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吧 关注:10,831贴子:202,940

【浅谈】武帝时代的中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威武


1楼2014-12-12 21:42回复
    相信大家自一定经常听到内朝这个词,还有很威武霸气的内朝首领(喵想起来了某电视剧里的内卫首领……)那么究竟什么是内朝,武帝时期内朝究竟有没有首领,还有领尚书事究竟是干什么的,大家请跟随内卫,不对,是喵的脚步,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迷雾中寻找出那么一点蛛丝马迹,如抽丝剥茧般的解开卫帅内朝首领的躺枪之谜。


    3楼2014-12-12 21:45
    回复
      举两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来说明,1,建元三年闽粤围攻东欧,太尉田蚡不同意出兵,武帝排严助出使东欧,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严助凭节仗强行调兵,平定东欧之乱。【喵认为这是野猪陛下第一次尝到了内朝的甜头。】
      2、这个例子大家更熟悉了,元朔二年卫帅收复河朔后,武帝决定在河朔地区修建朔方郡,丞相公孙弘不同意,于是武帝派朱买臣与公孙弘辩论,朱买臣站住了balabala了十条,公孙弘认输了。
      公孙弘:“愿罢西南夷,专修朔方郡”
      野猪陛下:成交!
      通过这以上史料和喵形容的比较形象两件事可以看出,野猪陛下在自己身边笼络了一批人,在丞相或者太尉不听话的时候,通过这些人与公卿辩论或者或者用其他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统治目的,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下,喵觉得这叫做以合法形式达到“非法”目的,不过在野猪陛下这里当然不是非法的,陛下做什么都是合法的……咳咳……
      另外关于中朝形成的另一个佐证,就是司马迁自己在报任安书中说到的:“卿者,仆亦当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庭未议。”外庭即外朝,可见在武帝时代,内外朝之分不但有实,也已经有名了。


      5楼2014-12-12 21:49
      回复
        中朝的组成
        劳干先生在《论汉朝的内朝与外朝》一文中详细的阐述了内朝的起源与组成,并做了详细的考证,喵站在前人伟大的肩膀上,直接拿来用,并表示对劳干先生崇高的敬意。文中史料出处列举的非常详细,所以有关此文中观点涉及的史料喵就不在一一标注了,有兴趣的筒子可以去下载这篇文章,或者戳喵,喵传给你们。


        6楼2014-12-12 21:49
        回复
          根据劳干先生的考证,内朝官的组成部分,除了本贴开头提到的《汉书刘辅传》里孟康提到的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外,还应当有左右曹,给事中,尚书。
          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里对这几种官职的解释,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皆秦制。”
          可以把内朝的官职分以下几类。
          一,大司马与前后左右将军。
          二、其他。
          1、侍中和中常侍——得入禁中。
          2、左右曹和散骑——天子的近亲执事之官。
          3、给事中——掌顾问应对。
          以上三类多为天子近臣,且多为加官,第四类比较特殊,其本身就是天子近臣,但却是独立的一个职位,不是加官。
          4、尚书。
          除去第一类大司马与列将军不说,但看第二类,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这几类本身的官职并不高,但是因为有了内朝的这个身份后,其政治地位显著提高,与明代的大学士有些相近


