一柄剑的锋芒毕露不同,它的刚猛是完全内敛的,用法也和前两柄剑截然不同,凭的是技击的基础:力量。所以它的剑招更基本,更纯粹,甚至不必有招有式。这才是深深契合剑魔心性的剑法。所以剑魔在重剑下写道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恃之横行天下”。这个时候的剑魔才真正成为一个宗师级的人物。在这个时候,他横行天下,再无抗手,在“重剑时代”晚期,高处不胜寒,寂寞之意陡生,想来“求败”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取的吧。
木剑突破于重剑,和重剑突破于软剑,都是质的变化。重剑之下再无抗手,再用重剑未免有些索然无味(也是因为重剑剑法简单的原因吧。。),又或者是因为年纪渐增,无意再象年轻时一样挥舞沉重的重剑与人争斗,更可能是因为求道者永远不熄的前行之心,他又创出了“木剑时代”。木剑如何能胜利剑?这用的就是一个“巧”字。记得张无忌是怎样用木头倚天剑打败锋利无匹的真倚天剑吗?
剑魔所说“草木均可为剑”应该与此略同。再往后,自然而然臻于“无剑胜有剑”之境了。无剑胜有剑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莫非是如段誉“六脉神剑”般,手中无剑,却剑气纵横,沛然莫御呢?呵呵呵非也非也,六脉神剑虽猛,究其本质不过也是“以力服人”,和重剑一个级别而已。无剑是在木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不是一个质变。你想,用一根木头能够以巧力打败倚天剑,那么扔掉木头,直接用空手在又有多大的区别呢?不过是比木剑多一些技巧而已,而这些技巧与用木剑的技巧并没有本质区别。以剑冢中所埋四柄剑,从利剑到软剑,从软剑到重剑,从重剑到木剑,皆是质的改变,“无剑”并没有另立一处,可见与木剑并无质的区别,仅仅是木剑的改良版罢了。
剑魔虽已悟到无剑胜有剑,却仍知剑道无穷境,所以在石壁上刻下“群雄束手,长剑空利”,在剑冢中感叹自己“横行天下”,甚至于取名“独孤求败”,究其意思,不过是希望能再有一个突破而已。从“勇”剑、“毒”剑、“重”剑、“巧”剑、“无”剑,有弯路,有迷茫,有大坚持,有大舍弃,无不是不懈探索的结果,甚至于使我感觉这并不是说剑道,而是在胡说八道。
在剑冢里头,埋的第一把剑是无名的利剑,这是独孤求败少年时的用剑。独孤求败在剑下给的评价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这并不是对剑本身的评价,因为要评论剑本身,他应该写“吹毛断发,砍铁如泥”之类的才合适——所以这说的应当是他当时所用的剑招。这八个字加上后面的那句“弱冠时持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可见,独孤求败这时的剑法,重的是一个“勇”字。狭路相逢勇者胜,悍不畏死的少年,肯定战胜过不少高手,但是。。。
他的第二把剑是紫微软剑。剑魔自己对这把剑只有“不祥”二字的评价,这是一种嫌恶的态度。我们可以展开一点想象:以剑魔对剑的痴迷和天份,绝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停滞不前毫无建树。紫微软剑的剑招,定然是迅捷无比、出其不意的。——这时候,剑招重的是一个“毒”字,剑出偏锋,阴险毒辣,防不胜防,走的是邪派路线(毫无贬低之意哦)。我们还可以再多一点想象:从前以“勇”闻名的少年怎么开始走入“毒”的境界呢?我敢说,当年勇敢的少年持利剑在江湖上行走,却屡屡被别人阴谋诡计所算计,刺激之下,乃曰“你毒,我比你更毒!”放下利剑,换了上软剑,从“勇”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以至于后来“误伤义士”。
误伤义士是一个起端。毒辣的剑法和勇猛的本性天生相克,剑魔仅管他能将软剑之威发挥尽至,但心中的嫌恶肯定是挥之不去。因为误伤义士,愧疚之念加上对剑法的嫌恶,促使他将紫微软剑“弃之深谷”。——我猜想他这时甚至生了终生不再用剑的念头。
剑魔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最迷茫的时候:以往的成就全盘否定,眼前又没有新的路子。放纵一下想象:他在这个时候应该在山谷中漫无目标的游荡消沉,突然有一天暴雨倾盆,山洪暴发,他不慎被卷入山洪之中,危急之下,手抱重物潜于水底,才没有被冲走。山洪过后,他忽有所悟,于是铸了一柄沉重、无锋的玄铁重剑,开始了全新的修练。
——重剑本质上仍然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的剑,但与第一柄剑的锋芒毕露不同,它的刚猛是完全内敛的,用法也和前两柄剑截然不同,凭的是技击的基础:力量。所以它的剑招更基本,更纯粹,甚至不必有招有式。这才是深深契合剑魔心性的剑法。所以剑魔在重剑下写道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恃之横行天下”。这个时候的剑魔才真正成为一个宗师级的人物。在这个时候,他横行天下,再无抗手,在“重剑时代”晚期,高处不胜寒,寂寞之意陡生,想来“求败”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取的吧。
木剑突破于重剑,和重剑突破于软剑,都是质的变化。重剑之下再无抗手,再用重剑未免有些索然无味(也是因为重剑剑法简单的原因吧。。),又或者是因为年纪渐增,无意再象年轻时一样挥舞沉重的重剑与人争斗,更可能是因为求道者永远不熄的前行之心,他又创出了“木剑时代”。木剑如何能胜利剑?这用的就是一个“巧”字。记得张无忌是怎样用木头倚天剑打败锋利无匹的真倚天剑吗?
剑魔所说“草木均可为剑”应该与此略同。再往后,自然而然臻于“无剑胜有剑”之境了。无剑胜有剑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莫非是如段誉“六脉神剑”般,手中无剑,却剑气纵横,沛然莫御呢?呵呵呵非也非也,六脉神剑虽猛,究其本质不过也是“以力服人”,和重剑一个级别而已。无剑是在木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不是一个质变。你想,用一根木头能够以巧力打败倚天剑,那么扔掉木头,直接用空手在又有多大的区别呢?不过是比木剑多一些技巧而已,而这些技巧与用木剑的技巧并没有本质区别。以剑冢中所埋四柄剑,从利剑到软剑,从软剑到重剑,从重剑到木剑,皆是质的改变,“无剑”并没有另立一处,可见与木剑并无质的区别,仅仅是木剑的改良版罢了。
剑魔虽已悟到无剑胜有剑,却仍知剑道无穷境,所以在石壁上刻下“群雄束手,长剑空利”,在剑冢中感叹自己“横行天下”,甚至于取名“独孤求败”,究其意思,不过是希望能再有一个突破而已。从“勇”剑、“毒”剑、“重”剑、“巧”剑、“无”剑,有弯路,有迷茫,有大坚持,有大舍弃,无不是不懈探索的结果,甚至于使我感觉这并不是说剑道,而是在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