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过高中,进入了大学。角色与演员的年龄多少拉近了些,我也可以接受这些角色了,剧情却越来越离奇了。各种作死与言情剧的戏路,主角们就像脑淤塞一样,永远不会用正常人的思维思考问题,总之就是想尽办法给自己下绊子,让彼此没好日子过。这大概也是这类电影的通病:青春必须要带着伤痕与遗憾的,谁的青春都没好死。无论当初怎么海誓山盟,怎么幸福浪漫想尽办法还是要分开,要各走各路,留下一生难愈合的痛。甚至关于如何分开,都不想去设计一个更合理,更有说服力的情节。而是,反正最终是要分开,那就分开吧。很显然,创作者在设计剧情桥段上花费的心思远没有在植入广告上用的多。
没错,只有广告很用心。这片植入广告绝对够多,而且够生硬,生怕你看不到广告。一副就算没票房,也要靠广告回本的架势。为了有效利用广告时间,甚至研发出俄罗斯套娃式的广告。有一场戏是这样的。一个工装小哥走进来,您好,我是XXXX,给您送的快递。角色打开包裹之后,里面还是一个广告。打开广告,还是广告。广告植入之丧心病狂,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