          7楼2014-12-12 21:50
          回复
            那么,按照这个内朝的官职排列,武帝朝担任此类官职成为第一批内朝官的究竟有哪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呢?(只说汉书里留名了的,汉书里都没有的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侍中
            《汉旧仪》、《太平御览·职官部》、《续汉书·百官志》《通典》、《汉官仪》等史书中都对侍中的各项职责做了详细的记载,相比内朝的其他几类官职,侍中与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总结起来,侍中主要有一下三大任务:1、天子的日常生活中,陪侍左右,疏导一切诸事。2、天子出巡时,选取见闻较广的侍中以备随时咨询。3、朝会时,接受天子的委托,质问公卿,或对公卿传话。由此可见,侍中是与天子关系最近的人。
            载于汉书里武帝年间的侍中有:
            卫青为建章监,侍中;
            霍去病以皇后姊子侍中;
            朱买臣与严助俱以中大夫侍中;
            荀彘以御见侍中;
            上官桀,以未央厩令,亲近,侍中;
            霍光以郎稍选诸曹,侍中。
            金日磾以黄门马监侍中。
            吾丘寿王以中郎将侍中,后徵光禄大夫,侍中。
            还有桑弘羊,劳干先生没提,不过喵在汉书食货志下的一个旮旯拐角的地方终于翻到了这货侍中的记录……
            小小的分一下类,第一类,卫霍,两位大司马。第二类,朱买臣严助吾丘寿王荀彘,为前文所说的天子宾客,第三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托孤四大天王。史载武帝朝有记录的侍中就这么几个,第二类炮灰了,第一类和第三类喵仰望下……由此可见侍中在武帝朝的作用和地位。


            8楼2014-12-12 21:52
            收起回复
              左右曹。
              《汉旧仪》左右曹日上朝谒秩两千石。
              对比一下左右曹和侍中,可以看出两者的亲疏关系,侍中属于日奉左右,而左右曹仅仅为上朝的时候谒见。
              武帝时期出现在汉书里的左右曹只有一个人,还是和侍中混在一起的——霍光,以郎稍选诸曹侍中。废话一句还有一个也算武帝朝的,不过当上右曹的时候已经到了宣帝年间——苏武牧羊回来以后。


              9楼2014-12-12 21:53
              收起回复
                诸吏。
                《汉书·咸帝记》“封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乐侯。注,应劭曰:《百官表》诸吏得举法案劾,值如御史中丞,武帝初年置,皆兼官。所加皆列侯卿大夫为之,无员也。
                注·诸吏这个官职出现在文帝时期,只不过当时是侍从驱驰,武帝年间职责变为举法案劾。
                汉书里武帝年间的诸吏:无。勉强算上一个冯奉世,武帝末年选郎官,不过加诸吏得时候已经到了元帝年间……
                话说这个喵觉得应该还是有人的,不过估计实在是没干什么能稍微留名青史的事所以被忽略了,因为这个职位是在武帝年初变迁的,正好跟内朝刚开始形成的时间相吻合。没道理变了个职位但是没人当。


                10楼2014-12-12 21:54
                收起回复
                  散骑。
                  本来只是骑马并称舆车的人,结果后来变为加官。
                  汉书载汉武时期的散骑:无。


                  11楼2014-12-12 21:54
                  收起回复
                    中常侍(常侍)
                    在东汉末期很牛掰的一个职位,喵记得三国演义一开始就是十常侍乱政。
                    西汉嘛……
                    《汉书·百官公卿表》里说,“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续汉书·百官志》里说,“中常侍千石,掌侍左右,从入内官”后面一个集解里又说,“西京初唯有常侍,元咸后始有中常侍之名,然皆士人。”
                    大概就是刚开始是正常人权贵之类的,但是到东汉光武帝后就变成全都是宦官了,而且东汉后期权利越来越大,逐渐发展到领尚书事。
                    西汉武帝时期的常侍:
                    时有幸昌郭舍人,常侍左右。
                    上以朔(东方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尼玛这里有爱和幸两个字!东方朔都没人说是佞幸脑残们凭什么单凭一个幸字就把卫帅拉到佞幸里!)
                    司马相如:事景帝为武骑常侍,非所好也。


                    12楼2014-12-12 21:55
                    收起回复
                      给事中。
                      《汉书·百官公卿表》:“给事中亦加官,(颜注:常侍从左右,无员,常侍中),所加或大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
                      汉武时期给事中:
                      终军:为谒者给事中。
                      金日磾:认太中大夫给事中。
                      还有东方朔,汉书里提到了为给事中,但是劳干先生认为不可信,不知道为什么,先算上。


