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汉字的有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地区,上述三个概念是学习繁体字中需要注意区分的,否则会产生各种困惑。为分辨清楚,姑且称最初的字为传统字,以康熙字典为准。
一是汉字简化问题。主要是删改汉字构件。
1日本在战败后对汉字进行部分简化,弄了当用汉字,除了这些字外其他字不能用,形成了现在的日本汉字。但同时传统字仍在部分场合使用。
2大陆搞了简化字,就是现在的规范字。同时未简化的字在某些场合可用,但在字形上要用“新字形”,不是严格的传统字。
以上都是对汉字的简化,只是程度和标准不同,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例如“图”字,中日简化不同;“害”字,日本简化,大陆没有简化。可参考中日汉字对照表。
二是字形问题。主要是某字的一部分的异同。
1台敎育部搞了国字标准,在字形上对传统字小有改动,算是比较常用的繁体字。
2大陆在五六十年代搞了新字形,繁体字以手写体为标准体。
3香港有常用字标准,和台湾标准相近,有不同。
4韩国是废了汉字,但某些场合还在用传统字。
5但日本称传统字为“旧字体”,造成一定的混乱。
如“骨”“青”“吴”“俞”等字,各地有不同字形。以上可参看维基新字形一条。
三是异体字问题。
各时期对同一汉字的标准写法认识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标准。如里麪晋叽为等字,汉字文化圈裏各地采用的字不同。
另外还有各地特有的自造字,这方面越南很多。
根本上,是万国码Uincode妥协。
一是汉字简化问题。主要是删改汉字构件。
1日本在战败后对汉字进行部分简化,弄了当用汉字,除了这些字外其他字不能用,形成了现在的日本汉字。但同时传统字仍在部分场合使用。
2大陆搞了简化字,就是现在的规范字。同时未简化的字在某些场合可用,但在字形上要用“新字形”,不是严格的传统字。
以上都是对汉字的简化,只是程度和标准不同,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例如“图”字,中日简化不同;“害”字,日本简化,大陆没有简化。可参考中日汉字对照表。
二是字形问题。主要是某字的一部分的异同。
1台敎育部搞了国字标准,在字形上对传统字小有改动,算是比较常用的繁体字。
2大陆在五六十年代搞了新字形,繁体字以手写体为标准体。
3香港有常用字标准,和台湾标准相近,有不同。
4韩国是废了汉字,但某些场合还在用传统字。
5但日本称传统字为“旧字体”,造成一定的混乱。
如“骨”“青”“吴”“俞”等字,各地有不同字形。以上可参看维基新字形一条。
三是异体字问题。
各时期对同一汉字的标准写法认识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标准。如里麪晋叽为等字,汉字文化圈裏各地采用的字不同。
另外还有各地特有的自造字,这方面越南很多。
根本上,是万国码Uincode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