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特意提及一位不仅许多非上海的学者作家所不知道的,而且也是大部分上海文化人和文人所没有听说过的作家,叫做木心。这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上海,可说是十分鲜见的幸存者。我指的是,当年从上海花园洋房里长大的人,几乎全都被消灭了,就算没有被消灭,在精神上也被改造了。唯独这个木心却奇迹般的幸存下来,奇迹般地以1949年以前的感觉写作,或者说,以比张爱玲还要贵族的笔调写作。其小说在文化上的意蕴和在审美上的风格,与施蛰存或邵洵美他们相比,绝不逊色。木心小说里展现的,是典型的上海风格的都市心绪和都市风味,并且主要体现在人的内心和人的情趣的展示上。木心的小说,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硕果仅存的当年上海花园洋房文化,并且是其中最为优雅最为精致的部分。此君如今蛰居纽约,与外界极少来往。我本人至今都没有见过,只是在朋友家里看到过他的照片,读过他在台湾出版的小说和诗歌。据说,今年纽约的亚洲协会为他举办过文学作品和绘画展览。非常遗憾的是,我没能抽出时间去一睹为快。好在上海作家陈村,也知道此君,曾经向人推荐过他写老上海的散文。我希望他的作品能在上海的刊物上多多发表,让上海人看到地道的上海味作品。
我不敢过度赞扬木心的作品,因为此君极为自恋,怕说重了影响他的情绪。但我得指出在他的小说里,充满着上海人的那种自由精神,并且散发着相当忧郁又相当典雅的贵族气息。有许多上海作家写的上海,通常流于形似。木心小说里的上海,却十分鲜见地得了个神似。传神比写形当然要难得多,但这在木心,恰好得心应手。至于木心的小说语言,由于他本来就是个诗人,精致优雅得无以复加。我建议真心想了解上海研究上海领会上海的学者,不妨从阅读木心的小说开始。否则,光踩着作家协会的红地毯,将永远不会知道上海的精神上海的底蕴到底在哪里。
我不敢过度赞扬木心的作品,因为此君极为自恋,怕说重了影响他的情绪。但我得指出在他的小说里,充满着上海人的那种自由精神,并且散发着相当忧郁又相当典雅的贵族气息。有许多上海作家写的上海,通常流于形似。木心小说里的上海,却十分鲜见地得了个神似。传神比写形当然要难得多,但这在木心,恰好得心应手。至于木心的小说语言,由于他本来就是个诗人,精致优雅得无以复加。我建议真心想了解上海研究上海领会上海的学者,不妨从阅读木心的小说开始。否则,光踩着作家协会的红地毯,将永远不会知道上海的精神上海的底蕴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