                      13楼2014-12-12 21:55
                      回复
                        尚书(呼终于到尚书了,喵先喘口气,喵论文还扔这没写完呐我写论文怎么没这么大劲)。
                        这段是废话可以不看
                        这真是相当奇葩而又重要的一个职位。本来只是少府的一个属官,结果后来竟然演变为内朝首领以至于发展为实质意义上的丞相……
                        关于尚书职位的演变,劳干先生是这么解释的,天下权责在于皇帝,皇帝信任丞相,便由丞相辅佐皇帝掌管天下,皇帝不信任丞相,可自己又管不过来,就只有启用身边的人来管理,(野猪陛下就是这么一位不信的)等到身边的人发展为新的丞相,就在用更近的人来制约,如此循环往复。(所以永远逃不出公卿——外戚——宦官的圈子)。(括号里是喵加的)。
                        喵上刑事侦查课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例子,说一般贪污受贿罪的突破点都在于两种人身上,一是贪官污吏的小舅子,二是秘书和司机,因为这两类人是犯罪嫌疑人身边最亲近的人。
                        喵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脑子里蹦出来的竟然是卫帅……
                        感慨一下真实亘古不变的真理啊……
                        废话太多了,其实喵想说尚书开始就是皇帝的秘书,而且是高级秘书,掌管天子诏令。天子的幕僚则是前面说的那些侍中左右曹给事中什么的,而天子的秘书最终则发展为取代丞相地位的尚书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4-12-12 21:57
                        收起回复
                          《后汉书·光武纪》引《汉官仪》中说,“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两千石尚书,主刺史两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主客曹尚书,主外国四夷事。成帝加三公曹,主断狱事。”
                          感慨一下野猪陛下太会抓重点了设立的这个强大的秘书处,简直囊括了所有重要的领域,而且我只管两千石以上的大事以及群众喉舌和战事外交……别的破事你们随便……
                          尚书一职小猫觉得是所有内朝里最神奇的一个,喵觉得这个职位的发展跟大司马一职有共同之处,但是比大司马还要厉害。首先大司马本来的职位就非常高,是一个比三公的职位,而且元狩六年以后掌太尉权,但是尚书只是一个小小的秘书处而已。但是由于其处理的事项非常特殊且非常关键,实质上的权利非常大。这在武帝年间主强臣弱的状况下还看不出什么危害,主要是野猪陛下的气场太过于强大一切事项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但是自从野猪陛下死后,少了强主的制约,大司马和尚书就一下失控了,更悲剧的事野猪死后这两个职位混同于一人……
                          (这段好像也是废话比较多


                          15楼2014-12-12 21:59
                          收起回复
                            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史记汉书里记载武帝年间认尚书的只有一个有名无姓的尚书令……
                            “《史记·三王世家》臣大司马去病昩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奏未央宫。”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伙请封三王的奏折是先到尚书令手里,再由尚书令上奏未央宫,于是尚书令就成了横在皇帝和外臣中间的一个桥梁。
                            于是尚书在武帝时代就默默的发挥着这么的一个重要桥梁的作用,等到武帝一死,霍光立马以老道毒辣的眼神一把抓住了朝廷的咽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领尚书事,从此开启了一直延续到西汉灭亡的领尚书事者必为大司马的惯例。


                            16楼2014-12-12 22:00
                            收起回复
                              废话了这么多,终于把内朝的官职都说完了了,上面是分述,然后现在在综合一下,让我们看看武帝一朝可能进入内朝的人员名单。
                              卫青,霍去病,东方朔,司马相如,朱买臣,严助,荀彘,终军,郭舍人,吾丘寿王,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这些是史载有具体官职记录的,还有顺带提到的与严助同类的主父偃、徐乐、严安、枚皋、胶仓、严葱奇。估计还有一些不知名性的比如那个叫什么光的尚书令。
                              再分下类。
                              外戚善终型(和战功型混同了):卫霍
                              炮灰小透明型(天子宾客):东方朔,司马相如,朱买臣,严助,荀彘,终军,郭舍人,吾丘寿王,主父偃,徐乐还有那几个没听说过的以及等等不知名,所起作用不大。
                              托孤四大天王型: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
                              最终BOSS型:霍光(小光:你们谁敢不服


                              17楼2014-12-12 22: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