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又起风了,他从熟睡中被冻醒,起身欲掩上被风吹开的窗扉,在指尖触及窗楣的一瞬又猛地顿住。是她吗?是她回来了吗?
随即他不顾寒风正紧,也不管身上只着了单薄的里衣,就跌跌撞撞地拉开了门。
没有,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只有寒风与他相伴。方才的喜悦沉了下去,他掩上门,在转身的刹那却呆在原地。
暖黄的烛光驱散了冬夜的寒冷,映亮了整个房间。一名女子背对着他,坐在梳妆台前,手执木梳,轻轻地梳理满头乌发。
那双曾经提笔挥墨也不曾有过哪怕一丝抖动的手,如今却在轻颤。他知道,她终于回来了,就停留在这里,只要自己往前几步,就能触碰到她。
他还记得,那日她缠着他,要在木梳上题字。他拗不过,看着她明艳若桃花的双颊,他也郑重其事地题上八个小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多美啊,她还和当年离去的时候一样,灿若春桃。可是自己呢?眉间是不是已布满风尘?双鬓是不是已染上风霜?
她放下手中的木梳,转过身,眉目如画,浅笑盈盈。然而两人却都没有开口,只这么静静地对望。
此时的他多想将她拥入怀中,可是却迈不开脚步,身体仿若定格。他从来没有发现,不过几步的距离,却如此遥远。她起身走到他身前,想要理好他有些凌乱的发丝,而那手,却就这么从他的身体中穿了过去。
两人都怔住,顷刻间,他的泪已布满了面颊。他终于伸出手,用了此生最大的力气,想要拥住她,手却落在了空处。
“子瞻”
带着哭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她,泪已经在不觉间落了满脸。
“子瞻,我要走了。”
他看着她,咫尺之距,天涯之远。
“子瞻,再见。”
她抹掉脸上的泪,绽放出一个浅淡的笑容。眨眼间,已经消失不见。
他睁开眼,瓷枕冰凉,泪水濡湿了两鬓的头发。没有烛光,没有妆台,也没有……她。原来一切只是一个梦吗?
他走到窗前,手指顿了顿,还是拉开了窗。冬夜里的月光冰冰凉凉地洒下,显得惨淡又无力。
他垂眸,唇角带了丝苦笑。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明明没有刻意记住,却总是忘不掉。从来都不知道,想一个人,会让人如此地……惊慌与无奈。
她还沉睡在那个地方吧,松涛铺岗,她说过,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又起风了,他从熟睡中被冻醒,起身欲掩上被风吹开的窗扉,在指尖触及窗楣的一瞬又猛地顿住。是她吗?是她回来了吗?
随即他不顾寒风正紧,也不管身上只着了单薄的里衣,就跌跌撞撞地拉开了门。
没有,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只有寒风与他相伴。方才的喜悦沉了下去,他掩上门,在转身的刹那却呆在原地。
暖黄的烛光驱散了冬夜的寒冷,映亮了整个房间。一名女子背对着他,坐在梳妆台前,手执木梳,轻轻地梳理满头乌发。
那双曾经提笔挥墨也不曾有过哪怕一丝抖动的手,如今却在轻颤。他知道,她终于回来了,就停留在这里,只要自己往前几步,就能触碰到她。
他还记得,那日她缠着他,要在木梳上题字。他拗不过,看着她明艳若桃花的双颊,他也郑重其事地题上八个小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多美啊,她还和当年离去的时候一样,灿若春桃。可是自己呢?眉间是不是已布满风尘?双鬓是不是已染上风霜?
她放下手中的木梳,转过身,眉目如画,浅笑盈盈。然而两人却都没有开口,只这么静静地对望。
此时的他多想将她拥入怀中,可是却迈不开脚步,身体仿若定格。他从来没有发现,不过几步的距离,却如此遥远。她起身走到他身前,想要理好他有些凌乱的发丝,而那手,却就这么从他的身体中穿了过去。
两人都怔住,顷刻间,他的泪已布满了面颊。他终于伸出手,用了此生最大的力气,想要拥住她,手却落在了空处。
“子瞻”
带着哭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她,泪已经在不觉间落了满脸。
“子瞻,我要走了。”
他看着她,咫尺之距,天涯之远。
“子瞻,再见。”
她抹掉脸上的泪,绽放出一个浅淡的笑容。眨眼间,已经消失不见。
他睁开眼,瓷枕冰凉,泪水濡湿了两鬓的头发。没有烛光,没有妆台,也没有……她。原来一切只是一个梦吗?
他走到窗前,手指顿了顿,还是拉开了窗。冬夜里的月光冰冰凉凉地洒下,显得惨淡又无力。
他垂眸,唇角带了丝苦笑。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明明没有刻意记住,却总是忘不掉。从来都不知道,想一个人,会让人如此地……惊慌与无奈。
她还沉睡在那个地方吧,松涛铺岗,她说过,那